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战国列将录 下的文章

甘利氏

--------------------------------------------------------------------------------

花 菱

(清和源氏一条氏流)

甘利氏是甲斐武田氏的始祖、信义的长子一条忠赖的子孙。根据系图,忠赖的长子行忠分得了一条氏的兼领地、巨摩郡内的甘利鄉,并在这一带筑馆,因此称“甘利氏”。

甘利氏之祖一条行忠于治承四年(1180)跟随父亲,举兵响应源赖朝。并在信州伊那郡大田切鄉与平家军的初阵中立下战功。之后,出兵骏河与平家的军队作战,加入了源义经指挥的平家讨伐战,数次与父亲一起立下战功。然而,源赖朝厌恶甲斐源氏武田氏一族势力的扩大,開始排斥武田氏的武将。元历元年(1184),一条忠赖在鎌仓被诛杀。行忠也因父亲的事而遭连坐,被流放到常陆,旋即遭到杀害。

幸运的是,行忠之子行义、赖安在这场变故中活了下来。身为长兄的行义继承了甘利氏,弟弟赖安则改苗字为上条氏。自此以后,甘利一族在甘利山麓开辟了一片牧草地,努力培育优良的甲斐马。并且种植了大麻、苎麻、葛藤之类的作物,由此生产出了优质的白布。可是,到了战國时代,甘利武士们的活动幾乎不为人所知。也有人认为,这些武士出仕了宗家武田氏,平时从事农业,战时则武装出阵,以“半农半士”的方式存在着。

豪杰:备前守虎泰

从行义起经过四百多年的時间,甘利氏出现了备前守虎泰这个豪杰。虎泰何时出生、父亲是谁,这些已无史料可考。不过,与统一甲斐國的武田信虎处于同一時代的事實應該是没错的。

虎泰仕奉信虎、信玄父子二代,以豪杰之名而闻名。虎泰出仕的信虎時代,甲斐國正处于武田氏一族同族相食的内乱。永正五年(1508),十五岁的信虎奇袭了与父亲对立多年的油川信惠的居城胜山城。信惠父子在岩手、栗原一带被讨取。是役虎泰以侧近的身份随信虎出战,虽仍然年轻,但因建立了出众的战功而得到信虎的重用。天文初年,虎泰成为武田氏的家老,并得到了“职”的位置。所谓“职”的任务,一般认为是兼任寺社奉行,并尽力修建窪八幡神社的鸟居、石反桥。

平定國内内乱的信虎,于天文九年(1540)入侵了信州的佐久郡,并以破竹之势扩大着自己的领土。然而,另一方面,同年,甲斐国遭到了大暴雨的袭击,民家、寺院、神社都遭到极大的损害。信虎连连的对外用兵,使国内许多男丁死亡,再加上暴雨的灾害,《妙法寺记》称这是甲斐国最疲弊的一年。

甲斐国内对信虎的怨声不断高涨。天文十年(1541)春,虎泰与板垣信方密谋拥立信虎的嫡子晴信,并将信虎流放出甲斐。一场无流血的政变就这样成功地实施了。之后,晴信(即信玄)继家督位,武田氏和甲斐国迎来了全新的時代。据传,拥立了晴信的虎泰,平时尽力辅佐晴信治理国内政治,合战时则以侍大将的身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与以一当百的足轻大将横田备中守高松成为武田氏的左膀右臂。虎泰的战法不同于不损一兵的慎重型战法,而是擅长从正面击破敌军。

天文十六年(1547),晴信攻打佐久的志贺城。以城主笠原清繁为首的城兵被斩为结局,志贺城被信玄攻落。可是,志贺城的陷落也刺激了北信的豪族,煽起了他们对武田氏的敌对之心。特別是葛尾城主、一代猛将村上义清纠合了北信的豪族,正式扬旗与武田氏对立。

天文十七年(1548)二月,晴信起兵讨伐村上氏。两军在千曲川的支流产川、浦野川的上田河原激战。受到村上氏接连不断的波状攻击的武田军逐渐被压制,最终为村上军的诱导战法所败。是役虎泰被讨死,板垣信方战死。晴信在吃了败仗的同时,也因视作左右手的两员大将的损失而难过了很久。

甘利氏的终结

虎泰的嗣子藤藏是与父亲不相上下的猛将,据传他在十三岁的時候就参加了初阵。可是,实际上,在虎泰战死的消息传到的第四日(即十七日),他才被召到信州上原城,继承了家名。

十七岁时,藤藏改名为昌忠。此后,昌忠取得了许多次战功,直到三十一岁时意外的死。据說原因是落马。昌忠之弟信康继承了甘利氏,担任了武田军铁炮队的队长。在天正三年的长篠合战指挥铁炮队奋战。最终弹药用尽,便丟掉了铁炮,拔出刀向敌阵突击,壮烈战死。


物语安东——"日下将军"之族(下)

 

呃……不负责任的家伙今天来补全这一篇……

15、松前氏的抬头

   桧山城在忠季的经营下一天天壮大了起来,以河北千町的占领为初步,势力逐渐扩张发展。而父亲以前领有的的男鹿地方,忠季就没那么多精力去管理了。于是将虾夷地方的管理权托给了同族的下国定季和武田信广。(信广从安东政季渡海至虾夷,并在花泽馆砺崎季繁处为客。长禄元年虾夷地方暴乱,信广协助砺崎家平定了叛乱。季繁遂招他入赘砺崎家,并继承了砺崎一门)。
  下国定季死后,由嗣子恒季继承男鹿地方的管理。恒季为人苛厉,对家臣也十分粗暴。对家主不满的家臣们向宗家桧山家申诉。忠季接纳了诉言,查明情况后于明应五年(1496)十一月令恒季诘腹伏罪。同族相原季胤接任松前守护。
  永正八年(1511),忠季没,嗣子寻季继(潮泻四郎重季第三子)。寻季后由舜季任家督。在这三代期间是桧山家的势力扩展期。
  天文十五年(1546),砺崎季广奉舜季指派出兵河北森山地区(今青森县深浦町)。正当安东势兵锋所指,当地土豪森山飞騨守守季却突然背反,从海路登陆津轻半岛的小泊,加入到对抗安东军的一方。面对突然的敌人,砺崎季广和庆广展现出灵活柔软的战略手腕,将虾夷反叛的众豪族一一镇压。在这一役后,弹压了当地豪族的砺崎氏逐步把握了虾夷豪族们的忠诚,日后的松前氏势力亦开始逐步奠定;相应的,安东氏的支配力慢慢的减弱了。
  此阶段,桧山安东氏的势力逐渐向北方的比内地区延伸,并欲重又染指已失去控制权的男鹿一地。同一血脉的安东两族(桧山系与湊系)间又萌起了淡淡的硝烟……
  天正十九年(1591),砺崎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虾夷支配者,安东氏彻底失去了一直以来对虾夷的支配权。
 
16、双脉合流
 
  随着桧山安东氏对南鹿半岛的侵入,湊安东氏的对立情绪亦逐渐高涨。
  天文五年(1536),桧山系安东氏第三代家督舜季(きよすえ)迎娶湊系安东氏第七代家督定季之女,以此政治婚姻为契结,双方的关系暂时缓和了下来。
  天文七年(1538),在安东氏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代名人安东爱季出世了,是为未来的桧山系安东氏第四代家督。
[八卦一下,安东氏在战国游戏里从来都是转眼就被灭掉的小小奥羽大名,其中出场最多的,还是这位合并两系的爱季大人啊……在游戏里有着冷锐眼神的人物,其实并没有游戏设定的那么弱哦~“北斗星大人”……]
  十三年后,尧季病逝(即安东定季),死前亦没有指定后继者。湊系安东氏就后继者的问题纷争遽起。桧山系安东氏实力正强,借机介入了后继者之争。在桧山系的强势下,湊系迎入舜季的三子茂季为家督,入主湊城。三年后,哥哥也继承了桧山一系。
  本来,流着同样的血的亲兄弟之间,应该不会再出现什么大的纷争了吧。可是事实并不象大家通常认为的那样。似乎是家族遗传的一般,分为两系家督的亲兄弟之间的关系,也慢慢不再那么纯粹了。
  迫于桧山系的压力而迎入茂季的湊系一族一直愤懑不平。这样的情绪一直静静的酝酿着,终有一天会突然爆发。
  安东一族的平静没有延续多久——湊系的旧族突袭茂季的居馆。虽然旧主一门没有承嗣,旧族们无言的反抗终化为了有形的抗争。大惊失色的茂季急忙向桧山的哥哥求援。爱季迅速派兵,将反叛镇压了下去。
  虽然叛变的风波暂告一段落,茂季却再也没有了回去的自信。“大概是我无法担任这样的一个城主吧。”茂季这样的想着。的确,湊城的反抗势力的存在,周围的环境也并不是那么的平静。即使茂季并非能力低下者,却也没有了继续留在湊城的信心。何况,谁知道他的亲哥哥有没有施加些什么特殊的影响呢?叛变平定不久,茂季离开了湊城,将家督之位让于哥哥爱季,自己隐居于丰岛馆。
  至此,湊系和桧山系在分流了那么多年后,似乎又合并到一起了……

