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州强豪伊达氏,自镰仓开幕至明治维新,数百年间长盛不衰,其间经历将近三十代当主,可以说是英主辈出。本篇主要就是介绍伊达家历代当主的生平事迹。

第一部:独眼龙的祖先

此前看到的几乎所有介绍伊达家的文章多是从源赖朝奥州征伐开始,把因战功被分封在奥州伊达郡的朝宗作为伊达家的始祖,这并没有错,但是被称为藤原氏鱼名流的伊达氏,很明显就是源出于藤原朝臣一族,追根溯源的话,还有很多故事可讲。

藤原氏源出于中臣氏族,早在原始氏族联盟时期,中臣氏族就担负着原始国家的祭祀神事的任务,与物部、忌部、大伴等强大氏族并称五伴绪。到了大化改新时,中臣氏首领中臣镰足(614~669)追随中大兄皇子讨灭苏我氏,居功至伟,临终前被赐姓藤原朝臣,从此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姓氏之一的藤原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镰足的次男藤原不比等(659~720),一生致力于律令政治的实施,曾作为《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主要撰修者,迁都平城京之际兴建了著名的兴福寺。同时凭借高明的政治手腕,把两个女儿宫子和光明子分别嫁给文武天皇和圣武天皇,开创人臣皇后的先例,也开创了藤原氏一族空前荣华的局面,生前坚辞出任太政大臣一职,而死后被追赠。

到了不比等的次男藤原房前(681~737)的时代,藤原家族发生了分裂,房前成为藤原北家的始祖,官居参议,官位超过了作为藤原南家始祖的兄长武智麻吕。721年元明上皇驾崩之际,曾将后事托付给房前,居从三位,后又相继晋升至右大臣、授刀督、中卫大将等职。732年出任东海、东山两道节度使。737年4月17日染流行疫病死去,死时官居正三位民部卿,死后还曾被追赠正一位左大臣和太政大臣。

然后出现的就是房前的五男藤原鱼名(721~783),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在藤原是后面有鱼名流这么个后缀了吧,这位鱼名就是伊达氏比较直接的祖先了,但事实上斋藤等其他许多姓氏也是出自于鱼名流。鱼名本人在大半生中都可以说是官运亨通。748年叙正五位下;757年任正五位上;761年升至从四位下宫内卿;766年叙从三位;768年任参议、大藏卿;770年叙正三位;771年任大纳言;781年达到顶峰,官位达到正二位,任左大臣兼太宰帅。此后开始走下坡路,782年6月爆发水上川继谋反事件,鱼名受到株连,最终晚节不保,左大臣官职被罢免,本人也于次年7月25日死去。

鱼名子嗣的情况并不是很清楚(至少我没找到),主要的后人脉络有平安时代的官僚伊势守藤原鹫取;六尺的巨汉、美浓介藤原高房、藤原山阴、藤原中正、藤原为盛等人。

最先出现的比较清晰的伊达家祖先是中村实宗,官居常陆介,其生卒年不详,大致生活的年代是在十一世纪初,距离藤原鱼名的时期大约有两百年。当时正是源平纷争尚未拉开序幕的时期,四方割据势力蜂起。实宗占据了常陆国的一块地盘,把本处设在了常陆国真壁郡伊佐庄的中村,因而一族即以地名为苗字,称伊佐氏或中村氏。

实宗的曾孙光隆,就是伊达家初代当主朝宗的父亲,讲完了这么许多的故事,此后就是伊达家的成员们正式登场--

伊达氏初代:伊达朝宗

生卒年:1129(大治4年)~1199(正治元年10月2日),享年71

双亲:中村光隆、某氏

正室:结城氏

子:为宗、宗村、资纲、为家、为行、实纲、延严、朝基、为保

女:大进局

山号:念西

简介:翻开伊达家的家谱,就会发现最早使用伊达这个姓氏的人出现在镰仓时代。1189年(文治五年),在源平两大武士集团的斗争中获胜的源赖朝与其弟源义经反目,义经逃至奥州投奔在当地实力庞大的藤原秀衡,秀衡接纳了义经,但不久就病死了,秀衡子泰衡当初曾受义经礼遇,但仍迫于赖朝的压力围攻义经迫其自杀,将首级送交赖朝,虽然如此,赖朝仍在翌年发兵攻打泰衡,最终泰衡死,奥州藤原氏灭亡,史称奥州征伐。在源赖朝的这场奥州征伐的追随者中,就有一个名叫常陆入道念西的人,他的四个儿子常陆冠者为宗、常陆次郎为重(宗村)、常陆三郎资纲、常陆四郎为家在奥州征伐的石那坂合战等战役中功勋卓著。征伐结束后,朝宗的长子常陆冠者为宗回到本领伊佐郡继承了伊佐氏,而常陆次郎为重则因战功受封奥州伊达郡之地。从此以后,念西舍弃了从前曾经使用的"伊佐"、"中村"等苗字,转而正式使用"伊达"这一姓氏,自己改称伊达朝宗,这个人就成为了伊达氏的始祖。朝宗本人历任常陆介、藏人大夫等职,又称为伊达左近藏人赖宗,可能也是得到了源赖朝赐予偏讳。同时朝宗的女儿大进局还是源赖朝的侧室。


伊达氏第二代:伊达宗村

生卒年:1153(承安3年)~1230(建长3年),享年78


简介:即伊达朝宗的次子常陆次郎为重,历任藏人大夫、陆奥介,与后世仙台藩的第六代藩主伊达宗村同名。同时也有说法是他才是伊达家实际上的初代,而他老子朝宗只是受到了"追认"而已。当时源赖朝把自己与朝宗之女(即宗村之妹)大进局所生之子贞晓送到仁和寺出家,宗村多方努力想让自己的这个外甥还俗,但是赖朝断然否决了这样的可能性,理由就是贞晓一旦还俗,势必觊觎次代将军的地位,对赖朝本人的嫡子不利。虽然宗村的这一野望最终失败了,但是伊达家的子孙仍然在各地生根开花,宗村的兄长为宗继承了伊佐氏的家名,弟弟资纲则继承了中村氏,同时朝宗的六男、宗村的另一个弟弟实纲又成为了田手氏之祖。


伊达氏第三代:伊达义广

生卒年:1185(寿永4年)~1256(康元元年),享年72


简介:伊达宗村的次男,官居藏人大夫。伊达家的初代和二代当主在伊达郡桑折乡的高子冈筑城作为居城,而到了义广这一代,把居城移到了桑折乡的栗野大馆(梁川町)。同时在这一时期,伊达氏不仅获得了本领伊达郡的地头之职,进而又获得了出云、但马地区的地头之职,这一份家产由义广的兄长时纲继承,同时这也就是出云、但马伊达氏的始祖。


伊达氏第四代:伊达政依

生卒年:1227(宽元3年)~1301(正安3年),享年75


简介:伊达义广的次男。由次男继承本家、而长男继承分家,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代发生了。从这一点来说,显得有点奇怪。由于年代久远,还有一种说法是政依是第三代当主义广的弟弟,不过从生卒年代来看,还是次男的说法更加合理。政依的哥哥,也就是本该作为伊达家正统的长子被分封到了桑折乡,从此这一伊达家的分支改姓了桑折氏。政依本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修建了很多寺院。1247年修建了亡父义广的菩提寺观音寺,1283年为自己修建了菩提寺东昌寺,1286年又为初代当主朝宗修建了菩提寺满胜寺(今天的万正寺),此外朝宗的夫人的菩提寺光明寺、义广的夫人的菩提寺光福寺据说也都是政伊修建的。


伊达氏第五代:伊达宗纲

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享年54)


