标签 桂正信 下的文章

室町时代丹波国守护及守护代的变迁

原作者:八木竹次

发表:《八木町行政情报·乡土志八木第5号》

 

守护与地头的设置

治承四年(1180),武家之栋梁源氏赖朝以东国武士团为基础开创幕府,以镰仓为中心,精心营造东国地方。文治元年(1185),赖朝以捕杀平氏余孽和源义经乱党为借口,奏请后白河法皇允许幕府在各国、国衙领和庄园设置地头,实质上将各地的统治权集中到了幕府和和委任的武家手上。

此策出于幕府重臣大江广元。广元出身于下级贵族,曾任太政书记一职。目睹京都的乌烟瘴气,广元痛下决心来改变公卿治下腐朽而奢靡的世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广元离开京都追随赖朝。以其才华深为赖朝赏识,在新幕府里担任了极为重要的职务。

赖朝实质建立幕府后,国家大权名义上仍属于天皇,事实上凡重大事件一律要向关东幕府请示。文治初年,九郎判官义经(即源义经)为源氏征战四方,讨灭平氏,诛伐余孽,功勋卓著。然以赖朝的个性,自不容功高盖主者在,且又有后白河法皇这只大天狗暗送鬼火,惟恐义经反乱的赖朝抓住机会宣称义经作乱。听到消息的义经急忙向法皇求救。后白河法皇这个家伙却是嫌天下不够乱的,认为若是源氏内乱能有利可图,便不择手段的推波助澜。义经兵败之时,赖朝责问法皇,唯应曰:“此次之事朕完全不知道,也没参与。”如此的推脱,以赖朝之精明自然不会相信。遂逼得法皇敕令,守护一职尽以东国御家人充任,负责统御大番役追捕反叛者并维持治安。自进京以来,足有六个月皇宫的守卫都是由任大番役的御家人担任的。说好听是保护法皇的安全,实则不过是监视罢了。以后白河的阴暗手段和不死的心思,实在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在地方则设置地头,负责领地内的租税征集、土地管理和治安维护,领地所出一反米中取五升上缴为兵粮米,其余任由其自行分配。

地头的设置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强烈的反抗——公家、神社和寺院及以前的庄园领主、近畿地方、西国地区等源氏势力比较弱的地方反抗得尤为坚决。实际上贯彻了地头制的只是源氏本来的领地、平家的遗领、义经的旧领和反叛被剿灭者的领地。尽管如此,东国广大地区的军政治安权力正因由这一法令,尽数收到了幕府手中。

 

承久之乱

英雄一世的赖朝也料不到自己的命终,正治元年(1199)一月十三日,镰仓幕府的开创者源朝臣赖朝暴毙,其子赖家继承了将军的位置。年少的将军哪里知道世事呢?于是政务就由以北条时政为首的幕府十三宿将和议联合把持了。极具讽刺意义的,自赖朝草创幕府以来压杀重臣,甚至不惜捏造罪行追戮大将的权谋恶行很爽快的就在下一代身上遭了报应。以赖家黯弱多病为口实,和议联合改立赖家之弟实朝为第三代将军,而将赖家流放到伊豆的修善寺幽禁,不久又将其戕害。

时至时政之子义时继任北条家督,阴使谋略挑动幕府重镇和田义盛反乱,最终戮灭之。自此,幕府最重要的政所别当和侍所别当两职均为义时一人兼任,完全掌握了幕府的实权。

三代将军实朝迫于北条氏威迫,仅事风雅之道,不敢轻举妄动。听闻如果杀死前任将军的子嗣就可以回复些许权力,不经事的将军哪里经得起诱惑,遂于承久元年(1219)一月二十七日敕令杀害赖家遗子公晓。谁知这不过是义时的又一个阴谋罢了。而实朝本身并无子嗣。镰仓将军源氏的正统血脉竟在实朝这一代就断绝,不过三世而已。