  对于桧山系视湊系一族于无物的行为,湊系的旧族们愈发的激愤。私下的聚集着力量,决心恢复湊系安东一族的心意,一直没有改变。
 
 
特别篇·爱季与能代湊町

  安东一族是海的一族,安东氏的发展始终于海无法分离。秉持这一理念,虽然将桧山城建于山地,初代的规划者仍利用米代川精心的将城下町与外港连接在一起,以便与北国的船只来往物资交易。藉着如此优良的地理条件,安东氏后人的经营亦方便了不少。
  弘治二年(1556),安东氏的新家督,十八岁的爱季积极的开始了领国的经营,首先就从桧山城附近的町着手营造。爱季派家臣清水治郎兵卫驻能代地方,令其掌管町建设,并负责木材整备工作。清水治郎兵卫其实是个营造的能人,也主持督造永禄七年完工的长庆寺和天正年间完工的山王权现社的工程。在他的积极营建下,汤河湊迅速的发展起来,凭借优良的地理条件,桧山城逐步成为了日本海上著名的交易和情报汇集枢纽。
  而能代一境的湊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优良的海港町,素为北日本海的交通要地,自镰仓时期以来就一直为安东氏所领。宽文八年(1668),久保田街道将湊町与大畑町贯通相连,将两町与发达的水路港口久保田外港更紧密地连结起来。安政元年(1854),大畑町更名为大畠町。关原之战后,能代一境被封与佐竹氏。在佐竹氏的经营下,能代湊町不但没有衰弱,也越发的繁荣起来。土崎湊更列为“北国七湊”[1]之一。即使是现在的日本史学者在提到土崎湊时,也往往会采用另外一个名字“秋田湊”。
  拥有冷厉眼神的爱季在领国整备上有着这样的手段,有点让人吃惊吧?

[1]“北国七湊”:越前三国湊(今福井县三国町)、加贺本吉湊(今石川县美川町)、能登输岛湊(今石川县输岛市)、越中岩濑(今富山市)、越后今町湊(今新泻县直江津)、出羽秋田湊(今土崎湊)和津轻十三湊(今青森县津轻郡)。

17、爱季与浪冈御所

  天文二十三年(1550)八月十一日,桧山安东氏第三代家督舜季逝世,年仅15岁的爱季成为了桧山城的第四代当主。自此,扩张领地和振兴家族成了爱季人生中最主要的目标,自15岁起就开始了朝行暮励寝不安席的奔波日子。
  桧山郡紧邻甲斐源氏的后裔比内(北秋田地区)浅利氏,东接宿敌南部氏、北邻津轻氏。雄敌环伺下,爱季仍在内陆沿雄物川下流方向侵入仙北户泽氏和小野寺氏的领地,在由利地方压制庄内武藤氏的反抗——这样艰难的日子一直伴随着爱季的日日夜夜。一点点的夺回被南部氏侵占的鹿角地区——地图上不大的一片地区,确实的拥有再度的占领权,也是到了永禄十二年(1569)才完成的。就在夺回鹿角的那一年,爱季迎娶了津轻浪冈御所当主北田显村的女儿,一个年仅十岁的女孩。无疑,这样的安排是因为政治目的,为了缓和南部氏攻略的压力,爱季必须在津轻地方找到可以牵制南部氏的势力。而津轻北田氏正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陆奥镇守府大将军北田显家的后裔。
  显家在石津一战中战死后,南朝在东北一带的势力几近消亡。在高师直的幕府军的压迫下,显家之子显成和其孙显元亦流离失所,不得不四处寻求庇护。刚开始他们找上了强力的势力南部氏,而已转向北朝的南部氏根本无法公然庇护北田氏。一行人只得移往浪冈。就在这落魄潦倒的时候,是安东氏接纳了他们,并将显成父子安排在津轻浪冈糠部地方,此地为军略要地,正可镇弹外滨街道的交通要冲之地。从此便以浪冈御所代指浪冈的北田氏宗家。
  显村正是显家之后的津轻北田氏第九代当主,此时的浪冈御所已处在南部氏的势力范围之中,而且与南部氏保持着很好的关系。爱季的这一步政略婚姻,正是冲着这一点来的——既与北田氏结为姻情,南部氏的攻略就不得不顾虑到处于自己身边的北田氏了。况且北田氏与安东氏的确是渊源深厚——当年显村的先祖显家在石津战死时,爱季的先祖贞季亦以死相殉,北田氏对安东氏是一直保持着相当的好意的。
  战国时期,津轻为三大势力所分——北田氏、大光寺氏和大浦氏。而这一平衡在天正六年(1578)七月被打破了——大浦为信攻陷了浪冈城。名门北田氏再次陷入了没落的危机。显村夫妇只得带上嗣子庆好以客卿的身份投奔了安东氏。爱季非常热情的接纳了他们,并予北田一族桧山茶臼山三百七十贯的知行,显村亦更名为弹正,其子庆好更名为右近。
  在湊合战时,隶属实季一方的北田庆好(右近)居于男鹿肋本城下的岩仓,受爱季赐予一字“季”的庆好,正式更名为“岩仓季庆”,并以安东氏属臣的身份活跃于爱季和实季时期的安东氏外交舞台上。基于对季庆功勋的感谢,并特准他冠以“湊”或“秋田”的苗字。

特别篇·《破军星》的主角·北田显家

  北田显家(きたばたけあきいえ),南北朝时期的名人,虽然出身公卿,却也是一名难得的武将,北田亲房的长子。
  后醍醐天皇历元弘三年(1333)八月,北田显家任陆奥守,与父亲亲房同奉义良亲王(以后的后村上天皇)迁至陆奥多贺城。建立陆奥将军府,在东国努力组建军力。延元元年,率领以奥州势为主力的骑兵军团上洛,并击溃了足利尊氏军,迫使其逃往九州。因此功受封镇守府大将军之职。
  回到陆奥后不久,显家就将国府移至陆奥灵山城。延元二年,尊氏军自九州反击,军势直逼京都。显家受后醍醐天皇之命奉义良亲王自灵山城出发,再度南下与足利势作战。
  一年后,即延元三年,显家在与高师直军的和泉·石津滨一战中战死,时年二十一岁。
 
  恩恩,相信有不少朋友对北方谦三的架空历史小说《破军星》有一定印象吧?即使没有看过小说,同名的漫画也应该……小说的主角就是我们这位北田显家大人!
  据说……这位大人是个美男子公卿,而且拥有强大能力,不是一般的绣花枕头。在短暂的一生中,一直过着与室町幕府的创立者足利尊氏抗争的辛苦生活。就在16岁的时候,奉后醍醐天皇之命和父亲带着义良亲王至奥州打天下。凭借着刚柔兼济的手腕有力的控制了奥州(注意:当时的奥州基本处于乱流的状态,实质上并不隶属于天皇辖下,而是各地土豪林立的“蛮荒之地”)。一度希冀奥州成为独立国家的梦想,在显家的努力下似乎也不再是单纯的梦了。以山和海为依凭的独立的国度,一族雄立其上的国度,显家的想法在他的努力下离“梦”越来越远。
  战乱之世,破英雄,也立英雄。显家在后醍醐天皇的命令下率军西征,在显家麾下的,是日本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奥州骑兵军团。雄壮的铁蹄自奥州一路踏过关东,最后抵达平安京。在这样的军势下,尊氏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逃往九州。
  两年后,为迎击再度东上的尊氏军而战于和泉石津,显家阵死军中,年仅二十一岁。
  据说显家死前曾以《七条谏奏》谏言后醍醐天皇,“若可使奥州独立一国……”即使是临终,都持有那么强烈的意愿……真是……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人啊……
(特别注意……以上是小说内容介绍哈……)

