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月清岚 发布的文章

 

家纹

尾张林氏系美浓稻叶氏分支。在战国时代名声大躁的林秀贞,在《言继卿记》中记载,秀贞的生父为八郎左卫门,而在《浅井文书》中写道,秀贞的养父为林九郎胜隆。秀贞是信长重臣中历史资料较少的一个。以前一直被认为他的真名是“通胜”。其实这纯粹是与松永久秀家臣“林若狭守通胜”混淆、误传的结果。实际上,在《言继卿记》中,秀贞被记为“林新五郎秀贞”。或者从《天龙寺周悦文书》中的署名“林佐渡守秀贞”也可以得知秀贞的真名。

天文三年五月,信长诞生。也正在此时,秀贞被信长的父亲----尾张织田家督信秀任命为首席宿老。信秀死后,因为不满行为古怪的信长继任家督举兵骏河(译注:偶觉得怪啊………这里骏河原文为するが。可是当时织田的领地不在骏河啊),目标是废除信长。结果被信长打败并赐罪。天文二十三年(1554),成为那古野城主(同二十三年(1554)那古屋城代となっている)。

永禄十一年(1568),信长为把足利义昭送回继任将军,率军开始了上洛之战。其中就有林秀贞。天龍寺の周悦首座に将軍の下知と信長折紙の旨にまかせてその知行を安堵させており、秀貞が京都の政治に関与していたことが知られる。

天正元年,在足利义昭与信长抗争之际,秀贞发出了署名佐久间信盛和柴田胜家的和平起请文(和平の起請文に織田方の年寄として佐久間信盛や柴田勝家らと署)。并且在此之后在翌年七月向上杉谦信的老臣直江景纲发出了盖有信长朱印的副件文书(さらに翌二年七月には上杉謙信の老臣直江景綱に対して信長朱印状の副状を発給し),同年秋向全军发出关于信长出阵夹击武田胜赖的命令(来秋に信長が出陣して武田勝頼を挟撃する旨などを報じていることなどは)。从秀贞所做的这些事便可推测出秀贞在整个织田中的政治地位。

简单地从《信长公记》中所记载的战斗经历来看,天正二年(1574)七月镇压伊势长岛一向一揆的记载来看,秀贞曾乘“加古日船”(かこひ舟)和岛田秀满打过海战。

在这之后,秀贞成为信长嫡子信忠的家臣(信長嫡男信忠に付属したようで)。天正五年十月,在公卿众居住的妙觉寺投宿的信忠为庆祝讨伐松永久秀凯旋而召开宴会。在宴会上,演奏者为了看到“林”这个名字,これは秀貞をさすものと考えられる。翌年,攻打播磨神吉城时,信忠、秀贞、市桥长利等人被命令加强对敌人的警戒(译注:没头没脑,敌人是谁?)。另外,天正七年热田神社祝师宛出示的信忠的亲笔书信中一句“尚林佐渡守可相达候也”也可看出秀贞的地位(翌七年に熱田社の祝師宛に出された信忠書状に「尚林佐渡守可相達候也」とみえ、秀貞が信忠の副状を発給する地位に付いていたことなどから伺われる。)

可是,天正八年八月,秀贞突然被信长追放到了远国。根据《信长公记》的记载,是“详细是先年信长有麻烦时,怀有不良居心的理由”(子細は先年信長公御迷惑の折節、野心を含み申すの故なり)。另还有《当代记》所载:“系三十年前,在尾州名护屋策划谋反。”就是,因为在尾张时代时,欲废信长立信长之弟勘十郎信胜,犯了谋逆之罪而遭到信长无情的追放。

在那之后,秀贞便在京都一带隐居直至去世。另外,他的儿子新二郎是在镇压伊势长岛一向一揆时战死。其子孙在之后皆在尾张藩出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家纹

(家纹不详,同族的清水氏使用巴纹,冈山县的支流难波氏也是用巴纹,故据推测也为巴纹。另有说法是違い鷹の羽纹)

平安时代末期,备前国的武士家族中有叫做“难波(Naniwa)”氏的门第。但并非后世被叫做“难波(训读なんば)”的家族。《保元物语》中“官军势汰”这部分记载,安义守平清盛的侍从有“备前国人難波三郎経房、备中国人瀬尾太郎兼康”等,另外《平家物语》中也有平清盛召见難波次郎経遠的描写。再加上《源平盛衰记》也有出现“备前国人難波次郎経遠、六郎経俊、三郎経房、難波五郎田使俊行”等。经远是平清盛的心腹,俊行的母亲则是平重盛的乳母。

这个难波氏,本姓“田使首”,他们的谱系图在《古代氏族系譜集成》中是作为“田使首”的家族记载的。他们的先祖是葛城直,在大和国发源时,葛成山田直广主的儿子瑞子,在钦明天皇十七年时,被命令在备前国的儿岛设立屯仓,在为这个“田令”工作后,被赐予了“田使首”这个姓。这件事,在《日本书记》中也有记载。

根据家谱,瑞子的儿子息海在大化二年被任命为儿岛评造的官职,息海的儿子枳波美任儿岛大领,枳波美的儿子男麻吕任儿岛少领,男麻吕的曾孙绪主任津高郡郡司,绪主的曾孙诸主住在津高郡駅家郷難波地方,诸主的儿子千世被人称作难波大夫,任津高郡少領一职。那个千世的后代就是难波氏,在镰仓初期的时候已经分出了津高·松尾·横尾·笠加·坂崎·野口·久米·三次·安江等姓氏,是备前国的大家族。

千世的第六代子孙是经信,经信的三个儿子是分别是太郎经友、二郎经远、三郎经房,经房的儿子是六郎经俊。这就是在前文出现的平家的家臣。经远的三儿子经家侍奉清盛和重盛,他的儿子六郎经宗,领地是上道郡清水村,被称为清水三郎左衛門尉,平家灭亡后,好像是从此属于源氏了。但是,经宗的外甥田太光功在承久之乱(1221年)时属于百姓一方,在宇治战死了。