朝廷方面,可以说是遗承了祖父后白河法皇的激烈个性和执念,后鸟羽上皇也在不时无刻的做着推翻幕府统治,重掌政权的幻梦。看到源氏一脉的斩绝,自以为镰仓幕府崩坏在即的上皇于承久三年(1221)五月十四日向全国发布了讨伐北条义时的院宣。

幻梦毕竟只是幻梦,现在已经不是朝廷拥有绝对权威的年代了。响应号召而来,仍然尊奉朝廷的武士远不如后鸟羽上皇想象的那么多。针对这一突变的事态,义时很冷静的调集效忠源氏的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了变乱并进据京都。

这就是史称“承久之乱”的大动荡。事后,幕府采取了十分严峻的处置措施:事件的主谋者后鸟羽上皇流放隐岐,顺德上皇流至佐渡;与叛乱没有直接关系的土御门上皇也被流放土佐,可怜其在位不过七十余天而已。与皇室有关联的公家和武士都受到严密追查,凡参与者一概没收领地,处以斩首或者流放的重罚。抄罚的三千余所全部赏赐给了此次平乱中立下战功的御家人。以前幕府势力不及的近畿和西国地方,几乎是一下子就划入了幕府的统治。此次动乱可以说是幕府统治加固的有利时机。针对零散于各公家、武士、神社和寺庙掌握的领地,源氏的武家政权一时无法全部控制。借助承久之乱的大清洗,幕府顺利的将这些分散的土地管理权收到了自己手中。自此以后,管理的集中使得地方守护和地头的权力逐渐增大,慢慢的孕育出了风云变换的战国。丹波历史上的第一位地头也就在此时登上历史的舞台——因战功补续地头,自武藏国片山乡(今崎玉县新座市)转领和知庄的片山广忠。

 

室町时代丹波国的守护和守护代

    自南北朝初期,各地守护慢慢侵占庄园的实际领主权,兼私蓄武士家臣,俨然走向了守护大名化的道路。而后有力的守护或兼领数国,或任幕府要职,多时居留在京都。为了方便控制,渐渐的就以守护代常驻守护所,以行守护之职支配领国。其下又有下层组织,如小守护代、郡代等,此处不一一详述。

    承久之乱后,镰仓幕府于京都设置六波罗探题一职,监视皇室并辖掌西国的司法行政事务。而丹波国位处山阴道要冲之地,其守护往往兼任六波罗探题之要职以辖镇南方。

    随着建武新政权的诞生,镰仓幕府最终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千种忠显(ちぐさのただあき)亦借着新政继任丹波国司。可惜和平并不长久。三年后,足利尊氏看准新政权的破绽,悍然举兵——纷乱的战火又再度燎烧着大地。建武三年一月(同年二月二十九日改元延元),足利尊氏败于新田、北畠联军,一度退离京都,向九州败走。同年四月三日战局突变,尊氏大军开始东上征伐。五月二十五日于凑川击溃楠木正成部。翌月,奉光严上皇入京。后醍醐天皇逃至叡山避难。京都又成修罗屠场。

    延元元年八月,光明天皇登位。十月,估摸着叡山的公方已挨不住经济封锁,应该是势渐衰微了,尊氏遂奏清和睦。后醍醐天皇灰溜溜的应了,方得以返回京都。光明天皇受神器,正式确立朝廷所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后醍醐天皇突然逃至吉野,至此,南北朝时代拉开了序幕。

    混乱的延元元年就这样过去了。历应元年(1338)八月,足利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开创室町幕府。为了褒奖为幕府的建立竭尽辛劳的弟弟足利义直(ただよし),尊氏采用了两人分理政务的二头政治体制。这一古怪体制的确立,无疑埋下了祸乱的种子。重臣分属两派,纠缠不清争权夺势。其间又有南朝分立。一时间可谓是光陆怪离,乌烟瘴气。

 

表:室町时期丹波国守护与守护代的情况

将军

年号

守护

时期

守护代

时期

1 尊氏

 