特别篇二·浪冈落城

  天正六年(1578),浪冈城攻略作为南部支族大浦为信的津轻平定计划中的一环,进入了实行阶段。
  早在一年前的天正五年,为信为了牵制北田氏,在黑石境内构筑了松砦,并不时派遣忍者在浪冈境内扰乱,煽动乡民。得到北田方武将的内应许诺,认为战机成熟的为信率主力1000余人,在北田方内应的接应下自十川口发起攻击;同时,为信的心腹乳井大隅和浅濑石城主千德政氏领700余军力从本乡口进攻;森冈金吾率600兵力由赤茶口进攻。三路并进,挟攻浪冈城。
  当时北田方以武勇著称的北田显范因向他城求援,并不在城内。而北田方的有力家臣吉町氏又倒向了大浦方,内应在城内放火。一丸很快就陷落了。
  眼看城是保不住了,北田显村便以保留一族性命为条件,向大浦军投降。为信到也信守约定,在接手城池后放走了北田一族。至此,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名门北田氏就此灭亡。而南部氏在津轻的影响力亦大幅削弱——大浦氏,正在为信的领导下崛起。
  不过从南部方面的资料来看,浪冈城陷落是在天正十八年,因郡代石川政信暴死,为信才乘乱攻陷了浪冈城。津轻方与南部方的资料在时间上也有差异。

18、“北斗星”与“第六天魔王”

  桧山虽然地处奥羽的边鄙直地,爱季却从不曾忽略与天下的中心——京都的交结。在与虾夷贸易中获得的兽皮、干鱼、昆布和出羽的特产鹫羽等,都是公卿们趋之若骛的好东西。爱季也一度成为公卿们的话题中心,“是个豪爽而阔气的家伙”,这样的评价一直不断。当然,与京都的交结也不是白搭的,来自中心地带的消息也就此传到爱季那里。
  籍由公卿们的情报,就在织田信长成为京畿的霸主之时,爱季派使者向信长献上了一头猎鹰。
  大家都知道,信长是很喜欢鹰狩的。而出羽的猎鹰向以勇猛凶悍而著称,是十分贵重的礼品。信长收到这样的礼物自然是十分的高兴。自此,爱季与信长可以说是结下了相当牢固的交情。
  天正六年(1578)二月,爱季收到了信长的书信,内容却是很奇怪的,好似打谜语一般——“鹰这么高傲的生物会希望降落在哪里呢”。所谓的“鹰的降落”,大概是要爱季向信长表示臣服之意吧。
  理解了信长的意思的爱季,以出人意料的坚毅,堂堂正正的回复了当世的霸主:“自吾族先祖以来,素无臣从他家之例;余族立土于边鄙之地,从未有以臣节仕于他家之人。”流着“日之本将军”一族血液的爱季,昂然的精神一刻不曾死灭。
  天正十五年(1587)八月,成功制霸比内地方的爱季出兵仙北淀川(今仙北郡协和町),与北进的户泽盛安势交战,史称唐松野合战。抱病出征的爱季在合战中病势急剧恶化,撤兵至男鹿肋本城后便病逝了。时年四十九岁尔。
  “恍如照耀北天的北斗星一般”,世人这样的评价逝去的爱季。好似照耀北天的北斗七星一般,爱季的名声也传遍了北奥的大地。
  天正十年(1582),信长在本能寺的烈炎中切腹自尽,一代霸主离开人世时,也是四十九岁……

特别篇·唐松野合战

  天正十五年(1587)春,秋田仙北地区仍处于安东氏、小野寺氏和户泽氏三族分割的状态。爱季利用小野寺义道和户泽盛安不和的机会,引诱盛安合击小野寺氏。不过盛安对这个计划似乎没什么兴趣,就在安东势的3000兵力进入仙北地区后,盛安表明了极度的敌意。在此局势下的安东军也不得不改变计划,转而向户泽势发起进攻,在秋田仙北的唐松野一带布开了阵势。时天正十五年4月。
  得进藤筑后守急报的户泽盛安率1000军力迎击安东军,并以进藤军为游击部列阵于安东军东侧。两军逐步接近,随后爆发了激战。经过三天的战斗,安东军阵亡300余人,户泽军仅损失了100余人。而爱季亦因急病不得不迅速撤离。就这样,唐松野合战以安东势的战败而告终。此后户泽势在秋田境内的支配力大幅度上升,北浦地方的豪族亦逐步臣服于户泽氏。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北斗星大人不那么光彩的败绩啊……

19、秋田城介·安东实季

  爱季在唐松野合战中病逝后,长子实季秘不外宣,将父亲的遗体秘葬于法藏寺。这一年,实季(さねすえ)十二岁。
  光耀北奥的北斗星一旦陨落,暗影处的波动亦愈发明显。年仅弱冠的嗣子,四处环伺的敌人,实季面对的现实并不轻松。就在这样的情势下,湊系旧族们与两系安东氏新一任的家督实季之间的战争终于在天正十六年(1588)爆发了,史称“湊合战”。
  发起攻势的,正是实季的叔父,湊系安东氏的安东道季。天正十七年(1589)二月,道季得到了南部信直和户泽氏的援助,迅速攻陷了实季所在的湊城。幸而实季及时撤至桧山城,开始了艰苦的防御战——以浅利嘉成等比内众为主力的实季军,苦苦应付着城外那十倍于己方的道季军。
  在十倍于己方军势的包围下,年幼的实季表现出了惊人的坚忍,与忠心的家臣们一起努力的支持着。就在桧山城被包围的150余天后,由利十二头之一的尾津氏援军抵达。配合援军的攻势,实季军一举击溃了道季的包围圈。战败的道季不得不在户泽氏的庇护下逃往南部领,以五百石仕于南部氏,终老羽州。次年七月,在丰臣秀吉的干预下,湊系安东氏才重又得到恢复家名的许可。
  湊合战以实季方的胜利而告终。借着这次胜利,实季顺利地实施了对家臣团的重编,正式确立了战国大名的支配体制——近世大名·秋田氏,就这样悄然诞生了。
 
  文禄四年(1595),实季受后阳成天皇之诏,负责羽贺寺的修筑工作。羽贺寺正是实季的先祖康季曾奉后花园天皇之诏重筑的寺院,并因此受封过“日之本将军”之号。实季恭敬的拜领诏命,认真的开始了建筑。庆长六年(1601)九月,羽贺寺的修筑工作终于完成了。而这时的安东一族已移封至常陆国穴户,离开了秋田故土。
  庆长十年(1605),实季叙任从五位下,拜受“秋田城介”一职。受任秋田城介后的实季,也将苗字更为了“秋田”。并将秋田做为安东一脉的正式苗字,对有功的家臣则赐予“湊”的苗字。

特别放送·秋田城介:
  所谓“秋田城介”,是负责管理秋田城一带的出羽国司领官名。当时的官制,国司由中央派驻地方,其职阶由高到低为:守、介、掾、目的四个阶级,而秋田城介就是指派驻的二级国司,全权管理秋田城一境的军政事务。而自武家统治以来,“国司”纯粹是有名无实了,武士自称国司之号,实际上是有名无实的,已经演变为单纯的名誉头衔了。

以下是历任“秋田城介”一职者:
永承五年(1050)——平繁盛
建保二年(1214)——安达景盛。此后该职为安达氏世袭,安达氏灭亡,世袭乃绝
天正三年(1575)——织田信忠(信长嫡子)初任出羽介,后转任秋田城介,于本能寺之变时自刃于二条城
庆长十年(1605)——安东实季。就任秋田城介,并从此以“秋田”为苗字