弘安四年蒙古进攻日本的时候,经兴在筑前出征,在博多湾之战战死了。他的儿子難波新右衛門尉経隆在元弘三年(1333年)参加船上山的战役,由于功绩显著他的名字在当时相当有名。在那之后的子孙,一直共用清水、难波两个姓氏,室町时代末期,因幡守行資是赤松満祐的属下,在嘉吉之乱时被讨死。在室町时期,从难波氏又分离出木梨·江崎·木村·丰居等姓氏。

行资的儿子行隆建造了鸢渊山城并以之为据点,应仁四年(1470年)由于山名氏的进攻被讨死,他的弟弟行季也在文明四年(1472)山名氏的攻击中丢掉了城池。

战国时期的難波十郎兵衛行丰,娶了在曾在嘉吉之乱时没落,此时又再度复兴的赤松氏政则的女儿为妻,在赤松家受到重用。他好像也是浦上氏的家臣(一仆能事二主?!),领有鸟取庄内·居都庄内等地。行丰的孙子宗纲领有备中国贺阳郡八田部等地,是清水城城主,从他的儿子宗则开始称“清水氏”。宗泽的儿子宗治,就是后世所知的,被丰臣秀吉的水攻击败的高松城主清水長左卫门尉宗治。宗治在备前出生并在此渡过战国时代,是毛利氏的属下,在秀吉的猛烈攻击下也不曾屈服,并最终在高松城切腹保全了自己对毛利氏的忠诚节操,这些事迹都在后世广为流传。

之前的谱系中,行丰的哥哥行知的子孙,在后世出仕于宇喜多家。

家系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家纹

花房氏,清河源氏足利氏支流

据家谱记载,足利义弁的儿子职通在常陆国久慈郡的花房地方居住,就此沿用了“花房”的名字。这个说法不是很详细,并不是很有说服力。

到了职之这一代,花房氏作为战国武将的地位确立了。由于职之出身在美作国内的缘故,他的活跃场所大半都在美作。花房氏最初是作为浦上氏的下级官员明石井行的手下,在不久后跟随了宇喜多直家,在那之后成为了直家进行美作国攻略的主要势力。

永禄九年(1561年)毛利氏与宇喜多氏在毛利势力的美作国内展开战争,元龟元年宇喜多氏在久米郡筑好了荒神山城,并攻下了佐良山城、神乐尾城、岩屋城等毛利方的城池。荒神山城,成为了宇喜多氏在美作国的据点。

直家在天正年间一直掌握着美作国内的十三座城池,其中八座是由职之负责守卫的,另外五城则是从毛利氏手中夺回的,职之守护的这八座城池一直都很稳固。在这期间,被中国的斋田对抚川城、日幡城举兵,直家因此要进行向播州上月的远征,担任“宇喜多家侍帐”的职之作为十七人的官员组之一担负起了管理美作国内一万四千八百六十石的重任。

庆长三年,丰臣秀吉死后,宇喜多家的重臣之间起了内讧,职之和宇喜多忠家·诠家、户川达安以及同是花房一族的正成一起离开了宇喜多家,接受了德川家康的庇护。

在关原合战时,宇喜多秀家从属西军,正相反其他人(从宇喜多家离开的人)则属东军。职之作为东军的先锋,在西军战败溃散后进入了前宇喜多家的领地备前,并被安排处理此地战后事务。在这之后花房氏受封领备中国都宇·贺阳两郡八千二百二十石,直到明治维新时期一直维持着这个领地。

至于正成家,则由秀吉授予三万一千石知行,家运也十分昌隆,但由于之前与喜多家的内讧,关原开战时他隐居起来并未参加任何一方。战后,家康给其一块五千石的领地,以旗本的身份延续家脉。

顺带一提,花房氏家纹的来历有以下的传说。战国时代,备前国清和源氏足利家的一个支流称花房氏。花房又右卫门坐船通过播磨滩的时候,遭到了海贼的袭击,他们用弓箭抵御,但是箭用尽了,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趁着这个机会,海贼船靠近了花房氏所乘的船。就在这时,他将最后一支雁又矢(雁又の矢)射中了海贼头目的脑袋,趁着这个气势,他向海贼们大声喝道:“我是花房又右卫门!我这刻着雁金纹的雁又矢可是天下至宝!”海贼们害怕这气势而撤退了。从此以后,通过濑户内海的船只要有“雁金纹”海贼就不敢袭击。

从这个故事可以知道,战国时代时花房氏的雁金纹就早已在濑户内一代相当有名了。

略谱系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家纹

宗像神社是由辺津宮、中津宮、沖津宮等三神宫合并后构成的。而宗像氏是三神宫合并后的主祭人,被认为是出云族的支族。一开始,神宫的宗形君并不是作为一种世袭的地方官员的身份出现的,但是到了大化革新以后还是发生了占领宗像郡全境为作为宗像家领地的事情。