简介:政依的嫡长子(总算由长子继承家督了)。此人与第六代当主基宗都没有什么事迹流传下来,主要是因为年代久远,资料缺乏。但从年代来推测,此时正处于镰仓时代后期,各地动乱的烽火渐有燎原之势,不过奥州的形势却相对比较稳定(否则怎么会一点纪录都没留下?),可能是因为距离中部比较远的缘故吧。

伊达家第六代:伊达基宗

生卒年:1274(文永11年)~1336(建武2年),享年63

简介:和父亲宗纲一样,没有什么事迹传世……


伊达氏第七代:伊达行宗(又称行朝)

生卒年:1291(正应4年)~1348(正平3年5月9日),享年58

双亲:伊达基宗、某氏

正室:田村氏

子:宗远

女:某

山号:念海

简介:镰仓幕府灭亡后,日本进入了南北朝的动乱时期,奥州的伊达家也已经传到了第七代。源赖朝开创了日本历史上最初的武家政权--"镰仓幕府",但是到了这一时期,以后醍醐天皇为中心,足利高氏(后来的尊氏)、新田义贞、楠木正成等推翻了幕府,实现了"天皇亲政"。镰仓幕府灭亡后的翌年,即1334年(元弘四年),后醍醐天皇为了支配奥州,任命伊达行朝为奥州国府的评定众,同时担任这个职务的还有后醍醐天皇之子义良亲王和北田显家。但是,这个后醍醐天皇的亲政以及建武年间的新政并没有能持续多久,禁止幕府的存在,以及当时武家社会对天皇亲政的不习惯,导致各地的很多武士都反对后醍醐天皇的新政,抵制执行他的政策。在就任奥州国府评定众的同年,即1334年,行宗镇压了在糠部地方作乱的北条氏一党,获得了糠部郡七户地方的领地。此后北条时行在关东造反,史称中先代之乱,曾在倒幕中为天皇效力的足利尊氏也扯起了反旗,伊达行朝在这场动乱中追随了后醍醐天皇,参与镇压叛乱,讨平了在长仓地区作乱的北条党,又获得了高野郡北部的领土。总而言之,行宗时代伊达氏在奥州各地的领地都扩大了。此后,行宗又追随北田显家转战各地,讨伐足利军。但是,1336年(建武三年),足利尊氏得势,攻入了京都,后醍醐天皇被赶出京城,逃往吉野,天下的形势为之一变,奥州的北田显家也逐渐失势,在对天下大势做出了判断之后,行宗决定倒戈到足利一方,此后伊达家在室町幕府的伞下得到了存续。说到这里,不能不令人感叹,从镰仓时代的始祖朝宗,到这个南北朝时代的行宗,再到后世江户时代的政宗,伊达家的枭雄们无不是依靠见风使舵的手腕保全了身家性命,甚至还扩大了自身的势力,这种本领绝不是偶然的,可能就是出自于遗传吧,也可能本身就是一种家风。(不过末代的伊达庆邦除外)


伊达氏第八代:伊达宗远

生卒年:1324(正中元年)~1385(至徳2年),享年62


简介:官居弹正少弼、飞騨前司。本人的出身有颇多说法:前代当主伊达行朝(行宗)的嫡子、行宗的养嗣子、行宗的兄弟等等说法都有。但是1348年奥州管领吉良贞家的一封信中有这么一句话:"伊达宫内大辅行朝者死去,幼子万寿丸伊达修理亮宗政继位。"从中可以看出,宗远是行宗嫡男的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是以一门的身份辅佐幼主,然后取而代之。而1342年五辻显尚的一封书信中"伊达飞騨前司"的官称字样是宗远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宗远本人的武功也甚为卓著,1380年讨伐长井道广,夺得出羽国置赐郡长井庄;1381年与大崎氏交战,大破武石行胤,夺得信夫、刈田、伊具、柴田诸郡;此后又击败亘理氏,取得了对亘理郡的支配权。第一任正室是结城宗广的女儿,后又续弦羽州探题最上氏的女儿,同时女儿又是最上直家的正室。1383年营造了米泽的成岛八幡神社的大殿。


伊达氏第九代:伊达政宗

生卒年:1353(正平8年)~1405(应永12年9月14日),享年53

双亲:伊达宗远、田村氏

正室:某氏

子:氏宗

女:无

山号:仪山

简介:伊达宗远嫡男,官居兵部少辅、大膳大夫,法名伊达入道圆孝。这并不是后世被称为"独眼龙"的仙台藩祖伊达政宗,而是生于室町时代的伊达家的第九代当主,被称为伊达家中兴英主的另一个政宗。这位政宗一手奠定了伊达家以后作为战国大名的基础,在他的任内,不仅保有了原先陆奥国伊达郡(福岛县)的本领,还将势力扩大到了出羽国的置赐地方(山形县)。后来第十六代的辉宗之所以给自己的长子梵天丸取名为政宗,也是出自于对这位政宗一世的敬仰,可见他在伊达家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当他接任伊达家第九代当主的时候,正是足利义满就任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并开始营造金阁寺的时候,南北朝的对抗结束,日本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在远离中央的奥州地方,局势却并不平静。由于奥州探题大崎氏衰落,关东公方足利满兼开始试图将势力延伸入奥州。1399年(应永六年),足利满兼命令伊达、白川两氏各将所领的一部分割让给满兼的两个弟弟稻村御所足利满贞和篠川御所足利满直,对此不满的政宗非但拒不执行,还与芦名满盛、大崎诠持组成联军向镰仓进军,首先是击败了关东公方派出的岩松纯满的讨伐军,进而进军白河,镰仓方的白河满朝大败,逃往出羽。1402年,政宗的一族长仓道长又扯起了反对篠川满直的大旗,政宗与镰仓方面派出的上杉禅秀(氏宪)军大战,居然重创了上杉军势,令关东公方最终对他束手无策。这两次战争被称为"伊达政宗之乱"。但是政宗也不是一切都靠武力解决的莽将,他利用了室町幕府与镰仓的关东公方之间的矛盾,娶了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母亲良子的妹妹善法寺通清女为妻,从而得到了将军家的支援,在此以后政宗的伊达家就一直和幕府将军家维持了亲密的关系,也就确立了奥州伊达氏的地位。此外,政宗的弟弟宗行还另开分家,成了大条氏(也有说法是大枝氏)的始祖。


伊达氏第十代:伊达氏宗

生卒年:1371(建德2年)~1412(应永19年),享年42

简介:伊达政宗的嫡子,官居兵部少辅。获得了关东公方足利氏满赐予"氏"字偏讳,可能是因为前代的政宗大闹奥州,镰仓的公方家根本拿他没有办法,最后等混世魔王一般的政宗死去后,拿这个来怀柔政宗的儿子吧,不过这样的政策也的确受到了效果,至少氏宗时代的伊达家没有出来闹什么事,也有可能是氏宗本人在位时间比较短,根本来不及闹事就死去了。


伊达氏第十一代:伊达持宗

生卒年:1393(明德元年)~1469(文明元年),享年77


简介:幼名松犬丸,是否是伊达氏宗的嫡子并没有定论,也有说法是九代伊达政宗之子,官居兵部少辅、大膳大辅。1413年,持宗派出大将胁屋义治以及臣从势力悬田定胜袭击了稻村、篠川两御所。关东公方足利持氏闻讯后以田山修理大夫为大将组成讨伐军进攻伊达氏,伊达军大战数倍于己的敌军,最终粮尽,大佛城陷落,但是公方军也没能取得更大的进展。1416年的上杉禅秀之乱更加加深了室町幕府与关东公方之间的仇隙,在此期间幕府还曾经通过篠川御所的足利满直把伊达家收入了京都样御扶持众组织。1438年的永享之乱以后,关东的动乱愈演愈烈,伊达家乘此良机进一步扩大了势力。此后,持宗第二次上洛拜谒室町幕府将军,获得了将军足利义持赐予偏讳,自此以后,伊达家的世代当主基本上都获得了幕府将军赐予偏讳,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这也充分说明了伊达家的势力已经受到了将军家的重视。持宗本人也善于以养嗣子战略吞并周边势力,长子兵库头义宗成为悬田诠宗的养子,最终成为悬田氏的当主;三男中务少辅盛宗另立分家,成为小梁川家的始祖;更有四男出羽守郡宗成为留守重家的养子,后来成为留守家第十五代当主,至此,奥羽地区有大批豪族归入伊达家的势力版图,伊达氏定鼎奥羽的局势初见。