建武元年
1338

仁木赖章

建武三年二月(1336
康永二年一二月(1343

萩野 朝忠

建武四年十月(1337
康永二年一二月(1343

守护代荻野朝忠谋叛,守护仁木赖章因此坐罪免职,由山名时氏接任

山名时氏

康永二年一二月(1343
观应二年八月(1351

小林 国范

康永二年一二月(1343
贞和二年七月(1346

久下 

观应元年一二月……

小林 重长

观应二年八月……

观应之乱中,守护山名氏参与直义一党,摄津之战中兵败被免。

仁木赖章

观应二年八月(1351
文和元年八月(1352

萩野 朝忠

观应二年八月(1351
正平七年二月(1352

仁木赖章还任。文和元年二月,尊氏于镰仓戮其弟直义。

高 师诠

文和元年十一月(1352
文和二年六月(1353

萩野 朝忠

 

高 师诠与山名时氏同参与了西山善峰寺合战。文和二年六月,师诠兵败身死。

2 义诠

延文三年
1358

仁木赖章

文和三年八月(1354
延文四年十月(1359

某  忠长

延文二年七月(1357

赖章死于延文四年十月。

仁木赖夏

延文五年七月(1360
延文五年十月(1360

守护代不明

仁木义尹

延文五年十月(1360
贞治二年七月(1363

仁木义尹降于南朝,免去守护职。

3 义满

1368

山名时氏

贞治二年七月(1363
应安四年二月(1371

小林 重长

贞治三年四月

 

山名时氏在与仁木义尹的丹波争夺战中获胜,夺回了阔别十三年的丹波守护一职。后兼任十一国守护,权重一时。应安四年死去。

贞治六年(1367)足利义诠病重,将其子义满托孤细川赖之后病亡,时年38岁。

山名氏清

应安四年二月(1371
明德二年一二月(1391

小林
上野介

永德二年一二月(1382
明德二年一二月(1392

山名氏属新田氏系。时氏早年跟随尊氏立下战功,积功累至十一国守护,被称为“六分一殿”,谓天下六分独占其一者。死后氏清嗣。

为足利义满暗谋,氏清茂然反叛,于京都西郊战败而死。坐夺十一国领。后幕府收回八国,仅余因幡、伯耆、但马三国。

此即明德之乱。

翌明徳三年(1392)南朝を併合して幕府の基礎安定し、最盛期を迎える。

明德三年(1392)南北朝合并。幕府稳固了基础,室町幕府迎来了最盛时期。

4 义持

应永元年
1394

细川赖元

明德三年正月(1392
应永四年五月(1397

小笠原成明

三年八月(1392

 

细川氏虽领丹波,而以四国为根据地,经略淡路、和泉半岛、摄津、备中及丹波,交通便利物产丰饶。商业都市多有港口,占据濑户内海的绝对制海权。

以此雄厚根基逐步占有了幕府头号重臣的地位。

细川赖元就任管领。

  5 义量

应永三十年
1423

细川满元

应永四年五月(1397
应永三十三年十月(1426)    亡

小笠原成明

应永四年一二月(1397

细川 赖益

应永八年六月(1401

香西 常建

应永二十一年七月(1414
应永二十九年六月
(常建亡)

香西 元资

应永三十三年十月(1426

细川持元

应永三十三年十月(1426
永享元年七月(1429

香西 元资

应永三十三年十月(1426

  6 义教

永享元年
1429

細川持之
(持元之弟)

永享元年七月(1429
嘉吉二年八月(1442

香西 元资

永享三年七月(1431)

持之继任家督,元资免守护代。

内藤
备前入道
信承

永享三年七月(1431)
嘉吉元年十二月(1441

内藤氏任守护代之史料并不明确,仅见于内藤太平记。

先查考有曾地内藤庶流曾为此任的说法。

7 义胜

嘉吉元年(1441

细川胜元

嘉吉二年八月(1442
文明五年五月(1473

内藤 之贞

嘉吉三年六月(1443)
宝德元年九月(1449

8 义政

嘉吉三年
1443

内藤 元贞

宝德四年六月(1452
文明五年五月(1473

应仁元年五月二十六日,应仁之乱爆发。东军大将细川胜元,西军大将则为曾在明德之乱中大受挫败的山名氏。此后乘嘉吉之乱(将军足利义教弑杀事件),赤松满佑光复旧领,合并赤松氏遗领再度成为雄居一方的大守护并更名山名宗全。