●宗像神社神殿 
文治三年、大宮司宗像氏実成为关东御家人之后,宗像家开始走上武士化的道路。正和二年,宗像氏盛颁布了共有十三条规定的「宗像氏事書」以後把宗像郡当作中心展开领主制的管理。在元弘三年参加了鎮西探第攻撃战。
延元元年三月,大宮司氏範迎接进入九州西部与菊池武敏作战的足利尊氏。鎌倉時代的筑前守护是少弐氏,进入南北朝时代后由鎮西管領一色氏兼任。此后少弐氏便和一色氏对立起来了。宗像氏俊向一色氏报告了南朝方面的水军将于一周后到达的消息,此外宗像氏俊还帮助九州探題斯波氏経和少弐頼尚在筑前各地与菊池方作战,康安元年从足利義詮那里得到了参与宗像城合戦的感谢状。貞治四年,被补任壱岐国守護職。
今川了俊担任九州探題之后宗像氏又从属与他。宗像神社的建造、大宮司的職位都没有受到影响,领地也得到的保全。南北朝時代的宗像氏与将軍家、鎮西管領、九州探題等都保持了密切友好的关系。除了为北朝方活动的一段时期。
到了応永十九年(1412年)大宮司氏経向朝鮮的李氏大王派遣使者并带去很多的土特产赠送给当时的朝鲜国王。此后经过氏顕、氏俊、氏正、氏郷一直到永正元年(1504年),先后与朝鲜方面签定了近百年的贸易协定。派遣的贸易船的次数达到三十四回之多。宗像氏对向大海发展的雄心可见一斑。
最初,宗像氏依靠大内氏的提携成为战国诸侯,宗像正氏成为大内家的家臣,正氏将大宮司的职位让给了弟弟氏続,以大内家的孩子氏男为侄子。(就是让氏男做氏続的养子吧。译者:)而氏男与大内義隆是堂兄弟的关系。正氏因此在大内家享受到同族的待遇。因为大内氏将吉敷郡黒川的领地赐给他建造自己的官邸,因而又被称为为黒川殿,而在接受了大内義隆的偏諱后又自称黒川刑部少輔隆尚了。氏男也因此改姓黑川并将名字改做隆像了。
在陶隆房一伙谋反的时候,氏男拒绝了他们的邀请。最后大内義隆反击行动失败在大寧寺自杀、反叛军步步进逼。在这种情况下氏男依就奋战在讨伐陶军的前线。
在黑川隆像死后,宗像家围绕家督的继承权问题产生了争论。支持拥立正氏的妻子长州所养的儿子鍋寿丸的山口派和以延续宗像正統血脉为理由支持拥立正氏弟弟氏続遗孀菊姫的孩子的正统派之间展开了骨肉之争。以能够支配宗像氏为目的的陶氏以武力强迫各方接受鍋寿丸入国继承家业,而菊姫母女则被长州派去的武士杀害了。
宗像氏貞継承家督和筑前争乱
争斗结束以后鍋寿丸接任大宮司的职位并正式继任家督,起名氏貞。弘治元年(1555年),毛利元就与陶晴賢展开厳島会战,晴賢战败死亡。会战中氏貞作为陶家的家臣派军救援了晴賢。此后元就又消灭了大内義長,占领了大内氏在中国和北九州的全部领地,威震一方。这时氏貞又做为陶氏的盟友大友氏的家臣,参加了讨伐倒向毛利方的秋月文稙的战斗并立下战功。
后来氏貞转而又投靠了毛利氏,在他看来,毛利已经占领了北九州,虽然和本国隔开了一条海峡。但是与其成为远在丰后和毛利氏作战的大友氏的家臣,到不如投靠毛利氏更为对自己有利。永禄二年,大友義鎮进攻毛利方的門司城时,为了报复氏貞投靠毛利氏背叛自己,命令立花鑑載进攻了宗像領地内的許斐城。
守备許斐城的是氏貞的部将占部尚安虽然全力防守,但是还是被大友军包围。自知无法抵抗的占部没有告诉氏貞便下令城内的士兵撤离,并且带领自己的部下逃离了自己的居城白山城,因而被大岛等人责难,被撤职。第二年,占部尚安带领一千士兵夜袭許斐城一举夺回了城池,并且因此而恢复了白山城城主的职位。
    氏貞在許斐城夺回后,就再也没有夺回过任何原来宗像社的旧有领地了。随后虽然宗像氏数次进攻大友氏部将立花鑑載守备的立花城但没有成功,不过也成功的击退了立花军对其领地的进攻。永禄七年七月,在将军义辉的调停下大友氏和毛利氏和睦了。随后宗像氏也和大友氏进行了和谈。但是,和平并没有维持太久的时间。筑前的国人一起起来反抗大友氏的统治,战争又开始了。大友方的高橋鑑種是叛乱的中心人物。立花城主立花鑑載也背离了大友宗隣,并且和毛利氏、宗像氏握手言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宗像神社神紋で宗像氏の家紋であったともいう「実付き楢の葉」
永禄十一年五月, 宗隣为了镇压筑前暴乱命令戸次鑑連等诸将进攻立花城。立花城陷落后,立花鑑載自杀。前去救援的毛利武将清水左近将監也战败撤退了。随后宗隣又向戸次鑑連等人下达了进攻氏貞和秋月文種的命令。另一方面,毛利氏为了掌握筑前,也制定了谋求夺回立花城的战略。氏貞和毛利大将吉川経好一起商议,最终制定下以后所有的计划。
毛利军队于永禄十二年(1569年)四月,由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带领的四万军势自博多出击,扑向立花城。大友军因为讨伐龙造寺而造成佐賀兵力空虚无法应战。得到立花城的报告后,宗隣马上与龙造寺氏讲和,然后立即带兵前去救援立花城。但是,立花城已经被毛利军占领了。随后双方以此为界,从同年四月到十月的约半年间共发生大小战斗十八次。尤其五月十八日的交战最为激烈,宗像军在战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沉重的打击了大友军。
以後,氏貞为了許斐城的防备、神社寺塔的修建四处奔走,并且尽力协助毛利家完成战略。因为氏貞这样的功绩,毛利氏向氏貞赠送了太刀和好马。之后,随着毛利氏本国事态的骤变,毛利氏决定从筑前撤退。毛利军撤退以后,大友军进入立花城,在那之前依附于毛利的国人们又开始与大友家和谈。氏貞也随后加入了立花的阵营与大友家和睦了。
天正六年六月,氏貞修复了已经废弃的宗像社辺津宮的大殿,并且上了供品举行了祭神驱邪的仪式。随后,大友氏与萨摩岛津氏在日向的战争中被大败,对大友氏的威势产生了阴影。筑前的秋月、筑紫、原田、麻生等诸氏先后背叛了大友氏。而氏貞却维持了与大友方立花家的和睦。
和立花氏的攻防与宗像家的没落
天正九年十一月,秋月種実对大友家的鷹取城发动了进攻。为了确保鹰取城城内的粮食补给,鹰取城向立花道雪求援。接到消息的道雪立刻运送粮食前往支援。氏貞特别准许道雪的运粮队从他的领地内通过,从而确保了粮食能平安的送达鹰取城。但是宗像家的部分家臣认为不袭击立花家的运粮队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私下准备了袭击运粮队的计划,结果不小心泄露了情报被立花家得到的消息,立刻决定和宗像家处于战争状态。得到报告的氏貞急忙赶去想阻止双方的战斗,但是秋月氏又乘机跟了上来。于是乎,卷入战争的势力和人口更多了,小金原的大地上到处是激烈的战斗。
会战结束后,道雪被宗像家的不守信义的行为惹怒了,于是命令部将小野、由布率军攻打宗像氏的领地。开始,宗像家向立花家递交了求和的文书,氏贞也对自己部下轻举妄动的行为表示了歉意,希望能够得到立花家的谅解。但是道雪不同意,还是下令出兵了。氏貞不得已,带兵前去抵御立花家的进攻,并成功的击退了立花军。
此时在京都附近,织田信长被明智光秀杀害,随后,羽柴秀吉正在稳步地统一全国巩固自己的政权。
天正十一年,立花军再度攻入宗像家的领地,虽然宗像军奋力抵抗,但是許斐城还是被攻陷了。两年后,双方的战斗起了变化,道雪病死在出征筑后的军中。氏贞称立花家内部动摇之时夺回了許斐城。
随后,成为关白的丰臣秀吉开始了一统天下历程的最后部分——进攻九州。已经如夕阳西下般没落的大友家加入了丰臣方。而岛津和秋月加强了对大友家的压迫力度,进而和丰臣秀吉对抗。但是氏贞却对宗像家该采取什么对策而感到迷惑,也许是因为毛利的关系,对秀吉带有一些怀疑,也许是和岛津和秋月一样是九州的势力的关系,在纷乱的情况下苦思焦虑,不得要领。
在多灾多难的天正十四年二月,氏贞病倒在床,后病情恶化,终于在3月在蔦ケ岳城去世,终年42岁。氏贞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共四个孩子,儿子盐士丸早逝并且没有子嗣。天正15年(1587年)秀吉平定九州,但是并没有承认宗像家的独立大名的地位,再加上没有正统的子嗣,渐渐的一族人都慢慢地离散了,蔦ケ岳城也变成了一座废城。