伊达氏第十二代:伊达成宗

生卒年:1435(永享7年)~1487(长享元年),享年53

简介:伊达持宗次男(又一个次男继承本家的例子),母亲是宪德院夫人,正室是大崎教兼的女儿,有关他的年龄,有享年53岁和48岁两种说法。本为陆奥国伊达郡梁川城主。以伊达家当主身份上洛拜谒室町幕府将军时,其进贡的礼品有太刀28柄、马95匹、砂金380两、钱60000枚,其他如文字褶绢、名取埋木等名产品不计其数。而同时期上洛的武藤淳氏的进贡礼单上仅有钱10000枚、马10匹;结城氏朝也只有马7匹、剑太刀8柄,钱65000枚。从成宗出手的阔绰程度可以看出,当时的伊达家已经拥有相当大的势力,的确具有了奥州霸主的规模。伊达家在事实上开始行使奥州守护职权也是在这个时期。成宗本人获得了当时还叫做义成的第八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赐予偏讳。他同时也没有停止养嗣子战略,次男武藏守宗清成为了葛西满重的养子,后来成为葛西家第十三代当主,三男出羽守则成为了近江伊达家的始祖。


伊达氏第十三代:伊达尚宗

生卒年:1453(享德2年)~1514(永正11年),享年62

简介:伊达成宗嫡男,官居大膳大辅,同时也是陆奥国伊达郡梁川城主。母亲大崎氏,正室是上杉定实的女儿。1479年成宗发出书状,正式把家督之位让给了尚宗,但是到了1484年,父子之间起了争执,以至反目,尚宗失势逃往会津芦名盛高处,盛高收留了尚宗,但是成宗随即和三男出羽守一起出兵讨伐,把尚宗挟持回了伊达领……(可怜,一定是当了傀儡)。1486年以后,又第二次发生了纷争,幸而翌年成宗死,尚宗终于掌握了实权。尚宗在位时期,继续加强对领国的支配,伊达领进一步增加了。永正年间(1504~1521)初,尚宗派遣叔父小梁川盛宗迎接将军足利义澄,表示了拥护足利将军的态度。尚宗的次男安房守景宗做了留守出羽守郡宗的养子,后来就是留守氏的第十六代当主,女儿也成为了羽州探题最上义定的正室。


伊达氏第十四代:伊达稙宗

生卒年:1488(长享2年)~1565(永禄8年6月19日),享年78

双亲:伊达尚宗、上杉氏

正室:芦名氏

子:晴宗、义宣、实元、玄蕃丸、宗澄、四郎、晴胤、宗清、宗殖、宗容、纲宗、元宗、康甫、七郎

女:某、某、某、某

山号:直山


简介:伊达尚宗嫡男,相当于"独眼龙"伊达政宗二世的曾祖父的人物。1517年(永正十四年),第十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稙赐予"稙"字偏讳,从此改称"稙宗"。自从稙宗的曾祖父、伊达家第十一代当主持宗开始,就一直采取接近幕府的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陆奥国守护的职位,到了稙宗这一代,终于在1522年(大永二年)就任了长期空缺的陆奥国守护之职,遂了祖先的夙愿。在此之后,伊达家在诸项事务中的浪费十分严重,这也就成为了稙宗订立伊达家家法--《伊达氏御成败式目尘芥集》的背景,《尘芥集》是一部著名的战国大名家法,也是稙宗的主要政绩之一。此后伊达家凭借了陆奥国守护的权威,逐步扩大了伊达家在奥州的势力,伊达家作为战国大名的地盘,就是在稙宗时代确立了大致的规模的。1542年(天文十一年),越后守护上杉定实无嗣,与稙宗商议以稙宗三男藤五郎实元为养子,这引起了长子晴宗的不满,当稙宗送实元去越后之际,晴宗突然行动,把父亲幽闭到了西山城,这最终导致了家中父子对立,酿成天文之乱,奥州地区与伊达家有姻亲关系的相马、田村、芦名、二阶堂、大崎、最上、黑川、留守等大名相继卷入争斗,混乱长达七年之久,最后在将军足利义辉的调停下和解,稙宗把家督让予晴宗后,退隐到了伊具郡丸森城。


伊达氏第十五代:伊达晴宗

生卒年:1519(永正16年)~1577(天正5年12月5日),享年59

双亲:伊达稙宗、芦名氏

正室:岩城氏久保姬

子:亲隆、政景、昭光、盛重、直宗、辉宗

女:某、某、某、某、某

山号:保山


简介:稙宗的嫡男。室町幕府第十二代将军足利义晴赐予"晴"字偏讳后称晴宗,是"独眼龙"政宗的祖父,因为批判父亲不断对外联姻以至于削弱了本家的政策,引起了天文之乱,天文之乱的起因是1542年(天文十一年)父亲稙宗欲把弟弟实元送给越后守护上杉定实作养子,同时又答应了女婿相马显胤对伊达家的领土割让要求,这样的政策引起了家中重臣的普遍不满,于是就联名直诉至嫡长子晴宗处,对事态发展也十分忧虑的晴宗当即行动,于同年六月把父亲稙宗幽闭到了西山城,从此家中分裂成了稙宗派、晴宗派两部分,奥州诸大名也分别加入两派参与争斗,导致了天文之乱。起先由于诸外姓势力多支持稙宗,战事对稙宗派有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稙宗方的诸氏又纷纷转而支持晴宗,晴宗方由此逐渐占据上风,最终的争斗以晴宗的胜利而告终,晴宗继任了家督,并且就任了室町幕府的奥州探题之职,这是一个统治管理奥州重要役职,从此伊达家走上了强大的战国大名之路。晴宗时代继续奉行上一代的入嗣、入嫁政策,同岩城、二階堂、留守、石川、芦名、佐竹、国分等氏都结成了亲家。在其当家的后期,和嗣子辉宗发生了对立,让出家督之位后退隐到了信夫郡杉目城。


伊达氏第十六代:伊达辉宗

生卒年:1544(天文13年9月)~1585(天正13年10月8日),享年42

双亲:伊达晴宗、岩城氏久保姬

正室:最上氏义姬

子:政宗、小次郎

女:千子、某

山号:性山

简介:"独眼龙"政宗的父亲,受室町幕府第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辉赐予"辉"字偏讳,称辉宗。1565年父亲晴宗把家督之位让予辉宗,成为伊达家第十六代当主。自从伊达家的内乱以及天文大乱结束后,面对家中在奥州的实力有所衰退的局面,辉宗为了恢复伊达家过去的威信也作了很大的努力,只是苦恼于相马显胤对伊达郡的不断侵攻,为了对付相马显胤的攻势,辉宗试图借助二本松义继的力量,这一行动最终辉宗本人悲剧性的下场。天文十二年,辉宗察觉了义姬改立小次郎竺丸为嗣子的企图,迅速地将家督之位让给了嫡长子政宗,抑制了义姬的野心,同时也就把制霸奥州、窥测中央的宏图大愿托付给了政宗,自己退至幕后隐居。但是辉宗的平稳日子只过了一年不到,当时政宗不负父亲所望,独步奥州,势如破竹,临近伊达氏的奥州诸大名都必须做出抵抗政宗或是臣从于伊达家的抉择,二本松城主田山义继也不例外。而政宗给义继的条件是"仅留下五个村庄的知行,其余领地一律没收",面对这一苛刻的条件,想要保全家格的义继苦思冥想,最终想起了政宗的父亲辉宗,当初义继曾有出兵援助辉宗的恩义,因此在此时就亲自拜托辉宗从中周旋,辉宗答应帮助周旋,但义继却突然挟持了辉宗作为人质逃往二本松。收到急报的政宗急忙带兵追赶,人取桥上,父亲辉宗和义继双双殒命。此后,政宗成为了奥州的大大名,进而对天下的大局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部:龙横行的年代