此后十一年间,京都成为了战乱的中心,生灵涂炭,一片狼籍。事起于将军家继承权的纷争,而幕府重镇畠山氏的内乱成为了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文明五年三月,西军名将山名宗全病逝。五月,东军统帅细川胜元亦亡。失去了双方的领军人物,战火渐渐移向地方,大战渐渐平息。后百年,开战国乱世,群雄割据相争,将军的权威尽失。

  9 义尚

文明五年
1473

细川政元

文明五年五月(1473
永正三年四月(1506

内藤 元贞

文明五年五月(1473
文明十四年闰七月(1482

守护代内藤元贞因摄津国人一揆的关系,由上原氏代领。

上原(物部)
元秀

文明十四年一二月(1482)
明应二年十一月(1493)

上原(物部)
贤家

明应二年十一月(1493)
明应四年七月(1495)
失职

内藤元贞十三年后还任丹波守护代。

内藤 元贞

明应四年八月(1495)
明应九年十二月(1500)

内藤 贞正

永正二年二月(1505)
永正三年四月(1506)

斯波氏与畠山氏俱一时名门,皆因大名家的内乱而逐渐衰落了。细川氏则以宗家为中心,一族合力,反到是兴盛繁荣。到了细川政元当政时期却是风格大变,40岁之年方娶妻,子嗣年幼,自然很难继位,遂自亲近者处物色养子继承家督。后以前关白九条政基末子澄之为养子,授丹波守护一职。

   10 义植

延德元年
1489

细川澄之

永正三年四月(1506)
永正四年八月(1507

内藤 贞正

永正三年四月(1506)
永正十七年七月(1520)

不久,政元认为光是家督继承人是公家还不过瘾,须得将旁支亦以公家继承。遂迎领澄元为仅次于宗家的阿波守护的继承者。自此细川氏分为两支,前车之鉴复蹈,细川氏的衰亡也不远了吧。

眼见家中埋下祸乱种子的澄元心中忧虑,与家臣药师寺长忠谋,弑杀养父政元。不久又将反击的澄之袭杀。好歹将内乱的星火掐灭了。

11 义澄

明应三年
(1494)

细川澄元

永正四年八月(1507
永正五年四月(1508
没落

明应二年(1493),细川政元亡。此时流亡在外的第十代将军义稙依托山口大内氏,又开始做起了复辟的美梦。听到细川政元、澄之父子的死讯,义稙迅速的调集部队,开始了上洛的谋划。

与此同时,深觉自身当有继承宗家资格的和泉守护细川高国积极响应,兵发京都。就在此危难之秋,丹波守护代内藤贞正也毫不犹豫的背弃了主君,加入高国的麾下。

大势已去,细川澄元不得已与将军义澄一起逃亡近江。

前将军义稙在细川高国的扶持下再度入主京都。

复辟

  

永正五年
1508

细川高国

永正五年七月(1508)
永正十七年二月(1520)

自被放逐十四年后,义稙终于还任将军,再一次踏上了京都的土地。而高国亦代替澄元,担任管领之职并继承了宗家。

然而好景不长,永正十七年,澄元反攻,高国逃亡近江。

 

 

细川澄元

永正十七年三月(1520)
永正十七年五月(1520)

澄元回京后诸事繁杂,又患高国所袭,忧虑病亡。将军义稙不满高国的专横,迫令其隐居。高国最终流至阿波国抚养城,时年58岁。

12 义晴

大永元年
(1521)

细川高国

永正十七年五月(1520)
大永五年四月(1525)
隐居

内藤贞正 永正十七年五月(1520)