 

家纹

姊小路氏出身于藤原氏北家流。摄政左大臣忠平的儿子师尹时称姊小路。

师尹的儿子济时第八代子孙中的家綱在朝中担任参议、飞弹国司的职位,其儿子师言也在应永年间担任过飞弹国司的职位。当时飞弹的姊小路氏和伊势的北畠氏、土佐的一条氏并称为“三国司”。师言弟弟昌家的儿子基綱以一个歌人的身份闻名于世,文明年间继任飞弹国司,并死在了飞弹国。

根据另外的传言,镰仓时代末期是由小笠原贞宗担任飞弹守护一职的,南北朝时期姊小路高基国司的官位是和贞宗父子抗争得来的。而国司一职是世袭的,到了第三代的尹綱时,他于应永年间在将军义持的军中战死,义持就命尹綱的外甥师言继任了国司这一职位。之后还有说法称尹纲与家纲的弟弟赖实是同一人。

高基等人继任国司的事情是南北朝早期以后,建武中兴时期的事,飞弹守护一职是靠和别家对抗才取得的。但是,在应永二十年师言出任国司以后,飞弹国司的任命就一直在足利氏的管辖下了。天文·弘治年间,姊小路氏渐渐灭绝,势力强盛的国人三木氏就继用了“姊小路氏”的名称。

三木氏是佐佐木氏的后裔,三木自纲任从五位下左卫门佐,随后对侍从任职,作为飞弹国司家存在。自纲和尾张织田氏结盟,进行国内统一,在天正十年将江马氏灭除,基本上压制了飞弹一国。

之后由于自纲与越中佐佐氏结盟共同和羽柴氏作对,天正十年时受到羽柴氏部将金森长近的攻击后姊小路家灭亡了。
姊小路氏残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麓から見上げた小島城址      ●中腹から見た小島城址 

家系图

 

 

家纹

姊小路氏出身于藤原氏北家流。摄政左大臣忠平的儿子师尹时称姊小路。

师尹的儿子济时第八代子孙中的家綱在朝中担任参议、飞弹国司的职位,其儿子师言也在应永年间担任过飞弹国司的职位。当时飞弹的姊小路氏和伊势的北畠氏、土佐的一条氏并称为“三国司”。师言弟弟昌家的儿子基綱以一个歌人的身份闻名于世,文明年间继任飞弹国司,并死在了飞弹国。

根据另外的传言,镰仓时代末期是由小笠原贞宗担任飞弹守护一职的,南北朝时期姊小路高基国司的官位是和贞宗父子抗争得来的。而国司一职是世袭的,到了第三代的尹綱时,他于应永年间在将军义持的军中战死,义持就命尹綱的外甥师言继任了国司这一职位。之后还有说法称尹纲与家纲的弟弟赖实是同一人。

高基等人继任国司的事情是南北朝早期以后,建武中兴时期的事,飞弹守护一职是靠和别家对抗才取得的。但是,在应永二十年师言出任国司以后,飞弹国司的任命就一直在足利氏的管辖下了。天文·弘治年间,姊小路氏渐渐灭绝,势力强盛的国人三木氏就继用了“姊小路氏”的名称。

三木氏是佐佐木氏的后裔,三木自纲任从五位下左卫门佐,随后对侍从任职,作为飞弹国司家存在。自纲和尾张织田氏结盟,进行国内统一,在天正十年将江马氏灭除,基本上压制了飞弹一国。

之后由于自纲与越中佐佐氏结盟共同和羽柴氏作对,天正十年时受到羽柴氏部将金森长近的攻击后姊小路家灭亡了。
姊小路氏残照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麓から見上げた小島城址      ●中腹から見た小島城址 