伊达氏第十七代当主(仙台藩藩祖):伊达政宗

生卒年:1567(永禄10年8月3日)~1636(宽永13年5月24日),享年70

双亲:伊达辉宗、义姬(最上氏)

正室:爱姬(田村氏)

子:秀宗、忠宗、宗清、宗泰、宗纲、宗信、宗高、竹松丸、宗实、宗胜

女:五郎八、牟宇、某、千菊

山号:贞山

出生和童年:

永禄十年八月三日,出羽米泽城中传出欢呼声,伊达家第十六代当主伊达辉宗(时年24)与最上义守之女义姬(时年20)所生的长子诞生了,义姬曾在怀孕时前往出羽三山的汤殿山祈愿,并在梦中得到神示,给新生的政宗取了个宗教色彩很浓厚的幼名--梵天丸。长子政宗的出生和成长给父亲辉宗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喜悦,但是在梵天丸五岁的时候,不幸罹患疱疮,虽然最终性命无忧,却导致右眼失明。

天正三年,父亲辉宗开始与中部地区的霸主织田信长交通,在信长送给辉宗的回礼中,除了虎皮、豹皮、缎子等名贵物品外,还有当时在奥羽非常罕见的南蛮渡来物,这令当时年仅八岁的梵天丸大为吃惊,同时也造就了他放眼全世界的广阔眼光。

由于患疱疮而一眼失明,给幼年的政宗在精神上投下了一层阴影。失明的右眼球凸在外面似乎随时要飞出来一般,十分丑陋,因而令政宗很讨厌出现在公众场合,伊达家中也出现了"不能把伊达家的将来托付给这个人"的呼声。但是,片仓小十郎景纲的出现令其阴郁的性格为之一变。天正六年,父亲辉宗正式给梵天丸元服,命名为"藤次郎政宗",同时派片仓小十郎(时年20)和伊达成实、原田左马助等人一起担任政宗的教育抚养工作,小十郎是米泽八幡宫宫司的次子,文武双全。他力劝政宗用小刀剜出了失明的丑陋右眼,这个行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政宗心中的阴影,从此以"独眼龙"之名深令近邻诸国畏惧的伊达政宗诞生了。

从继位到人取桥:

天正七年,政宗迎娶了三春城主田村清显之女爱姬为正室,从而把田村氏纳入了伊达的势力集团,两年后的天正九年,十五岁政宗迎来了自己的初阵,跟随父亲辉宗参加了对相马氏的战斗。

一般而言,长男在将来接任家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更何况父亲对政宗寄托了极大的希望,只是由于生母义姬厌恶政宗的丑陋而疏远他,转而溺爱次子小次郎竺丸,并希望由竺丸接替家督的地位,因此家中一下子就分裂成了政宗支持派和竺丸拥立派两派。最后,在家中为此彻底分裂之前,家督辉宗做出了隐居让位于政宗的决断,当时是天正十二年(1584)的十月,辉宗四十一岁便早早地退位隐居、而政宗十八岁便早早地接任了家督。辉宗对竺丸拥立派的先发制人的决断,令义姬几乎狂乱,而父亲的抗争经验也令政宗对将来的兄弟之争有了心理上的先发准备。

政宗继任家督以后不久,对周边势力展开了疾风骤雨般的攻略,天正十三年(1585)三月叙任从五位下美作守,五月即展开桧原攻略,八月开始进攻大内定纲……

话说政宗继位之初,安达郡(今福岛县)小浜盐松城城主大内备前守定纲前来祝贺,并向政宗表达愿意归入伊达室伞下的愿望。政宗大喜之下,为定纲在米泽准备了邸宅,十分礼遇,定纲本人也很感谢政宗的好意,打消了回归小浜的念头,甚至就想一直居住在米泽了。但是定纲不久便后悔了,转而投入了会津豪强芦名氏的旗下,寻找了个借口逃离米泽返回了小浜,以后再也没有兑现二次参上的诺言。政宗当然决不会容忍这样的背叛,不顾家中重臣的一致反对,带领心腹片仓小十郎、伊达成实、原田左马助等出兵直逼芦名领,但是这只是佯攻而已,放松了警惕的大内方面对突然回军猛攻的伊达势,根本来不及抵抗就丢了小浜城的支城小手森城。此时发生了震惊奥羽的小手森屠杀事件,政宗将俘获的敌军将士和城中老幼妇孺八百余人全部格杀,甚至牛马不留,全城顿时成为死城。时年仅十九岁的政宗适时对敌人放出了豪迈的宣言:"战败就失去一切",吓破了胆的大内定纲果然就此不战放弃了小浜城,直接逃往芦名领寻求庇护。

小手森城的屠杀令二本松城城主田山义继深深感受到了危机,二本松城位于阿武隈川对岸,其间隔着个人取桥。义继起先拜托了政宗的叔父伊达实元,希望能够与伊达氏保持和睦,但是政宗却表示除了无条件投降之外,没有其他和睦的可能。义继转而求助于隐居的辉宗,辉宗欣然应允,义继前往辉宗宅邸进行和议,但却突然发难,挟持辉宗退往人取桥,正在鹰狩的政宗闻讯追赶,并不顾人质的安全发起了攻击,义继无法脱身,在杀死辉宗后自刃,这就是人取桥事变。可见在残酷的战国中,心肠冷硬的政宗的确具有成就大业的气质。

峥嵘岁月:

父亲辉宗死在田山义继之手后,天正十三年(1585),在辉宗的七日忌后,政宗即出兵大举进攻田山义继的居城二本松城,双方面都怀着刻骨的杀父之仇。和政宗最初的预料相反,由于田山军的拼死抵抗,伊达军并没有能马上攻落二本松城,而且天降大雪,行动困难,政宗只得下令退往高田原布阵休整。而此时,以佐竹、芦名为核心,包括岩城、白川、石川诸氏的大联合军在此时赶来救援二本松城,伊达军应战,战场从二本松城移往了人取桥。

政宗的主力旗本八千人在观音堂山布置下了本阵,而三倍以上兵力的佐竹、芦名联军直扑伊达军阵地,人取桥成了伊达军一旦失利时退兵的唯一的生命线,并在此地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兵力上的优势令佐竹、芦名联军很快占据了上风。伊达势一度陷入了总崩溃的危机。据说政宗本人都亲自挺枪作战,身中铳弹五发,战斗最激烈之际,甚至做好了战死的准备,率领一族郎党六十余人突入敌阵,老臣鬼庭良直以七十三岁的老龄身披重铠拼死救驾,最终满身疮痍,壮烈战死。鬼庭的牺牲换取了政宗脱离战场的机会,退往本宫城。但就在此时,佐竹、芦名联军却令人不解地退兵了,这也成为为后世所不解的谜团,有的说是联军主力佐竹军接到了情报,本领常陆太田城的江户重通叛乱,也有说法是伊达的忍军黑肋巾组刺杀了联军的军师。总而言之,伊达军在这突如其来的"奇迹"面前发起了反攻,斩杀了敌将佐竹义政,并最终反败为胜,成了人取桥合战的胜利者。直到很多年后,政宗还曾经说起:"能够活着从人取桥回来真是个奇迹。"
但是人取桥会战仍然使得政宗深深体会到了敌方诸氏联军的可怕,此后他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术。翌年即天正十四年,政宗再度出兵攻打二本松城,城主国王丸开城投降,伊达势力进入会津,和芦名氏发生了直接的冲突。两年后的郡山合战中,政宗以区区六百人的兵力又一次击败了四千人的佐竹、芦名联军,武名响彻奥羽。此外还有一个逸闻,据说人取桥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桥身狭窄,作战不便,以至于只能一人一人地讨取,所以称为"人取"桥。