20、移封常陆

  小田原合战时,实季参战,获秀吉的“本领安堵”令。关原合战后领地被削减,并移封至常陆穴户,领五万石。时光渐逝,实季越来越喜欢侧室荒木氏的儿子季次(秋田忠季),并打算把他立为下任家督。这样的决定自然会令长子俊季不满了。移封至常陆后不久,父子两人就继承人的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对立。事情越闹越大,最终闹到幕府那里去了。正保二年(1646)七月,幕府裁决实季退隐,没收穴户领地;长子俊季继任秋田家督,加封五千石,移封三春。
  一般说来,家族继承闹出问题来的话,幕府都会很高兴的干脆撤消这个藩的。不过这次却是个例外——俊季的母亲细川氏与江户幕府二代德川秀忠的夫人是表姐妹。借由母亲的特殊身份,俊季反受到谱代大名的待遇,不仅没撤藩,还添了五千石的领地。
  退隐后的实季移居伊势国朝熊,过着隐居的生活。万治二年(1659)十一月二十八日,走过了八十四年动荡生涯的实季终于闭上了眼睛。

细川氏系图

秋田安东氏系图


21、狄夷末代的矜持
 
  明治十七年,近代日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政府对诸旧大名采用怀柔政策,制定“华族令”,以剥夺封建势力的权力。设置了公、侯、伯、子、男五段爵位。三春藩主秋田映季受子爵之衔,亦列为贵族院议员。
  在宫内省办理具体手续的时候,要求各大名上缴一份谱系图。在众多大名上缴的系图上都标明自己家族的先祖是属于天皇皇族分支的源、平、藤、橘四姓之一。说来这到也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有着与皇族沾亲带故的祖先毕竟是件挺荣耀的事情。当三春藩主秋田映季交上秋田氏的系图,宫内省的官员们一起傻了眼——将自己家的祖先与皇族贵姓攀结是正常的事情吧,但秋田氏却完全不理这套——系图上明明白白的标着,秋田氏的祖先是奥州原住民的后裔。秋田氏的先祖是安倍贞任,远祖是长髓彦的哥哥安日王。
  而长髓彦呢,据《日本书纪》所载,是神武天皇东征时最初登陆的地河内日下地方的豪族,顽强的抵抗着神武天皇的的狄夷首领。换言之,就是朝敌。
  而如今深受皇族恩惠列为华族的秋田氏竟把这样的一个朝敌定为自己的祖先,怎么说都不是件太光彩的事情。这实在是令宫内省的官员们痛苦不已。即使是同系的安藤氏系图,一般是将人皇第八世的孝元天皇麾下的四道将军之一大彦命写为先祖的。于是宫内省就劝告映季将系图改一改。
  而素有倔强血液的秋田氏后人是这样应对宫内省官员们的要求的:“尊命谨受。然吾族旧祖乃神武天皇御驾东征前就已存在。吾族系图亦在天孙降临前就已传继。吾族先祖历尽艰辛开拓出云国之事不忘,吾族家脉不可随意而改。”这样俨然的回答,回绝了宫内省的要求。
  这番内情是大正年间的虾夷历史研究专家喜田贞吉先生说的,刊登于昭和三年八月十五日的大阪朝日新闻上。喜田先生到是很欣赏秋田氏后人的态度。他说:“执着的坚持自神武天皇东征前就已存在的本土豪族的历史,毫无隐讳的宣称自己的先祖是朝敌长髓彦的哥哥安日王。这是少见的对历史忠实的态度啊。”
  据说这份以朝敌的哥哥安日王为先祖的秋田系图,其最初的编写者是实季。流放到伊势朝熊后,直到八十四岁死前,在这漫长的三十余年的岁月中实季一直苦苦维系着编写家史的心意。临终前一年,孙子盛季才将编写好的系图一卷交给祖父。怀着对先祖历史忠诚心的实季,或许也是对这样逆命的出身感到自傲的吧。比起其他大名费尽心思与皇族名族贴亲牵故的行为,秋田一族的确是太倔强,也太个性了。

  以与天皇族系一般古老的家系而自负的秋田氏,追随着远祖安日王的荣耀,就自那洪荒年代一直传承至今。

 


秋田安东氏大事年系表


1060 康平年间 安东氏成为津轻地方的地头。
1062 康平五年 源赖义与源义家攻陷厨川栅,安倍贞任战死。贞任之子高星丸逃至津轻藤崎。
1082 永保二年 高星丸在津轻藤崎筑城。
1189 文治五年 源赖朝与藤原泰衡征讨安倍氏。
     河田次郎谋杀泰衡,藤原氏传至四代而绝。
     橘公业因战功任男鹿地头。
1220 承久二年 尧恒兼任虾夷管理。
1229 宽喜元年 津轻荻台合战。
1322 元亨二年 安东一族内乱。
1328 嘉历三年 安东两家和解。
1333 元弘三年 镰仓幕府灭亡。
1337 延元二年 北田显家进入陆奥。
1338 延元三年 北田显家战死石津。安东贞季以死相殉。
1339 延元四年 北田亲房著《神皇正统记》。
1340 兴国元年 津波大地震。
1395 应永二年 鹿季攻陷凑城。
1436 永亨八年 安东氏拜领重建羽贺寺纶旨。
1440 永亨十二年 康季之女嫁于南部义政。
1442 嘉吉二年 安东一族长老会议。
     安东氏离开茂别地区。
1445 文安二年 义季登陆津轻。
1447 文安四年 羽贺寺重建工作完成。
1454 亨德三年 南部势攻陷狼仓城,义季自刃。
1456 康正二年 政季应凑安东系惟季之邀,登陆南鹿。
1488 长亨二年 家臣叛乱,政季被迫自刃。
1495 明应四年 忠季筑桧山,成为桧山安东系第一任家督。
1562 永禄五年 爱季发动比内攻略。
1568 永禄十一年 夺回南部氏占领的鹿角地区。
1575 天正三年 爱季向信长献鹰。
1578 天正六年 信长与爱季的书信交往。
1583 天正十一年 爱季暗杀浅利胜赖。
1587 天正十五年 唐松野合战,爱季病死军中。实季嗣位。
1588 天正十六年 凑骚动。
1590 天正十八年 实季夺回南部氏侵占的比内地区。
1595 文禄四年 据传,实季暗杀浅利赖平。
1598 庆长三年 丰臣秀吉病逝。
1600 庆长五年 《奥羽永庆军记》成书。
1602 庆长七年 安东氏移封常陆穴户。
1605 庆长十年 实季受封从五位下秋田城介。
1615 庆长二十年 大阪落城,丰臣氏灭亡。
1626 宽永三年 实季欲将侧室荒木氏之子季次定为继位者。
1628 宽永五年 实季与俊季断绝父子之情。
1631 宽永八年 实季移居伊势朝熊永松寺。
1659 万治二年 实季病逝,时年八十四岁。
 
 

主要参考资料:
《战国大名系谱任命辞典 东国编》
远藤严 《战国大名下国爱季觉书》(收入 羽下德彦《北日本中世史研究》)
小和田哲男 《战国合战事典》
川原卫门 《秋田安东氏物语》 加贺谷书店

主要网络资源:
能代古代通史 http://www.shirakami.or.jp/~h-2666/ando.htm

特别鸣谢日文资料提供者:商 重烨

茶道巨匠的陨落

          -论千利休之死

千利休
    
大永2年(1522)出生于和泉国界的今市町。幼名与四郎。父亲千与兵卫是当地一个咸鱼商,祖上也是世代鱼商。
    
天文7年(1538),16岁的宗易开始学习自幼便感兴趣的茶道,师从北向道陈。不久之后,在道陈的引荐下成为大茶人  武野绍欧的弟子。凭着过人的天赋,与四郎的茶道日益精进,得到了绍欧的青睐。
    
天文9年(1540)其父与兵卫亡,与四郎改名为宗易,号抛筌斋。
至弘治元年(1555)宗易已经成为当时茶道的名人,并与当年召开茶会,武野绍欧及今井宗久等都受其招请。从此之后,宗易数度召开、出席茶会,成为畿内首屈一指的茶人,得到众大名的赏识。
    