家系图

 

 

家纹

关于清水氏的出身,不详。一种说法是说其为田使首的后裔,另一种说法则称其为源平时代平清盛的部下难波三郎经援的后裔。萩藩记载清水氏的书上则称宗治的的过去无人知晓。他被推测是备中国东南部的国人出身。

战国时代,备中国南部国人众连合的首领是石川左卫们左久孝,在他的旗下有长谷川、清水、鸟越、生石、上原、中岛、林等各郡很多的国人众。高松城最初是石川氏的,清水则以幸山(高山)城为居城(疑惑,不是清水城吗?)还有,当时备中国南部的内陆是由须须木、秋山等国人众占领的。

高松城城主石川久孝没有儿子,因而收了须须木的幺子筑前为养子,但是筑前也没有儿子,这就引起了对石川氏家业继承权的纠纷。这个继承权纠纷主要集中在清水氏和长谷川氏上,清水宗治(石川的女婿)是高山城城主,也有望为高松城城主。永禄八年(1565年)在高松城内的集会上,宗治诛杀了长谷川,并将参加会议诸将挟为人质,成为盟主,当上了高松城城主。

天正二年(1574年),清水宗治归顺了小早川隆景的势力,成为了毛利氏的麾下,并从此立下很多战功。天正六年(1578年),他将须须木、秋山两氏的势力也征服了。天正十年(1582年),当时织田信长的部将羽柴秀吉率峰须贺正盛、黑田孝高等人展开中国攻略,开始进攻备中七城,即:宮地山·冠山·高松·鴨·日幡·松島·庭瀬等地。宗治正处在交战的毛利方最前线。在秀吉方面的谋略下,须须木氏,上原氏,秋山氏,生石氏等被策反,林氏等则在城池被攻陷时战死。

在高松城方面,宗治除了派哥哥宗知(月清入道)外,还让中岛,林,荒木,汤浅、新仓等诸将一起固守城池。秀吉则使用了在后世相当有名的“水攻”将此城包围,高松城成为了一座落在湖中的孤城。此时毛利家在安国寺惠庆的中介下,准备与秀吉军讲和了。在本能寺事变的紧要关头,秀吉和毛利氏达成了讲和条约,宗治的切腹正是讲和停战的证据。因此,宗治为了救全城将士的性命,1582年6月,在一只浮在湖上的小舟中切腹自杀了。据说享年46岁。同时,月清入道、难波传兵卫、毛利军监察末近等人也随宗治自尽了。就这样,高松城开城陷落,城中守成诸将向备后撤退,宗治的家眷则退到了备中川边。

秀吉取得天下后,宗治的嫡子景治有和他父亲一样的气节,拒绝了大名委任,加入了残存的毛利家。以后,景治作为小早川隆景的部下在各地转战,秀吉出兵侵略朝鲜的战争中作为小早川军的一员也有参与,并在碧蹄馆一战中有活跃的表现,因此从隆景哪里领受了军功状。隆景的养子的秀秋在筑前、筑后时,景治出仕在秀秋手下,后来在由于秀秋惹怒了秀吉而被没收领地之后又回到了毛利氏的手下。

关原之战以后,毛利氏的领地从原来的八国削弱到了仅有两国,并被转封到了荻藩,鉴于毛利家日益困窘的财政状况,景治显现出这方面的能力,辅佐永代家老益田元祥进行财政改革,尽了大力。在后来担任江户家老之职。在荻藩中的清水氏一直侍奉毛利一门的永代家老以及后来的“寄组”一家等毛利氏家族。
家系图

清水宗治辞世之歌:
浮世をば 今こそ渡れ武士の名を 高松の苔に残して

月清入道辞世之歌:
世の中に惜まるる時散りてこそ 花も花なれ色も色なれ

 

家纹

浅野氏是清和源氏赖光流中土歧氏的支流。这个出身的说法是来源于所谓“宽政重修诸家谱”后的尾长国丹羽郡浅野村。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则称其出身于美浓国土岐郡浅野村,是美浓氏的支流。思考看来,美浓氏这种说法也许说服力不足。

例如“尊卑分脉”后,土岐光信的曾孙光时这个人在记载时是被称为“浅野二郎”的。这个光时,据考就是浅野氏的初代祖先。但是,赖隆和长胜究竟是何关系,不太明了(頼隆から長勝のあいだがどのようにつながるのかは不明である)而且,浅野长政在任若狭小浜城主时代的(棟札)上写的是“浅野弾正少弼浅野長吉”,天正二十年(1592)当时的长政被称为“藤原”(?)的。

浅野长胜最初是出仕为织田信长的弓众,为了有自己的继承人,在将自己的养女嫁出去后,把安井弥兵卫重继的儿子收为养子。这个养子就是浅野长政。最初长政并不是叫这个名字,一开始的名字叫做长吉。

长政娶了杉原家利的女儿为后妻,那个女孩正是宁宁的妹妹。宁宁的亲生父亲是杉原一族的定利,后来她则成为浅野长胜的养女嫁给了秀吉,是秀吉的正室。因此长政和秀吉又是连襟的关系。长政后来继承养父的地位,成为了织田信长的弓众,而后奉信长的命令侍奉秀吉。天正元年(1573年),秀吉封赏长政一百二十石俸禄,次后又逐渐有增加,天正十年受封近江阪本城城主,天正十五年受封若狭小浜城城主。文禄二年(1593年)受封领甲斐府中城主二十二万石。

在秀吉晚年,长胜作为五奉行之一活跃着,在关原合战的时候从属于东军。

长政的长子是幸长,关原合战时也从属东军,战后受封领纪伊国三十七万六千五百石,和歌山城城主。其子孙,在福岛正则被贬为平民后受封领广岛四十二万六千石,广岛城主

在元禄忠臣蔵事件中有名的赤穗浅野家与其是一族的。

略系图:


 

家纹

据饭富氏「饭富」的苗字来看,起源应该是甲斐源氏逸見光長长子以饭富源内长能自称的事情为开端的说法在诸多说法中最为令人信服.至少不可否认的是源氏之流饭富氏历代作为甲斐武田一族重臣。

另外 , 按清和源氏満快流氏的说法 , 源太宗季所统治的上総国望陀郡飯富荘所居者以饭富为称。根据「吾妻镜」记载,元历二年 ( 1185 )六月五日的条列,「季貞之子源太宗季(过继给逸见光长),宗季以箭术高明造诣,被御家人提拔任用。在頼朝的奥州藤原氏征伐战中宗季也随军出征。

 再者,根据「甲斐国志」中所记载,宗长是逸見冠者光長之猶子的事情,領地为巨摩郡饭富乡,故有以领地之名饭富自称苗字的看法。还有,永正十二年 ( 1515 ),饭富道悦,源四阵亡后的记录。道喜之子 ( 有些记为孙 ) ,便是侍奉武田信虎,信玄两代的虎昌。巨摩郡亀沢 (現敷島町亀沢)的天沢寺便是饭富氏历代的菩提寺院。

 兵部少輔虎昌,在跟随武田信虎进入信州佐久的时後,作为了同地方的守备队长任职于内山城。天文十年 ( 1541 )信虎和晴信的各执己见之时,与板垣、甘利共同成为信玄拥立派的精神领袖人物 , 并成功武装政变,驱逐了信虎。当天信的长子,义信出生後任少主的傅役,足以知晓晴信对其的高度信赖。

 天文十七年 ( 1548 ),上杉景虎协助村上义清率领八千士兵包围内山城,虎昌带领的八百士兵以计谋小败上杉-村上联军后退散。永禄八年 ( 1565 )信玄的嗣子,义信迎娶了今川氏的妻子,乃两家联盟之计谋中一环。谁料今川家可谓倒霉之极,义元于桶狭间战败生亡 , 其后,今川一族如江河日下,在当时的苦肉強餐世界中生存这更是难上加难的开场白。

然而,信玄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对此的反对。出于对父亲 信玄的不满而找傅役虎昌商议,虎昌为武田家的前途及义信的安全考虑得出政变的提议。怎料,虎昌弟弟,饭富源四郎 ( 也就是山県昌景 ) 的存在,使得义信武装政变的策划早早被泄漏了。结果,信义是被幽禁,而将罪全背负到自己身上虎昌在同年八月自杀以谢天下。

 江戸初期巨摩郡飯富村的学者古屋昌光乃虎昌五世子孙,虎昌自杀时四岁的遺子坊麻呂通过熟人周旋 ,最后拜在京都三条家做养子,改名为古屋昌時,是以其后飯富村土着的子孫多以古屋性来至这里。在中富町的兵部平等地, 因飯富氏的関係而命名的土地現在还残留着。

饭富系谱

饭富兵部少輔虎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西历 1504 年生(推断)
饭富籍贯在 (山梨县南巨摩郡中富镇饭富)
「赤備军团」编成的鼻祖
暗杀武田信玄事件的叁谋。  
1566 年 1 月逝世,享年 62 岁(推断)
命运的叛逆者 信玄谋杀计划的背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天下闻名,有着「红色闪电」这骄傲的别名的甲斐武田氏最强骑马军团「赤備军团」是後世歌颂的传说。建成赤备的鼻祖,正是有着[如突入羊群的猛虎]之称而被世代传说的饭富兵部少輔虎昌,从备之军队能力程度看,信玄初阵的胜利,多归于虎昌和赤備诸人的贡献。开始随板恒信方做过将信虎放逐的虎昌,作为信玄忠实守护者在其後率领赤備于数次的恶战中叁战,最後在胜弦山路与小笠原军的战争後退居二线,成为了信玄的儿子,义信的御守。 

 1553 年,义信进行古时男子成年戴冠仪式的同时与今川义元之女结婚时,婚礼使者也是虎昌。翌年义信初阵和信州 ·佐久攻略战作为军师叁战,一夜之间攻破九城。可1560 年局势完全改变。今川义元在攻击織田信长势力时,败死桶狭间。成为信玄和义信父子关系破裂的开始。今川义元的死後,有「不届き者」称号长子· 氏真坐上了骏河守位置,无为的作风使得臣下多有不满.而以天下为目标的武田氏,在这时出乎意外地将今川当作敌人。如同享受外表安静的隐居生活的信虎被国外赶出一样,许多亲武田派的家臣借机发起了暴动,而这,正巧成了同样是不怕死之辈的信玄内心「攻打骏河的藉囗」。可另一方面,作为今川义元女婿的义信是攻打骏河的頑固反对派代表。有着慈悲感情家的义信坚持到底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 

 虎昌也是和义信相同主张。因而尽力无论如何也持续甲州 ·骏河间多年的和平,不想因对立而双方最终对决。二人的想募许久,然而最後得出「谋杀信玄」的结论。那个就是虎昌所提的「最後方法」。可是,这个计划却意想不到的暴露了。虎昌的弟弟山县昌景拿握了谋杀计划的证据,信玄极度愤怒。虎昌与其他的重臣四人被同时擒获 , 义信也被幽禁在东光寺住宅深处。 

 1566 年,虎昌因为抱着与骏河和平谈判及使甲斐国民生活平稳的愿望而谋杀信玄,最后背着叛逆者的臭名自裁于关押生涯中。享年 62 岁。 

两年後义信在东光寺自杀,享年三十岁。


山 県 三 郎 右 兵 衛 尉 昌 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西历 1529 年出生
饭富籍贯在 (山梨県南巨摩郡中富町飯富)
军事顾问
通知主公信玄自己大哥的谋反的信息,为主人忠诚竭尽之武将
1575 年 5 月 21 日逝世 享年 46 岁
和哥哥的诀别  忠诚心伴随昌景的一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昌景的旧姓是饭富源四郎。武田 24 将中的 1 人饭富兵部少輔虎昌的弟弟。後成为了甲斐武田谱代之名门的後继者而继承了没有后代的山县家。小柄的身体竟然包裹了一个不世之強豪,这就是昌景,建立数次功劳 在20 岁之时已经晋级为 150 騎的步卒队长,可谓过怒涛般的飞跃。 