此后政宗进一步对芦名领内安子岛、高玉两城展开攻略,最终导致了摺上原合战,伊达军两万,芦名军一万六千,这一次伊达军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全胜,芦名义广逃出黑川城前往投靠佐竹。政宗则吞并了芦名旧领。得到了南奥州的仙道七郡。

天正十七年(1589)十月,伊达军乘胜攻落须贺川城,二阶堂氏灭亡。

芦名氏灭亡后,伊达势力进入会津,已经逼近关东,在领国经营的同时,进出中央也似乎不再是梦想了,如何防备越后上杉景胜的进攻也是一个重大问题。当时包括芦名家,会津有被称为"会津四家"的四股势力,另外三家是南会津东部的长沼氏、南会津伊北只见川流域的山内氏、南会津伊南乡的河田原氏,其中长沼氏已经臣从了伊达,剩下的就只有山内氏和河田原氏,天正十四年八月政宗出兵攻打山内氏,相继攻破横田城、梁取城、和泉田城,山内氏胜降伏。随后政宗又马不停蹄,对伊南乡的河田原盛次发起攻击,盛次在做出了地形对作战不利的判断后,在伊南川对岸的久川地方新筑了久川城,城的前方就是伊南川,而背后则是断崖绝壁,可称天险,同时盛次还坚壁清野,所有的部队全部笼城防守。前来进攻的伊达军和笼城军多以铁炮和弓箭互射,根本就没有进行正面交锋,冬天来临之后,政宗引兵归国。河原田氏虽然击退了伊达军,后来却失去了领土,原领由蒲生氏支配。

至此政宗就已经统治了奥羽六十六郡中的三十余郡,被称为"迟到的战国武将"。

降伏于天下人:

当政宗把目光投向奥羽之外时,丰臣秀吉已经成为了行将统一天下的人物,几乎就是"立身出世"的代名词了。天正十八年(1590)一月,秀吉催促阵宗小田原参阵,事实上就是要他投降。对于这位天下人,究竟是臣从还是彻底抗战又成了政宗所必须面临的抉择,家中对于臣从和抗战也分裂成了两派意见,政宗最终接受了片仓小十郎景纲的进言,决定参加秀吉的小田原征伐军。但是在出兵前,发生了母亲保春院(义姬)下毒暗害政宗,企图扶植竺丸继任家督的事件,政宗挫败了母亲的阴谋,杀死了竺丸,但却最终导致参阵迟到。机敏的政宗以白衣领死的姿态拜谒秀吉,得到了秀吉的赦免,只是旧芦名领、会津、岩濑、安积诸郡被没收。

说起这次事件,一般认为,政宗所受到的只是很轻微的惩罚,这也许是为了突出政宗的机智。但是从事实来看,伊达氏比起领地被全部没收的最上、大崎等氏而言的确是幸运得多了,而经过苦战而获得的原芦名会津领地几乎全部丧失,甚至连米泽的居城也被没收,应该是损失惨重。这里不由得不让人佩服秀吉,把握分寸的能力非常强,既不至于逼得政宗造反,也大大削弱了他,令他再也没有实力作乱。而政宗的政治嗅觉也堪称一流,不仅此次,在后来他还他多次以同样的"白衣领死"的手段逃脱了处分。

首先是葛西大崎一揆事件,葛西和大崎被改易后,原先侍奉两家的大批武士成为浪人,最后形成了一揆。1590年10月,政宗开始出兵镇压一揆,但仍然没有逃脱煽动一揆闹事的嫌疑,遂以白死领死的姿态,只带三十骑前往清洲城谒见秀吉,据说他在队伍的前面放了个贴着金箔的磔刑的行刑柱,这一手比负荆请罪还要高明。幸好他最终释清了嫌疑,非但没有被处分,还获得了侍从的官位,被允许使用羽柴姓。在这一年的七月,政宗最终镇压了原葛西大崎领内的一揆,随后秀吉就没收了长井、信夫、伊达、田村、刈田、安达诸郡领地,转封至葛西大崎的旧领总计十二郡,居城也转移到了岩手泽。

第二次是在文禄三年(1594)十月,原葛西领内(现岩手县)又发生了砂金采掘者的一揆,政宗再一次受到了煽动一揆的怀疑。在急忙出兵镇压的同时,又派出了内政优秀的铃木元信前往秀吉处解释,最后政宗的军势抓捕了38名一揆,处以磔刑后又逃脱了干系。

后来的一次则是在制裁丰臣秀次时,由于和秀次关系亲密,政宗受到了秀吉的责问,但也被他搪塞了过去--此时的秀吉恐怕也没有精力去拿问政宗了。

政宗也两次参加了对朝战争,文禄之役中,带领三千骑前往肥前名护屋参阵,而秀吉的要求仅仅是动员一千五百骑。次年四月,政宗在釜山登陆,参加了攻打普州城的战事,九月回国。

回国后参与了秀吉的一系列内政政策,对所领进行了检地,还参加了伏见城的兴建。

庆长二年(1597),政宗再次受命出兵朝鲜,受封从四位下右近卫权少将。次年八月秀吉死去,政宗还得到了秀吉的遗物作为纪念品,是一柄镐藤四郎的肋差。

臣从于秀吉,在政宗的生涯中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自此之后,他逐渐消磨了自己的野望,从烈火疾风般攻城掠土的战国武将转变成了一心只想守护既得领地的江户大名。


东北版关原合战:

太阁秀吉归天后,天下分裂成了东西两方,政宗成为了能够左右天下大局的重要力量,他无视秀吉临终前"诸侯间不得私自通婚"的命令,将长女五郎八姬嫁给家康的六男忠辉,与德川订立了强有力的盟约,在家康的会津征伐以及关原合战中,伊达势都站在东军一侧,并在关原主战场之外与西军上杉势发生了激战。

众所周知的,关原合战是在庆长五年(1600)的九月,而早在当年的七月,前哨战已经在东北勃发,西军方是会津百二十万石的会津中纳言上杉景胜,而东军方是陆奥岩出五十八万石的大崎少将伊达政宗和出羽山形二十四万石的最上义光甥舅二人。

7月24日家康率军到达小山(栃木县)开始讨伐会津,而从大坂急返北目城的政宗也在此时接到了家康讨伐上杉的命令。对会津领内白石城的攻击开始了。

白石城原为伊达领地,后丰臣秀吉将其没收分封给蒲生氏乡,蒲生氏改易后又成为上杉领地,政宗想要夺回白石城的愿望十分迫切,几乎精锐尽出。兵抵白石川后,在城下的阵场山前布下本阵,随即对白石城形成了包围,沿着白石城一周,将町屋、外曲轮、三之丸尽数烧毁。随即下达了总攻击的命令,伊达军包围网的阵容是:东面大手口屋代景赖队、北面二之丸的外带曲轮亘理定宗队、西面片仓小十郎景纲队、南面山冈重长。