天正5年(1577)宗易在界建立了自己的茶室黑木茶屋。翌年,访问界的信长参观了这个茶室。此时的宗易已经与今井宗久、津田宗及一起成为信长的茶头。同时还作为一个界的商人活跃着。
    
天正10年(1582)宗易又在山崎建造了待庵。同年发生了本能寺之变,信长辞世。
    
天正11年信长的继承人秀吉在山崎召开盛大茶会,宗易受到邀请出席。在茶会上宗易以及高超茶艺得到了秀吉的赞赏。同年5月宗易成为秀吉的茶头,一跃成为其身边的大红人,在丰臣政权下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天正13年秀吉在京都小御所召开茶会,敕许宗易号利休,并与当年开放了自己的黄金茶室。
    
天正15年,可算是利休最得意的一年了。先后在秀吉的聚乐第建造了九间书院和一张半草席的茶室,实现了自己所推崇的简素清寂的茶道文化,并主持了当年10月在京都北野天满宫召开的大茶会。在这个宫廷茶会上,秀吉向正亲町天皇献茶受赐丰臣之姓,并拜领正一位关白之职。此次茶会代表着秀吉制霸天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在这个盛大舞台上的另一位主角千利休也确立了自己天下第一茶人的地位。同时也在政治上显示了作为秀吉亲信的力量。此后的10数年,是利休的黄金时代。
    
天正19年(1591),因大德寺山门事件,以及有人揭发利休倒卖茶器而牟取暴利,秀吉终于难以再容利休。是年213日,秀吉下令将利休幽闭在界,又在25日将其召回京都,命其自杀。28日,利休在聚乐第葭屋町的邸宅切腹自尽,生前留下一偈:人世七十,力围命咄。吾之宝剑,佛祖共杀。大意曰其身虽已老迈,然佛心自持以成正果,以小死而求永恒。

    关于利休的死因众说纷纭,其中大德寺事件以及倒卖茶器事件通常被认为是其致死的重要环节。但私以为这些充其量只是利休之死的导火线。就如方广寺钟铭事件所引起的大坂之战一样,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德川家康真要灭丰臣氏难道会只为了一篇钟铭?从根本上导致利休之死的原因其实早就埋下。经过在下整理分析认为大致有以下3
    
其一,是秀吉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当时秀吉部下分为2派。以石田三成、前田玄以为代表的集权派,主张侵朝外扩。还有即是德川家康、蒲生氏乡等主张内治的分权派,而利休是属于分权派。2派之间集权派的呼声更高,但由于秀吉之弟秀长为了维护家中的团结而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1591年,秀长病逝,2派平衡被打破,集权派得势,利休做为分权派的重要一分子,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排挤。加上嫉妒其地位的人亦非少数,不断有人挑拨是非而使得秀吉更加冷落利休。就在秀长死后的第四天,利休的弟子织田有乐斋受秀吉之命召开了茶会,但却排除了利休。
    
其二,是秀长死后随之而来的政治大方针的变化。利休作为一个界的豪商,在秀吉东征西讨的前期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拉拢利休就等于拉拢的界的商人们。但随着畿内、西国的平定,界的作用已经没有以往那么明显。到了秀吉确立侵朝计划后更是大大减弱。1587年,秀吉在箱崎招请博多的大商人神谷宗湛、岛井宗室等,召开了长时间的茶会。积极策划以博多为根据地的侵朝计划,此时界的商人已经完全8再是秀吉所倚赖的了。
    
其三,便是2者对于茶道本质的态度的差别。利休一生致力于茶道的发展,将村田珠光所提倡的和汉境界进一步升华,创造出和、敬、清、寂的茶道精髓,崇尚古朴简约。而秀吉却恰恰与之相反,追求一种极端奢华的风格,并不着重与茶道的内在。可以说秀吉之与茶道只是附庸风雅、欺世盗名的行为。当然,秀吉之所以会有这种思想,可说是其早年的景遇所致。一个爆发户通常不是变的极端吝啬就是变的奢华,而秀吉就是属于后者。同时,利休的茶道还隐隐约约的包含着一种不受约束、不承认权威和秩序的精神,亦即是下克上的战国精神。这种精神若是由利休这样名闻天下的人有意无意的传播出去,那对作为统治者的秀吉是个极大的威胁。这种2人心理上巨大的裂痕就是秀吉必致利休于死地的理由。否则,即使利休失势不再得宠,秀吉也未必会对自己的茶道师匠下此毒手吧。(完)

 

                                                        下野之门柱——芳贺高定

    