(贞正寿命很长)

细川稙国

大永五年四月(1525)
大永五年十二月(1525)

内藤 国贞

自大永元年(1521),内藤国贞任守护代。

大永五年,细川高国被迫隐居,其子稙国继任管领。同年,稙国不幸病逝。高国复出。

乘细川氏内变之际,内藤国贞脱离细川氏独立,自任八木城主。

细川高国

大永五年十二月(1525)
享禄四年六月(1531)

内藤 国贞

 

高国为澄元子晴元攻,战败死于尼崎城。









は表示养子关系









长冈藤孝为将军义晴庶子

将军义辉指令为和泉守护


元常养子

仕于信长
天正八年,领宫津十二万石


筑田边(舞鹤)城

子忠兴仕家康,领熊本五十四万石



 

 

13 义辉

天文十五年
1546

细川晴元

天文元年九月(1532)
天文二十一年正月(1552)
没落

内藤 国贞

天文二二年(1553)
战败身死

  14  义荣

永禄十一年
(1568)

细川晴元  家臣三好长庆叛,晴元战败出家遁世。细川氏反为三好氏压制。天文二十二年,八上波多野氏攻八木城,守护代内藤国贞兵败战死。不久三好长庆令家臣松永久秀之弟松永甚助夺回八木城。

  细川氏纲  为高国继任者细川政贤之子。天文二十三年(1554),为彰国内有力国人松永甚助长赖夺回八木城之功,特颁书状嘉奖,并令其继任守护代一职。松永长赖亦因功许可改入内藤氏一门。

  永禄八年(1565),八木城主内藤长赖蓬云与水上国人荻野直正交战,兵败身死。

同年,松永久秀等弑杀将军足利义辉。

 此前,永禄七年(1564),三好长庆病亡。重臣松永久秀独览大权,更起逐鹿天下之野望。遂拥阿波足利之子,义荣继任将军。

  义辉既死,名义上继承为第十四代将军的义荣却在信长的威势下惊惶不安,不久病逝于摄津富田。自二月继任,九月病亡,将军的职务还没当上八个月。

  十三代将军义辉之弟义昭本与兴福寺一乘院出家,法号觉庆。将军遇害之时义昭亦被捕,幸为长冈(细川)腾孝所救。辗转各地后为信长所拥,入京正式继任为第十五代将军,名义上再兴室町幕府。

  然而就这样,义昭并不甘于做名义上的将军,恢复权力的幻梦驱使他反离信长。天正元年,足利幕府正式灭亡。幕府灭亡后,义昭避至备后国,在毛利氏的庇护下终其一生。

  天正十年,本能寺事变,信长亡。其后丰臣秀吉主导全国局势。

  庆长二年(1597),丰臣秀吉病逝于伏见城,享年61岁。

 

15 义昭

永禄十一年
(1568)
       

以上年表引自今谷明氏著《守護領国支配の研究》

 

 

丹波国后期的守护所

守护领国制的研究(引用自京都府资料馆藏书)

    关于战国时期以前的丹波守护所的研究很少,现在可以查证的是《后愚昧记》,应安四年(1371)丹波守护死亡的记录及同年十二月条目下,山名左京入道时氏之子嗣右卫门入道上洛,随后协同众子弟护送左京入道的遗体往丹州氷所边下葬等等。据说时氏的遗骸所在的氷所,就在现在船井郡八木的氷所保附近。

    延喜时期的山阴道包括老坂、龟冈、本梅和天引峠一带,与现在的篠山街道大概一致。不过这样一来氷所就离山阴道太远了。但据室町中期绘制的《丹波吉富庄绘图》(京北町真继梶之助收藏)来看,当时屋贺的国八町有某国府遗迹及国分寺、国分尼寺等遗迹,可以推断古时在大堰川北侧可能还有一个丹波国的政治中心。此中心与延喜时期的山阴道政治中心有所不同,但地位也十分重要。因此山名时氏时代的守护所在屋贺一带来找寻,这样更为妥当。