 时至 1553 年。事情的起端是信玄之姉今川义元 (骏河 信虎已经在前隐居)年轻的夫人才 32 岁却突然逝世。信玄便以「如今武田 今川同盟已然倒塌!!」为借口。信玄所想要的,是今川义元将其长女嫁给其长子认做义信的新娘为保持联盟的条件。早速,今川义元在对亲事的看法时说出「请速速带回!」的高兴言语。于是有穴山信君等人在 1554 年 11 月 28 日送义元女拍子入籍。实际上,同盟所保持的不过只剩外表的形式罢了。 

 可是 1560 年。歯車之狂今川义元之死突然发生,始料未及。继承骏河守护业的义元长子 今川氏真出卖了作为盟友的信玄,合伙德川家康 (三河)联手促成了「骏河チョーダイ作战」以为今川打出出路。在当时战国之世。各式各样的背叛或联合就如日常茶飯事一样常见,但这一回,今川顿成信玄的出气筒,联盟正式破裂。可是对信玄的战术却遭到长子 义信和饭富虎昌的强烈反对。据两人的側近(亲信)的说法,他们歌颂的是「和平谈判」。成为义信理所当然的理由。可以说是为了甲斐武田氏的光荣, 及今川氏真间珍贵的兄弟情分。重情重义的义信前后苦思,尽最大努力去改变信玄「お前は甘いっ!!」,可惜遭到了拒绝。 

 1564 年 7 月。义信得出结论,根据饭富虎昌被提案,为通过了所谓的「信玄谋杀」的最後方法。在饭富府邸举行秘密商议 , 熬制研究那计划。可是 , 怎想密谈时却隔墙有耳,被隔扇一侧后面住着的饭富虎昌之弟,山县昌景所听到。兄长谋反的事实使昌景内心摇动过。然而当之後昌景趁夜色黑暗悄然离开饭富官邸。朝昌景踯躅崎馆奔去,此时的他已在内心中与兄长虎昌做了最后的诀别。昌景将谋杀的事实通知信玄,后者立刻派人奇袭饭富府邸并逮捕了饭富虎昌. 長坂源五郎・曾根周防、与武田义信随后也被抓捕。 

 虎昌切腹自杀,义信也在后自害, 从此以後成为了做昌景晋级戏剧的开始。变成信玄的军事顾问的昌景,成了信玄最为信赖者的地位开始确立。时光飞逝 , 从信玄时代到胜頼时代,昌景以凉静的判断力和的铁碗手段活跃于武田家众多战役中。然而 1575 年 5 月,設楽ヶ原之战中突入敌阵。而本阵却遭敌军特别行动组奇袭,使昌景不得不静下来重新思考,尤其是冷静判断了織田 德川联军所用火枪的惊人威力。从而向本阵的胜頼提交了内容为「全军兵力引返并整理后重新选择攻击方向」的书面报告,可是却如泥牛入海,从本阵什麽回复也没得到。胜頼拒绝了昌景的忠告,并以「胆小鬼」来评价昌景的正确提议,这里可见胜頼的自大,无视昌景这些老臣忠言,最终命运放弃了武田,抛弃了胜頼。与此同时,昌景瞬间有了死的决心。
 
 胜頼的号令下战争开始。前半段昌景骑兵队的优势还没显现,铁炮的威力已使武田士兵伤亡不断。那光景即便是昌景也未预测到的。但由于昌景的苦战,局面渐渐迎来佳境。前日因为雨潮而协作失败的联军铁炮队见形势不妙立即采取猛烈反攻。不管昌景战术的如何的巧妙,在铁炮这新武器面前也黯然失色。铁炮队利用攻击间隙所练就的新战法(也正是织田闻名天下的三段击)发动总攻击,在杀死无数敌人後少昌景终不幸中枪弹倒毙。替兄长虎昌为主人竭尽忠诚的「飛躍の武将」昌景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也未後悔过。享年 46 岁。 

(注)*饭富昌景改名山县

据说昌景为因他的举报使大哥虎昌丧命而深感愧疚,为此多次向信玄提出自害,信玄没有答应.最后的结果就是,信玄下令让昌景继承已经绝后的甲斐名门山县一族,同时改苗字为“山县”。
(原山县之主山县河内守虎清因劝谏信虎而遇害,无后)

 

家纹

九枚笹

(清和源氏土歧氏流)

竹中氏是清和源氏土岐氏流,或说是美浓国名门长江氏 (桓武平氏)之后、兴盛过的岩手氏的支流。岩手氏是室町时代初出现的,以不破郡岩手的漆原为中心,拥有六千貫的领地。岩手信忠的弟弟重氏首称竹中氏。竹中重氏,即竹中半兵卫重治的祖父,是当时相当出名的一个人物。
重氏的子女是重元。据古和书记载,重元是斋藤道三的属下,曾和美浓国不破郡岩手城城主岩手某作战,最终岩手城陷落,遂迁入居住 。还在同国的菩提山上修了一座城,得到六十贯的领地。最后于永禄三年二月去世。
重元被斋藤道三授予大野郡卿的称号 , 修筑过大御堂城。也有人提出:镰仓御所的人曾支配过竹中氏几代人(同所を鎌倉御家人であった竹中氏が代々支配していたとする説もあり),种种迹象表明,重元有可能继任竹中家家督。弘治二年 ( 1556 )斋藤道三被养子的义龍杀死。重元表面上对道三表示臣从。道三死后,重元于永禄元年 ( 1558 )领兵攻打不破郡的漆原城 , 追放了城主岩手信冬。自此以后,重元自称远江守。然後,从居城菩提山搬出以保护巩固 , 二年后去世,享年六十二岁。
 西美浓竹中氏的名字最为著名的,当属重元的嫡子重治。重治是以半兵卫的名字为人们所知。重元死后,半兵卫继任竹中家家督,家臣山田助左卫门被派遣去关原 ,征讨关原领主的九门太郎以扩大版图,其势力一直延伸至不破郡一带。到了江户时代,同郡的石高大约是三万石。