         翻开战国的历史,东北一带一直都为一个个小大名瓜分——相比起为上杉氏和北条氏所领的广阔土地,那片地方更给人一种纷乱的感觉。宇都宫氏、小田氏、结城氏、芦名氏、相马氏和佐竹氏等,虽有着各自的辉煌,却总不怎么上镜的样子。其中就有一个不算名门的名门,而曾经支撑着这个名门的,又是一位不算名臣的名臣——芳贺伊贺守高定。
    芳贺高定(はが たかさだ)又名益子高定(ましこ たかさだ),生于永正18年,病卒于天正16年(1521-1588)。出身于清原氏,继承芳贺家家主后领下野国真冈城,以家中重臣的身份尽心尽力的辅弼宇都宫氏两代当主,堪称名宰相级的人物。
    芳贺家属于宇都宫氏一族,作为有力家臣团的一员代代都与主家联姻,两家关系一直都很密切。不过这样的强力家族好象总要闹出点什么事来,芳贺家渐渐就露出了凌驾主家的态势。宇都宫氏十八代目成纲时两家的矛盾终于爆发了——芳贺景高与主家的对立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成纲把景高召进城里喀嚓了。兄长遇害的芳贺高经联合叔父考高激烈抵抗主家,竟逼得成纲隐退,继任的家督兴纲也被杀。这根横梁很快就架在了新当主尚纲(うつのみや ひさつな)的面前。不像大伯和父亲的强硬态度,尚纲低调的避过了芳贺氏的攻势,甚至有点低头了。正当高经认为形势有利时,宇都宫势以壬生纲秀为主力,联合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小田政治、佐竹义笃等部在儿山城一战中袭杀高经,彻底断了芳贺家的根儿(亦有一说高经并未战死城中,而是在逃亡中为小田政治所杀)。不过芳贺家总不能就这样完了啊,琢磨了半天,尚纲决定将益子胜宗的三子宗之嗣入芳贺家,改名为芳贺高定——1541年,20岁的高定正式登上了战国的舞台。芳贺一门正统的血嗣芳贺高照逃离生天,心怀为父报仇之志寄食白河家,并最终借着那须氏再兴之机走上了与自己的弟弟(芳贺高继,高定后的芳贺次代目家督)相反的道路。
    当时宇都宫氏正面临危机,这也是尚纲保持低调的原因之一。在高经反乱之前那须政资和高资俩父子就闹了内讧——政资联合小田氏和佐竹氏进攻乌山城,不过没取得什么成果。高资不久就拉拢结城政胜和小山高朝反攻宇都宫城。据《小山高朝书状》记载,当时这场内战把宇都宫城周边设施连同城下町都烧了个精光。1541年初,小山氏与结城氏对立并爆发数次合战。这两家一闹翻就苦了尚纲——宇都宫氏和小山氏有盟约,而尚纲的正室却是结城政胜的姐姐。后世史料《那须记》、《结城家记》和《水谷蟠龙记》均有相关记载。重臣叛乱纷起,周边大名战火不断,宇都宫氏在尚纲治下迎来了风雨飘摇的时期,可说是众敌环饲、岌岌可危。而此时的芳贺高定刚刚继承芳贺一门,在下野国真冈城认认真真的经营着,他的风雨要在八年后才会降临。
    天文十八年(1549)五月(亦说是天文十七年五月至九月,持续四个月)那须氏的内乱浮出水面,本家的实力严重受损。看到有便宜可占自然会有人心动,借了古河公方足利氏大义名分的宇都宫势出兵征讨那须氏,迅速侵入那须领的前沿阵地西桥喜连川。此役宇都宫势兵力2500骑(亦说是3000骑),而刚经历离乱的那须势仅能出动300骑左右。处于弱势的那须军决意以奇袭战法迎击,他们避开正面战,埋伏在喜连川间的东山道早乙女坂附近。以为胜利在望的尚纲毫无戒备,正在此时,那须势三百骑突然冲出,以尚纲本阵为攻击目标拼死作战。防备不及的宇都宫势登时乱作一团,尚纲身边的近侍也被一一砍翻。正要开逃时伊王野氏配下的名射手鲇濑弥五郎早已瞄准了他,将其一箭射翻,乱战一阵后尚纲伤重而死。宇都宫势立刻全线崩溃,连本城宇都宫城也被壬生纲房和芳贺高照顺势袭取了。高定并没有参战,看到形势不妙便迅速的撤回宇都宫城,抢在城落之前把幼主广纲救出并带至真冈城坚守。所幸敌势也就此打住,宇都宫城及周围地区由宇都宫一门众芳贺高照支配,宇都宫氏就这样被逼离了领地。
    年仅六岁的广纲就此离开故地,高定也不过二十八岁而已。一面尽心的教育着年幼的主人,高定也在谋划着主家的复兴。下野的真冈城里,高定像父亲一样照料着广纲,而宇都宫家未来的家督也无比信任这个平和且喜怒不形于色的家臣。
    1551年,那须高资被千本资俊被暗杀,幕后的策划者正是沉默了两年的高定。借着希望除掉兄长接掌那须家的资胤和千本氏,隐藏在暗处的高定施展了他一贯的手段。初步计划得手后宇都宫势立即向古河公方、佐竹义昭、那须资胤、北条氏康和江户忠通等发出援助请求,希望能施援夺回宇都宫城。当时广纲还是一个不到十岁孩子,自然不可能有如此策划——计划的制订和操作者当然是芳贺伊贺守高定了。
    其间壬生纲雄数度侵入芳贺领,高定设计守定,到也无甚损失。
    1555年,高定出兵攻破千本城,沉重打击了反宇都宫的势力,掌握了局势的主动权。随后以宽恕之名将芳贺高照诱至真冈城,逼其切腹。壬生纲房亦病死于宇都宫城中,此后由壬生纲雄接守。1557年,离别旧城八年的宇都宫势在那须氏和佐竹义昭等的援助下夺回了本城,壬生纲雄则被流放到鹿沼。
    虽然扶助幼主重回宇都宫城,高定面对的却是残破的领内和危机四伏的环境。为了争取到一个有力的盟友,高定为十四岁的主君广纲迎娶了佐竹义昭的女儿,多少安定下了东南面的局势,不过也带来了此后无穷的麻烦。
    1558年,越后的长尾景虎(亦或称上杉景虎、上杉政虎、上杉辉虎,即鼎鼎大名的上杉谦信)侵入宇都宫领。高定代幼主领兵出战,借着下野变化的地形和训练精良的真冈旧部艰苦的抵抗着长尾势的强劲攻势。进攻不果,国内形势又突起变化,景虎不得不退兵。一向以扎实的内政和含蓄的外交手腕著称的高定也有着如此沉稳坚毅的军略,却是人们想不到的了(有些史书上并无此事,或可是后世逸话)。
    此时的风云怕是为长尾氏和北条氏所主宰的吧,小大名的处境往往是身不由己,宇都宫氏也不能例外。
    1559年佐竹氏乘结城晴朝出城时侵入北条方结城城,结果未能攻取。宇都宫氏既为佐竹姻亲也不得不援助,这就与北条势结下了梁子。
    1561年发生了一个大事件——以长尾景虎为盟主的数路联军浩浩荡荡杀向小田原城,佐竹氏作为关东诸侯也参加了此役,为上杉政虎就任新关东管领出了一把力。不久反上杉势的佐野昌纲(注意,这位可是下野的刺头之一)、小山秀纲、小田氏治等部出兵援助北条氏,战事陷入胶着状态。自永禄七年始,上杉辉虎在关东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关东诸侯们纷纷倒向北条氏,并送上人质以示忠顺。
    从小田原征伐开始,宇都宫广纲开始正式掌理家中事务,高定一如既往的默默辅佐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少主,以家中首席宿老的身份依然奔波忙碌,将精力投注到领土的治理上。
    1569年,上杉家与北条家结成越相同盟,共同对抗佐竹义重与甲斐武田信玄的同盟。宇都宫氏作为北关东的一介小大名,夹在缝中辛苦的支持着,努力维护自家的存续。
    元龟元年,身体素弱的广纲突发急病。皆川俊宗籍此机会奇袭宇都宫城,远在真冈城的高定救援不及,眼睁睁看着城又一次落入他人之手。此后的皆川氏完全倒向北条家,并与佐竹氏数度交战。辛劳数年休整的宇都宫领又陷入了一片混乱。
    天正六年,广纲抱病赴祗园城向北条家求和,小山秀纲受高定之托作为中介。但这次和谈最终还是失败了。广纲深受打击,自1567年起便卧病在床,高定也不得不更多的在外斡旋四处奔波。这时的高定年岁虽不大,却已步入了暮年。自18岁起从益子家过继以来尽心尽力为宇都宫一脉的存绪辛劳奔波,谋算的生涯让他有点力不从心了。不久高定做出了退隐的决定——将芳贺家督之位让与芳贺高继(芳贺高规)。这位新家主却不是高定的血嗣——他是芳贺高经的次子、芳贺高照的弟弟。当年芳贺高经死后高照逃离生天,而高继则被高定保护了起来,一样的抚养长大。并不是自己没有子息,而是为了宇都宫氏的发展——高规毕竟是芳贺氏的血脉,这就便于拉拢宇都宫领内原本的豪族;芳贺氏与那须氏有着良好的关系,高规的继承更能延续其兄高照与那须氏的关系。就这样,为了主家的发展,高定默默转到了幕后,最终连逝世在史料上都无甚记载。
    高规本身也并不是没有能力的人,且由高定悉心教育,继承家督之位后积极承担起家中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事务,军事方面也有一定作为。天正六年小河之原合战中数次代替久病的广纲率军出征,表现相当活跃。更重要的是,高规以养父高定为表率,终其一生都为主家尽心竭力,与他的父亲和兄长不可同论。直到最后,芳贺家的命脉都与主家系在一起。
    虽然在群星璀璨的战国,关东的光芒一直十分强盛,但身为小大名的宇都宫氏却一直都不怎么突出。为了主家的生存而努力的芳贺高定也没有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他只是默默的辅助着,从尚纲到广纲,甚至连自己的血嗣都不能继承芳贺家主——为了宇都宫氏的存续,为了主家的利益,他始终默默无闻。不过他留下的事迹虽然不多,可以查证的到还有一条,那就是宇都宫广纲亲自褒奖高定,说他是支撑宇都宫氏的“名臣”。


    
主要参照资料:
http://www13.ocn.ne.jp/~youkaku/index.html

http://suzuken.mmcgi.com/sengoku/

http://www1.odn.ne.jp/~notohatakeyama/index.html
战国武将事典·东北卷
播磨屋

特别鸣谢:三好长定(就是琉璃啦…… ^^ )

                                                                  物语安东——"日下将军"之族(一)

1、安日王的传说

   据宽文十二年(1672)编写的《会津旧事杂考》所载,崇神帝时代虾夷地区叛乱,遂以大毗古命之子阿倍河别命为将军征讨叛乱。正当阿倍河别命(建沼河别命)被迫陷入苦战时,安东部族申请成为阿倍河别命的手下。他们自称是安日(あび)的后裔。
   安日王及其族人本住在摄津国的胆驹岳,在神武帝东征大和时获罪被放逐。因祖先获罪而蛰居在东国的安日族人一直没有得到赦免,直到此次追随阿倍河别命以先锋的身份出战才免了罪责。建下了武勋的安东一族被赐姓安倍氏,并加封了将军的称号。这就是奥州安倍氏的开始。
后来称作安倍流安东氏,是以始祖的“安东”来命名的。
   应仁天皇时,虾夷再次发生骚乱,安东氏后裔东征将其平息。因这功勋,天皇赐予安东氏“日下将军”的称号。安东一族的名人第一次在正史中登场了。不过据现在的考察来看那也只是传说罢了。后来以此为基础的传说还提到奥州安倍氏为神武天皇下的得力部属,战斗十分果敢勇猛,并衍生出了物部氏。而这与虾夷地的一些上古传说颇有吻合之处,所以才这样套上关系的吧。