当时白石城的城主是甘糟虎氏,但此时已经前往会津,留守的是其外甥登坂胜乃。午后二时总攻击开始,在铁炮队猛烈射击之后,伊达军发起了突击,喊杀声震天动地,南之丸、中之丸、二之丸相继被攻落,本丸被完全压制。此时白石城守军发生了分裂,主张投降的总大将登坂胜乃杀害了主张彻底抵抗的鹿子田又卫门后开城投降。

此间石田三成曾五次致书政宗,信中说道:"贵殿身兼百战之荣誉,难道忘记了太阁大人的恩典?如果能够加入到大坂一方,以后关东和奥州的领土尽归贵殿所有。"而德川家康也许下了战后封其为"百万石大名"的承诺,可是政宗已经铁心加入了东军一方。

政宗攻落白石城之后,正在进行会津征伐的家康得到了"三成举兵"的消息,退军前往关原,而上杉氏乘机出兵攻击出羽最上氏。9月8日直江兼续率领两万军势直逼最上氏的山形城,接到最上的求援请求后,政宗派出了留守政景前往救援。9月23日伊达军在山形城东2.5公里处布阵,与最上联军一起同上杉军激战。此后直江队接到了西军关原战败的消息后开始撤退,最上军追击,在长谷堂城再次发生激烈攻防,自上杉谦信公时代以来勇名响彻天下的上杉军败北。

10月6日,政宗出兵攻打福岛城,守将本庄繁长是参加过川中岛合战的名将,政宗攻城不能得手,最后退兵。随后上杉景胜降伏家康,奥羽的关原会战结束。

这一系列"东北版关原"的战事结束之后,政宗并没有立刻退兵,而是在这个天下达到混乱的顶峰的时刻,抓住了一切扩张的好机会,他首先攻打了信夫郡和伊达郡,其次又趁南部信直出征在外的机会,煽动南部领内的一揆作乱,这些趁火打劫的行动最终夺回了大片伊达家的旧领。此后德川家康进行了战后的论功行赏,颁发给政宗"百万石大名"书状,并给其的领地加增了两万石,达到了六十二万石,是仅次于一百零二万石的加贺前田家和七十三万石的萨磨岛津家的全国第三大藩。此后政宗对江户幕府一直采取了恭顺的态度,从而也奠定了仙台藩的基础。

治世:

政宗在内政方面也发挥了其新田开垦的能力,前面说到家康封给政宗的领地是六十二万石,但是经过政宗的大规模开垦,仙台藩的实际生产力已经超过了一百万石,甚至连二百万石、二百五十万石的说法都有。在仙台的余粮大幅增加的同时,江户也由于人口激增而紧缺粮食,仙台藩积极开展与江户之间漕运通商活动,当时江户市场上的米竟有三分之二是奥州米。政宗的这一新田开垦政策最终使仙台藩的经济达到了相当富裕的程度。

其次,在外交政策方面,政宗在庆长十八年(1616)派遣支仓常长等作为庆长遣欧使前往西班牙和罗马教廷,希望能和西班牙建立贸易协定并经由通商学习欧洲的航海、矿山技术等,但是政宗独自的外交政策在幕府的政策面前遭受了挫折,就在派遣遣欧使不久之后,幕府开始对国内的天主教徒进行大规模镇压,并禁止人民信仰天主教,政宗在奥州范围内对天主教传播的奖励和派遣遣欧使的行为有对抗幕府的嫌疑。因而政宗马上就改变了政策,对领内的天主教徒进行了弹压,支仓常长的欧洲之行最终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于元和六年(1620)归国。

最期:

元和偃武之后,德川幕府的幕藩体制进入了相对安定的时期。政宗这位有"战国武将"之称的人物对领土和天下的野心也渐渐地淡去了,只是在仙台藩内实行了类似于幕府幕藩体制的领国经营方针,藩政也进入了安定期。此后政宗从藩政的一线退出,在德川秀忠临终时,被唤到枕边,并将第三代将军家光托付给他,这位生于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而至今仍然健在的人物,已经六十六岁了,此后一直居住在江户的樱田屋敷,直到四年后去世。

死后石田将监等十五人殉死,同时还留下遗言:"以后画我的像时,一定要把两只眼睛都画上。"(可惜光荣公司没有执行他的遗嘱)


附:伊达家的其他男丁

政宗的弟弟:伊达政道

生卒年:1568?~1590

简介:即幼名小次郎竺丸的人,辉宗和义姬的次子。应该是和伊达成实同龄,误差也不会超过一年。作为生长在战国时代的人来说,他的初阵异乎寻常地晚。据说义姬非常溺爱他,主要是由于他继承了义姬的美貌,然而父亲辉宗却不喜欢他,认为他的声音太尖细,简直像是女低音了,缺乏男子气概。不过这一切都只能说是逸闻,小次郎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事迹,只是受到母亲的操纵而已,最后被兄长政宗杀死。

长子:伊达秀宗(1591~1658)

简介:伊达政宗的长子,母亲是吉冈之局(即山冈的书中写的饭坂氏、猫御前),出生于天正十九年(1591)九月,幼名兵五郎,四岁时作为人质被送到丰臣秀吉处,秀吉把自己名字中的"秀"字赐予兵五郎,从此改称"秀宗",秀宗本人是由秀吉一手抚养长大的,后娶了井伊直政之女为正室。关原之战以后,德川家康控制了全国,西军大名,以及曾受过丰臣恩义的大名或遭改易,或受减封,政宗也因而断绝了立秀宗为嗣子的念头,改立次子忠宗为世子。这是一个为了保证伊达家今后的安泰的重要决断。此后,在大坂冬阵结束,丰臣家最后灭亡之后,于庆长19年(1615)12月28日,跟随父亲政宗至京都二条城谒见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当场被册封了伊予宇和岛十万石领地,从此之后秀宗离开政宗成为了独立的大名,登上了宇和岛初代藩主的宝座,本人据说极其擅长铁炮。其子宗良继承了爱姬的本家田村家,成为坂上田村麻吕以来的名门田村氏的中兴之主,同时还把儿子送到了白石氏、岩谷堂伊达氏、饭坂氏等处做养子。

次子:伊达忠宗(1599~1658)

在下部《江户仙台藩》中另有介绍。

三男:饭坂宗清(1600~1634)

简介:幼名权八郎,母亲也是吉冈之局,河内守,黑川郡吉纲城城主。被送给饭坂宗康当养子,从而继承了母亲出身的饭坂氏。

四男:伊达宗泰(1601~1638)

简介:幼名爱松丸,母亲塙氏,叙正五位下三河守。2岁时就被任命为玉造郡岩出山城城主,成为岩出山伊达家的始祖。宽永三年到江户谒见将军,受封五万石领地,与诸侯并列,虽然以后又被免封,仍然保留了一门的地位。岩出山町现存有一所藩校,即古代的学问所"有备馆",据说是宗泰之子宗敏建设的。宽文三年(1663),该处是作为临时馆,而到了元禄五年(1692)才正式移到此地,有备馆为藩中的子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宗泰的子孙世代都被列为一门众,知行一万四千石。

五男:伊达宗纲(1603~1618)

简介:幼名卯松丸,母亲是爱姬。栗原郡岩崎城城主,在元服之前就早夭了。

六男:伊达宗信(1603~1627)

简介:幼名吉松丸,母亲是多田氏(也有说法是柴田室),兄长宗纲死去后,继任为栗原郡岩崎城城主。

七男:伊达宗高(1607~1626)

简介:幼名长松丸,母亲是柴田氏。七岁时成为柴田郡村田城城主。可惜也在20岁的英年夭折,至今在宫城县柴田郡村田町仍然留有"名君宗高"的名声。

八男:伊达竹松丸(1609~1615)

简介:母亲是爱姬,在元服之前就夭折了。若不是夭寿,倒是有可能会继承田村家的家名。

九男:伊达宗实(1613~?)