 在那之後,因为受近江国六角氏的要求, 坂田郡也出过兵。面对浅井氏的救兵,以竹中远江守的名字接受战功奖赏。半兵卫的生涯中并未用过此个官名,(半兵衛は生涯官名を用いていないが)然而因为碰上这个官衔私称滥用的时代,袭用父亲远江守的官衔也就被众人所认可吧。 

●战国的智将:竹中半兵卫

 重治的名字在战国得以闻名,可能与用武力夺取主家斋藤氏的居城稻叶山城有关吧。事件是永禄七年二月六日发生的。斋藤氏的当主义龍已死 ,其子龍兴继位为现在的户主。因为流言正在被大肆散布(译注:可能是织田氏要进攻美浓的流言吧,原文没有具体提到),然而龙兴仍是庸庸碌碌。为唤醒愚昧的主君,让他兴办些有利于家族的事情。重治以弟弟久作为人质,让他在稻叶山城内生活并和他保持联络。然後 , 让身强力壮的家臣後生化装好,以看病为幌子,让他们混入人群中间,在光天化日下(白昼堂々と)进城。把刀和武具塞进看病用具中,以长持的名义核准通过。(看病のための道具を入れたとする長持の名かには、実は、刀と武具がつまっていた。)然後,久作和随员们一齐出马,在城内袭击了斋藤飛騨守 。结果突如其来的袭击惊动了斋藤龍兴。惊讶不已的龙兴在近臣们的引路下,从城的后门逃出,逃到所谓的远方的揖斐郡(遠く揖斐郡)。
在听到了作为信号的钟声,在城外控制局面的安藤竹中军蜂拥入城,在城下压制住来护主的斋藤军(城下を制圧した)。稻叶山城是尾张織田信长久攻未落的城。重治武装政变成功的消息被信长知道,信长便以半个美浓为诱惑,请求竹中出手相助。可是,半兵卫并非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攻打了稻叶山,因而拒绝的信长的请求。
后来,斋藤家灭亡。斋藤龍兴在回答离开稻叶山城后,去到了其他国家(斎藤龍興に城を返して飄然と国外へ去った)。去处是近江国小谷城城主浅井久政那儿,在那里 , 被授予过东浅井郡草野三千贯的领地。这件事留在了竹中家的记录中。一年後,半兵卫辞去俸禄,回岩手城过所谓隐居生活。然而,面对半兵卫的待遇传以内。(禄を辞して岩手に帰ったというが、半兵衛に対する処遇は伝わっていない)
永禄十年,信长攻占了美浓,斋藤龍兴放弃成为信长的从属。(斎藤龍興を見限って信長に属した)。元龟元年( 1570 )因为浅井长政的叛离织田氏回国,竹中重治从军讨伐越前国朝仓氏。(译注:找不到主语啊~可能已经讲到重治加入织田家了),并在关原西南的松尾山修筑了一座城以引诱浅井氏出城进攻。(関ヶ原の南西、松尾山に築かれた浅井氏の出城)。并在长亭轩山城调略中立功(译注:从这句看,本段首句讲的该是重治吧),信长赐给他黄金五十枚、甲胄、鞍和太刀。同年,在姉川合战中,半兵卫的弟弟是信长的高级近侍,而半兵卫和安藤守就共同行动。(译注:莫名其妙,插这么一段)
从此以后,信长和秀吉有了共同的命运(信長の命で秀吉とともに),二人为肃清敌人的残余势力,在横山城一带长期作战。以后,秀吉的配下中,西美浓国智将的名字,开始在全国流传(秀吉の寄騎となって、智将の名をほしいままにした)。天正元年(1573年)信长发动了对小谷城的总攻。秀吉献策救下了长政的内室(秀吉に献策して内室たちを救わせた)。小谷城落后,秀吉得到了浅井氏的旧领土-----一共十二万石。其中一千零五十三石供给了新城长滨町,这也为长滨作出了贡献(新城長浜の町づくりにも貢献したという)。

●秀吉的播磨攻略

天正五年,秀吉正式向播磨国出兵。半兵卫所领的军队势不可挡,攻陷了上月城的支城福原城。在攻打播磨的过程中,与黑田官兵卫相识。之后,半兵卫和官兵卫就成了秀吉的左右臂,变得十分活跃。天正六年,别所长治扬旗造反,秀吉军包围了其三木城,开始了一场持久战。同时,摄津的荒木村重,固守有岗城,背叛了信长。这时,黑田官兵卫前去说服荒木村重,但是反而被抓住囚禁了起来。
家臣的相继背叛使得信长心血来潮,变得疑神疑鬼,命令秀吉杀死官兵卫得到的荒木氏人质松寿丸(官兵衛から出されていた人質松寿丸を殺せ、と秀吉に命じた)。半兵卫信任官兵卫,把松寿丸从长滨城送到岩手城藏了起来。这个时候,半兵卫患了肺病,到洛北进行疗养。可是,半兵卫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松寿丸被藏起来的事被信长知道。半兵卫又惊又气,病情迅速恶化(病は快方に向かわず),他已经知道了死期的来临,并希望在阵中死去。结果,天正七年六月十三日,在秀吉的本阵------平井村的山中去世,享年三十六岁。
在父亲死后,半兵卫的儿子重门成为秀吉的家臣。在天正十七年时受领美浓国不破郡五千石的领地。并且在此之后领地不断被增加。关原合战时,重门以西军将领的身份镇守犬山城。后成为东军的内应,在关原合战时为东军作战。

略谱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