2、奥州的安倍氏与物部氏

 (奥州安倍和物部关系图)
         |--安日(奥州安倍氏之祖)
         |--(nagasunehiko)
         |--御炊屋姬
         |--(umashimaji)[物部氏之祖]
         |--nigihayhi

   物部是奥州安倍的外戚,nigihayahi的5代孙,大彦命之母utsushikome为物部的直系祖先。
   初期的物部氏与虾夷的原住民族和平共存,并形成了称为河内日下(くさか)的同盟国家(hinomoto)。随着邪马台国的东进,战败的物部氏与虾夷人共同向东国迁移,最终在北上川流域扎下了根。奥州安倍一族的贞任和宗任在前九年之役败逃北方后在津轻藤崎筑城,就是这一支的后裔了。也有说法称奥州安倍氏是自大彦命后裔的安倍氏处衍生而出的。总之奥州安倍氏的先祖与出羽地方的虾夷很可能有着紧密的联系。

3、马上连歌

  远在陆奥边鄙的安倍一族是被人们视为半开化的土著一般的,安倍贞任的教养之良却打破了人们的愚见。
  康平五年(1062),八幡太郎义家和安倍贞任在衣川展开了一骑讨的战局。贞任落了下风转身逃出,义家在后追击。因情势占优且又追近了的义家心情甚好,于是在贞任背后高呼道:“衣のたてはほころびにけり”,不过并没有跟着射出箭。
  据说听到义家招呼的贞任出人意料的放缓速度回转马头,以连歌应道:“年を経し糸の乱れの苦しさに”。实在是很令人惊讶佩服的。

阿倍贞任使用的旗纹(幕纹)“安家之纹”——五五桐丸圈安纹


4、梅花之咏歌——安倍宗任

  康平七年(1064)3月,後冷泉帝对在前九年之役中成为俘虏的安倍宗任很感兴趣,令人将宗任带到御前来,于是宗任在数十名卫兵的押送下进入了皇宫。
  宗任在满怀好奇的公卿们的注视下平静稳重的正面天皇走进了大殿。这时一位公卿带着仿佛是怜悯一般的神情,以一枝盛开的三轮梅枝指着进殿的道路,冷然的咏道:“東国は寒冷の地ときいておるが、このような花をみたことがあるか、どうか”。
  宗任停下了脚步,凝注眼前的花枝,泛起一丝微笑,凛凛有节的回应道:“わが国の 梅の花とは 見たれども 大みやびとは 何というらん”。
  包括天皇在内的公卿百官们,看到他们认为没有文化的陆奥土著能答出这么风雅的连句,仿佛是看到了不可思意的奇迹似的,全都呆在了那里。
  对俘虏的判决商讨了好几天终于定了下来,“虽说是以前叛上作乱的,现在已经悔悟了,死刑便免除,全体流放伊予国罢了。”于是安倍宗任、其弟家任、正任等及家属七十余人被流放至伊予国。
  后来宗任由于在伊予的三年期间试图逃亡,被抓回后迁至太宰府。其子孙就留在了肥前国的松浦,后来组织了数十艘船只的船团开赴朝鲜和中国。被称做松浦水师·松浦党的倭寇集团也就是这样来的。

5、前九年之役
 
  天喜五年(1057),源赖义令自己的部下金为时和毛野兴重煽动陆奥地方势力叛乱。此时占据宇曾利和仁土吕志地方的安倍富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虾夷人融合了。他决意响应金为时的号召并加入其麾下。
  安倍赖时(奥州安倍氏一族,其祖父忠赖-父忠良-赖时[赖良]三代均为奥州六郡的郡司)得知其计划后决意阻止这一行为,这时他的兵力不过才两千人左右。
  赖时军遭富忠军伏击,凭借天险据守。激战两天后赖时为流矢所中,撤退途中在鸟海栅(岩手县胆泽郡金崎町)伤重而死。
  失去了统领的安倍军很快集结在勇猛果敢的安倍贞任麾下,当年十一月在黄海(岩手县东磐井郡藤泽町)之战中予源赖义军毁灭性的打击。据说赖义军仅余六骑,大败而逃。
  不久,源赖义恳求出羽仙北(今秋田县南部)的地方酋长清原武则发兵救援。康平五年(1062)8月,清原武则领一万余军力分为七部展开攻势。次年9月,衣川关被击破,敌势挺进至鸟海·厨川栅一带,随即亦突破了这道防线。攻势如此顺利的敌人却在17日停下了脚步,以贞任的死,战斗划上了句号。
  此役中源赖义军仅作为第五部的一部分参加了战斗。
  这次战斗,即是史载的“前九年之役”。

6、安倍氏的灭亡与高星丸(Takaaki)

  安倍氏系图

领有奥州六郡,声势颇盛的安倍一族是津轻地方酋长出身的,积聚实力后倾力南下。在占领岩手县六郡后培养军马、采集沙金,养蓄士卒,以胆泽郡衣川村为基地积极准备进一步南下的力量。
  公元九世纪初期,坂上田村麻吕筑起了胆泽和志波两城,沉寂了近两个世纪的安倍氏又开始活跃了。这也意味着一度在中央支配下的虾夷地方有了脱离的可能。而这也与国司管理的欠圆滑有关吧。
  对这一麻烦不断的领地,政府却委派了以武勇闻名的源赖义为陆奥地方的镇守府将军来制压。虽然在人事的安排上不能说是一个错误,但武力的强盛并不适合解决这样的问题。
  尽管如此,随着前九年之役在陆奥六郡的展开,安倍贞任在厨川栅的战死,显赫一时的安倍氏也渐渐走上了凄惨的末路。早在贞任厨川栅阵亡的时候,就已经有人产生了一族灭亡的可怕预感。高星丸(Takaaki)的乳母就曾留下了这样的遗言:“一族的灭亡是难以避免了,但我们的高星丸是可以光复家族的人呢……”
  数日后,贞任出战,虽是英勇奋战却难挽败局。最后一战前的贞任告诉高星丸:“此处西面有一隐秘处可供逃脱,离开后即赴津轻稻城投靠汝则任叔父。”
  安倍则任乃津轻稻城城主,是有着八男二女的安倍家族中贞任兄妹最小的弟弟。贞任的父亲安倍赖良(赖时)为了更有力的控制陆奥出羽地区安倍一族世居的领地,将同族配居至各处。小儿子则任就被派至津轻之北的稻城筑城而居。稻城临江而筑,是与虾夷通行贸易最好的地方,地势险要十分重要。则任并未辜负父亲的期待,筑起了白鸟城并被人们称为白鸟八郎则任,渐渐的巩固了基础。(此城即十三凑的福岛城,亦有一说认为白鸟八郎则任与十三左卫门尉是同一人)。高星丸一行抵达目的地的稻城却是半年后的事情了。此时凭借清原氏的军力灭亡了安倍氏的源赖义却再无余力一扫津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安倍氏的余族逃离了自己的掌心。
  叔父则任一族高兴的迎来了高星丸及乳母一行人。后来高星丸以藤崎为根本,为了安东一族的兴盛繁荣不懈努力着。十三(安倍)则任之子则将平泉流的藤原秀荣迎为养子。秀荣就是奥州地方繁衍了三代的平泉流藤原秀衡的弟弟,其母即安倍贞任之弟宗任的女儿,秀荣实则是安倍宗任的孙子。十三秀荣遂以十三凑福岛城为基地,努力经营领内势力并着眼于海外贸易的扩展,为家族的兴盛和繁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7、津轻荻台之战
 