    其后的守护所位于内藤氏的居城八木城。永享三年(1431)内藤氏袭杀香西氏,夺得守护代之职。现今有关八木城的文献最早只可溯到天文七年(1538)。不过对应仁之乱以前内藤氏即筑八木城为居城这一事实是可以肯定的,《本朝高僧传》中,净禅门京兆妙心寺沙门玄诏传条下记载有右京兆细川胜元一日访玄诏,曰:“宝德二年,胜元择北山创建伽蓝,号大云山龙安寺…胜元复得治理丹州,请玄诏师父自龙兴寺来访。(代胜元管理丹州者)其邑为八木城,(领地丰饶多产)故又称‘米山’…丹州治所距京畿仅一日路程,望玄诏师父常来劝训世人。”借此可推断中世丹波的行政中心大概在桑田、船井两郡交界,大堰川流域附近。

 

 

 

人物小传

 

片山广忠

   承久之乱(1222年)后,镰仓幕府几乎达成全国支配。没收反对势力所领的三千余所全数赏赐给平乱中立下战功的东国御家人。片山广忠出自片山地区(镰仓时代片山乡)的片山氏一族,因平乱之功受幕府封赐丹波国和智庄地头一职(新补地头-しんぽじとう)。

片山一族的迁移情况,先是片山平九郎右马允(へいくろううまのじょう)广忠迁至丹波国和智庄(今京都府船井郡和知町);片山二郎兵卫尉(じろうびょうえのじょう)秀康迁至伊势国阿下喜御尉(いせのくにあげきのみくりや)(今三重县员弁郡北势町)。其子兵卫尉三郎(ひょうえさぶろう)景广亦同至伊势国田切乡(たきりごう)。

    出身于武藏国的东国御家人片山一族就这样迁徙到了新的领地片山地区(今京都府船井郡和知町安栖里)。到今天,代代相传的片山一族还有子嗣在当地居住。

 片山地区全领图

 

 片山一族迁移路线示意图(图片均来自にいざ見聞録)

 

主要参考:

《八木町行政情报·乡土志八木第5号》
にいざ見聞録:http://www.city.niiza.saitama.jp/04syokai/kenbun/kenbun21.html

室町时代丹波国守护及守护代的变迁[编译]室町时代丹波国守护及守护代的变迁

原作者:八木竹次

发表:《八木町行政情报·乡土志八木第5号》

 

守护与地头的设置

治承四年(1180),武家之栋梁源氏赖朝以东国武士团为基础开创幕府,以镰仓为中心,精心营造东国地方。文治元年(1185),赖朝以捕杀平氏余孽和源义经乱党为借口,奏请后白河法皇允许幕府在各国、国衙领和庄园设置地头,实质上将各地的统治权集中到了幕府和和委任的武家手上。

此策出于幕府重臣大江广元。广元出身于下级贵族,曾任太政书记一职。目睹京都的乌烟瘴气,广元痛下决心来改变公卿治下腐朽而奢靡的世风。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广元离开京都追随赖朝。以其才华深为赖朝赏识,在新幕府里担任了极为重要的职务。

赖朝实质建立幕府后,国家大权名义上仍属于天皇,事实上凡重大事件一律要向关东幕府请示。文治初年,九郎判官义经(即源义经)为源氏征战四方,讨灭平氏,诛伐余孽,功勋卓著。然以赖朝的个性,自不容功高盖主者在,且又有后白河法皇这只大天狗暗送鬼火,惟恐义经反乱的赖朝抓住机会宣称义经作乱。听到消息的义经急忙向法皇求救。后白河法皇这个家伙却是嫌天下不够乱的,认为若是源氏内乱能有利可图,便不择手段的推波助澜。义经兵败之时,赖朝责问法皇,唯应曰:“此次之事朕完全不知道,也没参与。”如此的推脱,以赖朝之精明自然不会相信。遂逼得法皇敕令,守护一职尽以东国御家人充任,负责统御大番役追捕反叛者并维持治安。自进京以来,足有六个月皇宫的守卫都是由任大番役的御家人担任的。说好听是保护法皇的安全,实则不过是监视罢了。以后白河的阴暗手段和不死的心思,实在是个难对付的家伙。