简介:幼名喝食丸,母亲为芝多氏。伊达成实的养子,继承了亘理伊达家,成实的父亲实元是酿成天文大乱的原因,而在家中武名第一的伊达成实也一度出奔,继承了成实家柄的宗实同样也是武艺出众。在嫡子宗成夭折后,面对被削封的可能性,宗实以成实的继承人的身份多方奔走,最终确保了亘理伊达家的地位。

十男:伊达宗胜(1621~1679)

简介:幼名千胜丸,母亲是胜姬(多田氏)。磐井郡一关城城主,一关藩的初代藩主。正室是立花氏。又称伊达兵部,也就是仙台骚动的一方,据"驽马将军"酒井雅乐头忠清(幕府老中)说,就是此人掌握了仙台藩的实权。伊达骚动话说起来是发生在德川幕府第四代将军家纲的时代,若是发生在第五代将军纲吉时代,恐怕是难逃和水户黄门同样的被惩罚的下场,若是发生在第八代将军吉宗的时代……此次事件有NHK拍摄的大河剧《残留的冷杉树》演绎了一番,但是事件的真相还是有诸多说法,比较通常的说法是宗胜觊觎本家六十二万石之巨的家产,密谋夺取,计划在事成之后由一关藩分得三十万石,同谋的立花、片仓、田村分割剩余的三十二万石。这种下克上的阴谋在战国时代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是在相对比较安定的江户时期却是极为罕见的,最终事败后,宗胜被流放到土佐国并客死在当地,而宗胜的嫡子宗兴也受到牵连,被流放到丰前小仓,也死在了当地。关于仙台骚动的详细情况,请见下部的相关介绍。

十一男和十二男:伊达宗氏、石川宗恒

简介:是否是政宗的两个幼子还亟待考证,不过这两个人名的确出现在了新人物往来社刊行的《战国时代人物总览》中伊达氏的系图中,就权当是存在的吧……

番外:亘理宗根(1600~1669)

简介:在一部分的伊达家系图中,此人也是政宗的儿子。如果是这样的话,与政宗的三男饭坂宗清同年,不是三子就是四子。佐沼城城主,亘理氏的养子(不是养嗣子),后来又成为茂庭纲元的养子。母亲是香御前(阿种)。究竟在伊达家里是个什么样的地位:庶子?养子?一门?或者只不过是茂庭纲元的儿子?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下部:江户仙台藩


仙台藩名的由来,是伊达政宗在关原之战后于千代(即仙台)地方所筑的新居城--这座城后来改名为仙台城。

历代仙台藩主都被允许使用松平姓,称陆奥守,第二代藩主忠宗以后的历代藩主更是多得到了幕府将军赐予偏讳,可见其受到幕府重视的程度。但是不幸的是,自第八代藩主伊达斋村开始,即1774~1841年的短短六十余年间,连续五代藩主早夭,活得最长的也只有三十岁,致使出现了四代藩主都生活在将军家斋时代,被赐予"斋"字偏讳的奇事。在藩主们被命运的恶魔所纠缠的同时,藩政也为财政危机所困扰,由于连年的天灾人祸,以及幕府下达的各项大兴土木的工程任务,仙台藩的财政一直非常拮据,恐怕这恼人的问题也是使藩主们年轻早夭的原因之一吧。

仙台藩领包括陆奥六十二郡的六十万石、常陆的一万余石和近江的一万余石,表高总计六十二万余石,其中三万石是作为分家一关藩的藩领,实际的石高超过了一百万石。

当时德川幕府的一项基本政策就是一国一城令,各藩家臣们一般是居住在藩中唯一的一座主城下,违反此令的藩国往往会受到幕府严厉的制裁,而仙台藩素有"险要"之称,其实质是在领内险要之地修筑许多支城,并将其附属的领地作为知行分封给各重臣,以作为主城的屏障。这种"擦边球"的做法也由于仙台藩的重要地位的到了幕府的默许。

至幕末时,末代藩主伊达庆邦为会津藩主松平容保所利用,充当了反新政的奥羽越列藩同盟的有名无实的盟主,失败后丧失了领土,撤藩置县后,仙台藩的历史至此落下了帷幕。

仙台藩历代藩主简介(括号内为藩主代数):

伊达氏第十八代(二):伊达忠宗

生卒年:1599(庆长4年12月8日)~1658(方治元年7月12日),享年60

在位:1636~1658

双亲:伊达政宗、爱姬(田村氏)

正室:振姬(将军秀忠养女)

子:虎千代丸、光宗、宗良、五郎吉、宗伦、纲宗、宗规、宗房、宗章

女:锅

山号:义山

简介:初代仙台藩主伊达政宗的次男,庆长四年出生在大坂。宽永十三年(1636)父亲死后,以三十八岁的壮年继承父亲政宗成为仙台藩的第二代藩主。"忠宗"这个名字是庆长十六年他在江户城元服之际,第二代将军秀忠赐予偏讳"忠"字所得。此后在元和三年(1617)年与秀忠的养女振姬结婚,他也曾经感慨直到三十八岁才继承藩主实在是太迟了点。忠宗的政策基本上是沿袭了政宗时代的旧制,进一步整备了政宗时代的藩政体制和役职制度,巩固了仙台藩的基础。但是在藩政方面也有所改革,在政宗时代奉行职基本上就只是属于藩主命令的传达者,到了忠宗这一代,奉行职成为了命令的执行者,即把奉行制度确立为藩政中的一项正式制度,同时又规定了定员六名的奉行和定员五名的评定役的"合议制",创设了仙台藩的"裁判所"(评定所),这样相比于政宗时代的相对专制的藩政,仙台藩政转为了"合议制"。

伊达氏第十九代(三):伊达纲宗

生卒年:1640(宽永17年8月8日)~1711(正德元年6月4日),享年72

在位:1658~1660

双亲:伊达忠宗、贝姬(侧室木节司氏)

正室:不详

子:纲村、村和、宗嬖、村直、菊之允、吉十郎、村景

女:清、类、三、千知惠、绮萝、牟须、由布、多气、义女帝、那礼

山号:雄山


简介:万治二年(1659)五月,时年二十岁的纲宗回到仙台藩,正式接任政宗和忠宗成为仙台藩的第三代藩主,然而结果却是,仙台藩的藩政在纲宗这一代遭遇了最初的危机。第一代政宗是创立仙台藩的英主,第二代忠宗也能够继承和发展父亲留下的伟业,到了纲宗这一代,仙台藩已经过了创业期,理应勤勉守成,在实行世袭制的封建社会里,英明的三代目也比比皆是,例如足利义满和德川家光,可以说只要付出辛苦努力,成为又一名英明的三代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二十岁的纲宗自身的能量充沛,偏偏只喜爱艺术、艺能,游兴活动也十分频繁,奉行谷内重广在临终时的遗言:"真担心殿下又饮酒过度。"一时被传为笑谈。纲宗的胡作非为很快被幕府知晓,首席老中坂井忠清也提出了分割肢解六十二万石的庞大的仙台藩的方案,面对如此的危机,仙台藩的一门众和奉行等人立刻开始商议应对这一危机的对策,最后向幕府提出了纲宗隐居、由纲宗之子龟千代继任家督的方案,得到了幕府的承认后,纲宗在名义上仅做了两年不到的藩主后被迫隐居,开始苦捱剩下的漫长人生,仙台藩也渡过了重大的难关。

伊达氏第二十代(四):伊达纲村

生卒年:1659(万治2年3月8日)~1719(享保4年6月20日),享年61

在位:1660~1703

双亲:伊达纲宗、初子(侧室三泽氏)

正室:仙姬(稻叶氏)

子:扇千代、养子吉村

女、高、伯

山号:肯山

简介:父亲纲宗由于不端行为而被迫隐居,从而令年仅两岁的纲村坐上了藩主的宝座。先前曾说过纲宗所遇到的只是仙台藩"最初的危机",而这一次纲村所遭遇到的就是"仙台藩的空前最大危机",史称仙台骚动(宽文事件),与加贺前田骚动、筑前黑田骚动合称江户时代三大御家骚动。由于前藩主行为不端被废,年仅两岁的幼主仓促登基,根本没有能力处理藩政,因而自政宗、忠宗时代一直沿袭而来的藩主亲政制度崩溃,一门众伊达兵部(即政宗的第十子宗胜)借口扶助幼主儿独揽大权,这就成为了伊达骚动的发端。伊达兵部集大权于一身的跋扈做法,引起了其他一门众和族人的强烈不满,而忠宗所确立的奉行、评定众的合议制度也有所疏废,无法限制兵部的独断专行。以一门众伊达安艺为首的安艺派最终与兵部派发生严重对立,此时藩中还曾出现过一次有人企图毒杀藩主纲村未遂的事件,两派互相指责,使得矛盾进一步激化。宽文十年,伊达安艺直接前往幕府老中酒井雅乐头忠清处控诉兵部的恶行,幕府因此派遣老中板仓重矩前来调查,而调查的结果是局势向保守派的伊达安艺有利方向发展。铤而走险的兵部见势不妙,干脆派出奉行原田甲斐当街斩杀了伊达安艺,而甲斐自己也被酒井家臣当场杀死,仙台藩从而面对了如赤穗藩一样被改易的空前危机。但是幸运的是,幕府并没有做出严厉的处分,当事者遭到处罚自然是免不了,兵部被流放到土佐藩,嫡子宗兴被流放到小仓藩,宗兴的妻子与三个儿子被流放到吉田藩;刺客原田甲斐虽死,其子仍被处死,一族至此消亡。伊达家从此安泰。但是藩主因为年幼没有被问罪。此次事件平息之后,在元服之际,把名字从"纲基"改为了"纲村",开始亲自掌握藩政,纲村反省了伊达骚动的前因后果,将一族重臣都从藩政第一线撤下,重新加强了忠宗建立的合议制,将其与藩主的独裁结合了起来,这一极度的政策转变自然遭到了一门势力的激烈反对,同时在中期以后,仙台藩又遭遇了财政困难,和前藩主一样,纲村最终也在家臣等的胁迫下隐居,交出了藩政。

伊达氏第二十一代(五):伊达吉村

生卒年:1680(延宝8年6月28日)~1751(宝历元年12月24日),享年72

在位:1703~1743

双亲:伊达宗房、阿松(片仓氏)

正室:贞子(久我氏)

子:村匡、武三郎、村风、宗村、村隆、某、富之助、村良

女:英、村子、德子、橘、敏、某、养女孝、藤子、昌子

山号:狮山


简介:由于前藩主纲村的一子二女均早夭,没有继承人,于是一门众黑川郡宫床伊达家的宗房之子吉村继任了藩主。宗房是第二代藩主忠宗的儿子,因而吉村也就是藩祖政宗的曾孙。元禄八年(1695),十五岁的吉村成为了纲村的世子,翌年在江户元服,得将军纲吉赐予偏讳"吉"字,此后便称为"吉村"。据《狮山公治家记录》所载:吉村"天资聪颖,勇武过人、公事当先、政务勤努",因此后世多称赞其为"中兴的英主",从中也可以看出吉村的确资质过人。吉村的改革首先就是重建财政体系,奖励文武、肃振纲纪、振兴产业。吉村的努力为幕府所知之后,第八代将军吉宗给予了吉村很高的评价。财政体系重建之后,又确立了领内米粮独占购买制度,铸新钱发行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时间每年运往江户销售的米飞速增加了三十余万石之巨,财政危机被成功克服。同时吉村也是很有教养的人物,很关心藩中子弟的教育状况,元文元年(1736)还设立了名为"养贤堂"的学校。六十岁以后的吉村开始苦于疾病,鲜有政绩,最后隐居的要求得到了幕府的确认,隐居的确延长了他的寿命,于七十二岁高龄去世。

伊达氏第二十二代(六):伊达宗村

生卒年:1718(享保3年5月27日)~1756(宝历6年5月24日)享年39

在位:1743~1756

双亲:伊达吉村、贞子(久我氏)

正室:温子(将军吉宗养女)

子:久米之丞、重村、利德、村伦、某、利置、藤七郎、正敦

女:惇子、沛、某、敬子、认、直从、瑛、方子、才、房、某

山号:忠山


简介:幼名胜千代丸。享保十六年(1731)在江户城元服之时,由将军吉宗赐予"宗"字偏讳,称宗村。宗村的夫人温子是纪伊藩主德川宗直的女儿,同时也是作为将军吉宗的养女嫁给了宗村。在就任藩主的最初,父亲吉村贮存了三万两的军用金作为仙台藩财政的余裕,这些财政的剩余使藩政的计划中支出开始大于收入。此后出于财政的考虑,宗村又一次整肃了纲纪,限制财政支出,因而能够应付宝历元年(1751)前将军东睿山宝塔的修筑工程和宝历五年(1755)的大洪水、冻灾等一系列天灾的赈灾支出,但是财政体系也收到了沉重的打击。宗村精通武术,同时也是一位一流的学者,在本人伟大的父亲的声名之下,也曾经为了财政问题而多方奔走,但是宗村的努力在天灾人祸面前受到了挫折,自政宗时代以来一直作为伊达家御用商人的大文字屋的破产是对仙台藩的又一沉重打击,此后仙台藩又渐渐地陷入了财政危机的困扰之中,宗村也因积劳成疾,在三十九岁的壮年去世。

伊达是第二十三代(七):伊达重村

生卒年:1742(享保2年4月19日)~1796(宽政8年4月21日),享年55

在位:1756~1790

双亲:伊达宗村、阿与世(侧室坂氏)

正室:年子(近卫氏)

子:钲三郎、斋村、仙三郎、某

女:某、助子、诠子、惇子、呈子、甫慈、庠、某、谨子

山号:澈山

简介:伊达宗村的次子。延享四年(1747)成为世子,当时名叫国村。宝历五年(1755)年元服之时,受将军家重赐予"重"字偏讳,改称重村,翌年接手仙台藩政。重村继任藩主之后,一直得到了一关藩主田村村隆的辅佐,村隆也试图重振财政系统,进行了一系列人事任免,在士风衰颓的当时,下决心惩罚怠慢政务的奉行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重村以村隆为后盾,逐渐掌握的藩政,但是却在此时发生了天明大饥馑,又一次给脆弱的财政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天明三年(1783),仙台藩领内歉收达五十六万五千余石,重村立刻采取了对策,紧缩了财政,厉行节俭,奖励备荒储金,禁止奢侈。尽管如此,天明大饥馑仍然造成了仙台藩三十万人以上饿死,重村对于和歌等学问有极高的修养,同时也积极奖励学问,可以说是名君之器,但却遭遇了罕见的天灾,可以说是运气不佳之主,最终不堪重负辞职隐居。

伊达氏第二十四代(八):伊达斋村

生卒年:1774(安永3年12月5日)~1796(宽政8年8月12日),享年23

在位:1790~1796

双亲:伊达重村、乡子(侧室喜多山氏)

正室:诚子(鹰司氏)

子:周宗、斋宗

女:无

山号:桂山


简介:幼名式三郎,九岁时成为重村的世子,十三岁元服时得到将军家斋赐予"斋"字偏讳,称斋村。前藩主重村辞职隐居后成为仙台藩第八代藩主,就任之时仙台藩连年遭遇灾年,面临了危机深重的状态

标签: 日本战国, 伊达政宗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