在地方则设置地头,负责领地内的租税征集、土地管理和治安维护,领地所出一反米中取五升上缴为兵粮米,其余任由其自行分配。

地头的设置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强烈的反抗——公家、神社和寺院及以前的庄园领主、近畿地方、西国地区等源氏势力比较弱的地方反抗得尤为坚决。实际上贯彻了地头制的只是源氏本来的领地、平家的遗领、义经的旧领和反叛被剿灭者的领地。尽管如此,东国广大地区的军政治安权力正因由这一法令,尽数收到了幕府手中。

 

承久之乱

英雄一世的赖朝也料不到自己的命终,正治元年(1199一月十三日,镰仓幕府的开创者源朝臣赖朝暴毙,其子赖家继承了将军的位置。年少的将军哪里知道世事呢?于是政务就由以北条时政为首的幕府十三宿将和议联合把持了。极具讽刺意义的,自赖朝草创幕府以来压杀重臣,甚至不惜捏造罪行追戮大将的权谋恶行很爽快的就在下一代身上遭了报应。以赖家黯弱多病为口实,和议联合改立赖家之弟实朝为第三代将军,而将赖家流放到伊豆的修善寺幽禁,不久又将其戕害。

时至时政之子义时继任北条家督,阴使谋略挑动幕府重镇和田义盛反乱,最终戮灭之。自此,幕府最重要的政所别当和侍所别当两职均为义时一人兼任,完全掌握了幕府的实权。

三代将军实朝迫于北条氏威迫,仅事风雅之道,不敢轻举妄动。听闻如果杀死前任将军的子嗣就可以回复些许权力,不经事的将军哪里经得起诱惑,遂于承久元年(1219一月二十七日敕令杀害赖家遗子公晓。谁知这不过是义时的又一个阴谋罢了。而实朝本身并无子嗣。镰仓将军源氏的正统血脉竟在实朝这一代就断绝,不过三世而已。

朝廷方面,可以说是遗承了祖父后白河法皇的激烈个性和执念,后鸟羽上皇也在不时无刻的做着推翻幕府统治,重掌政权的幻梦。看到源氏一脉的斩绝,自以为镰仓幕府崩坏在即的上皇于承久三年(1221五月十四日向全国发布了讨伐北条义时的院宣。

幻梦毕竟只是幻梦,现在已经不是朝廷拥有绝对权威的年代了。响应号召而来,仍然尊奉朝廷的武士远不如后鸟羽上皇想象的那么多。针对这一突变的事态,义时很冷静的调集效忠源氏的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了变乱并进据京都。

这就是史称“承久之乱”的大动荡。事后,幕府采取了十分严峻的处置措施:事件的主谋者后鸟羽上皇流放隐岐,顺德上皇流至佐渡;与叛乱没有直接关系的土御门上皇也被流放土佐,可怜其在位不过七十余天而已。与皇室有关联的公家和武士都受到严密追查,凡参与者一概没收领地,处以斩首或者流放的重罚。抄罚的三千余所全部赏赐给了此次平乱中立下战功的御家人。以前幕府势力不及的近畿和西国地方,几乎是一下子就划入了幕府的统治。此次动乱可以说是幕府统治加固的有利时机。针对零散于各公家、武士、神社和寺庙掌握的领地,源氏的武家政权一时无法全部控制。借助承久之乱的大清洗,幕府顺利的将这些分散的土地管理权收到了自己手中。自此以后,管理的集中使得地方守护和地头的权力逐渐增大,慢慢的孕育出了风云变换的战国。丹波历史上的第一位地头也就在此时登上历史的舞台——因战功补续地头,自武藏国片山乡(今崎玉县新座市)转领和知庄的片山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