  经历了毁兴的安东一族却并没有逃脱一句古谚的束缚,“一山不容二虎”,同族之战的暴发在日益兴盛的两支之间无声的酝酿着。
为家族的延续和重兴费尽了一生的高星丸在永久四年(1116)终于可以歇口气了。接掌藤崎城的是嫡嗣尧恒。经历了高星丸、尧恒及其孙子三代人的建设,安东氏的势力渐渐壮大了起来。与此同时,同系同族的十三凑福岛流的族人们却走上了对立的另一面。两者的武力冲突已势在难免。
  宽喜元年(1229),家族火并的硝烟以荻台(今弘前市津贺)合战为始揭开了序幕。藤崎流高星丸的子孙贞秀与十三凑福岛流的十三秀直之间上演了悲剧的一战。仅仅十三日,战斗就以十三凑福岛军势的完全失败划上了句号。贞秀终于将自祖先以来觊觎以久的的十三凑福岛城揽入怀中,同时得到的,还有与虾夷的贸易权。

8、南北朝时期的安倍氏
 
  迁至福岛城的安东氏十三凑一族平静的发展着,历史的年轮却不肯放过这个家族。就在贞季为家督的时,又一个难关到来了,那就是爆发于元亨二年(1322)的津轻大乱。当时安东一族除宗家外尚有支族二十八家,分领四十余所支城。藤崎城则在嫡家移至福岛城后为庶家所领,当时是季久为家督。
  族内的纷争逐渐升级并竟惊动了镰仓幕府,幕府不得不派遣幕府军来平息战乱。元亨二年(1322)及嘉历三年(1328),幕府两度出兵镇压。
  面临危机的两家到也还清醒,最终一致对外,共同布阵迎击幕府军。一战之下幕府军大溃。见此形势,镰仓幕阁虽深感耻辱却也无力再做什么,最终是灰溜溜的收场了。
  元弘三年(1333)五月,北条镰仓幕府灭亡了,对津轻事务的干预也不了了之。由于十三凑福岛城贞季的努力,安东一族的内乱也逐渐平息。
  随着全国局势的变化,东北一隅也无法独安。在陆奥国府多贺的镇守府将军北田显家的劝诱下,安东贞季加入了宫方的阵容。
  延元二年(1337)八月,足利尊氏讨伐北田显家的部队逼近了多贺国府。而显家赖为主力的,正是奥羽地方最大的两个势力:安东氏和南部氏。现在作为宫方麾下共同作战的奥羽二豪族,后来竟会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这样的事情又有谁能料到呢。
  次年即延元三年(1338),幕府军在高师直的率领下于石津合战中大败北田军,显家战死,时年二十一岁。安东贞季、南部师行等亦奋勇作战,以死相殉。
  在十三凑福岛城留守的贞季的嗣子盛季,却在石津合战父亲殉死的悲痛中迎来了更为可怕的厄运——兴国元年(1340)的津波大地震。在这场地震中,繁荣的十三凑及其临近地区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被夷为平地。安东一族的前途蒙上了浓厚的阴影。

9、再兴!重建羽贺寺
 
  安东盛季、康季父子在与南部氏的交战中,受到在若狭小滨(今福井县小滨市)重建羽贺寺(敕愿寺)的敕令。
  羽贺寺在应永五年(1398)因火焚毁,永亨八年(1436)后花园天皇令安东盛季、康季父子重建,并免除了安东家的京役[1]。拜受纶旨时盛季父子是多么激动啊,这样的时刻,天皇是支持安东一族的啊……
  羽贺寺的重建耗去了十一年的岁月,完工时已是文安四年(1447)了。朝廷赐于安东氏“日之本将军”(ひのもと)的称号以示褒奖。
  寺院是建好了,可她的兴建者们却没能看到落成典礼。安东氏被迫退离松前地方。不久,盛季于津轻之战后病亡,再也没能看到他与儿子亲自督建的寺院。
  时至今日,提到羽贺寺的缘起时人们还是会说,那是“金碧辉煌的建筑”,并用“奥州十三凑的日之本将军安倍康季是伽蓝再兴者”这样的话来赞颂康季的功劳。

[图] 羽贺寺的山门和本堂

10、津轻大撤退
 
  镰仓末期的安东氏以十三凑为根据地,势力范围北达津轻、虾夷岛一带;南至男鹿半岛,并向秋田土崎地方拓展。
  自南北朝开始,以八户为根据地的南部氏与三户地方的南部氏联手,展开了对津轻·秋田地方霸权的夺取攻势。渐渐的,随着南部氏对津轻东部的攻略,安东氏的霸权削弱了,十三凑的本领也受到了侵袭。
  嘉吉三年(1443)五月,安东盛季含恨放弃了十三凑,逃往小泊的柴崎城。不久后从隐秘的小港口出海到了虾夷岛的茂别。
  安东宗族的一支则自男鹿半岛南下,向着饱田凑进发。后年,本支又回到了秋田的本领,继续繁衍了下来。

热情放送!安东氏家纹小知识~

安东氏的家纹(图)
桧扇鹫羽纹    狮子牡丹纹

唐狮子纹与鹫(鹰)羽的家纹是尚武的标志,而鹰羽之纹是日本的三大纹(木瓜和五三桐)之一。
木瓜(图)     五三桐(图)

  自古以来扇纹就是祭神礼的神具的象征,被视为开弘武运、高贵吉祥的图腾。秋田实季在《秋田家系图》中这样描述道,“建久年间,后鸟羽院为了表彰安东贞秀将得自朝鲜国(高丽)的珍奇羽扇献上的功绩,把扇上的两枚鹫羽赐给了贞秀。贞秀受赐后便十分恭谨的将其绣在了家纹之上。”
  以前安东氏的家纹是“狮子牡丹”纹,据说是藤原氏支流藤原秀乡的后嗣经清的家纹。后安东氏将奥州的砂金进献给朝廷,因此功勋将家纹改做了桧扇鹫羽纹。

11、秋田凑城

  安东氏进入秋田的第一站是男鹿半岛。男鹿半岛与津轻邻接,是海上交通的要地。
  延元三年(1338)五月二十二日,在和泉国石津合战中为北田显家殉死的安东贞季有五个儿子。长男为十三凑福岛城之主安东盛季,次男鹿季,别称西关二郎的就是他了。
安东氏系图

  西关在今青森县西津郡深浦町附近。西关城及其临近的七里滨海岸对安东氏的十三凑福岛城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犄角之地。
  应永二年(1395),西关二郎(安东鹿季)奉十三凑福岛城主安东盛季之命帅二百余骑进袭秋田。安东盛季沿苍海(日本海)南下,于男鹿半岛相川构筑了染川城、肋本城,以此为跳板向秋田凑(土崎凑)的秋田城发起了进攻。
  时凑城城主是秋田城介显任(公家出身,与北田显家之弟显信有血亲关系)。随着安东氏的攻势,凑城最终沦陷了。
  鹿季即为凑安东氏的始祖。鹿季的嗣子成季和嫡孙惟季继承了他的事业,扩展了凑城的基业。

12、松前安东氏

  嘉吉三年(1443),安东盛季、康季父子因败于南部氏逃往渡岛。那时的虾夷地是虾夷管领的世袭领地,由安东氏支配。盛季父子以领主的身份在松前地方上陆,并筑茂别城为新的居城。
  盛季是鹿季的哥哥,身为嫡子也是安东家的家督,所领被称为“下国家”(しものくにけ)。以地理位置来看,津轻又称下郡(しもぐん),而秋田则相对的称为上国(かみのくに)。借由地理上的别称,对下郡宗家称作“下国”。
  鹿季的弟弟,横木三郎下野守丰国领宇曾利(青森县下北半岛,今Mutsu市一带)。
  四弟潮泻四郎道贞,为外滨潮泻蓬田城城主。蓬田在今东津轻郡南端海岸一带。
  五弟,矢泽五郎家季,所领为矢泽(今南津轻郡藤崎町)。
  万念具灰的盛季在渡岛的茂别馆渡过了自己的余生。两年后,即文安元年(1444),盛季病逝在远离津轻安东一族祖地的渡岛,镰仓以来二百余年安东一族父祖的埋骨之地。临终前的盛季将夺回十三凑的遗愿植入了康季的心里。
  就在父亲病逝的第二年即文安二年(1445),康季发动了渡海夺回祖地的攻势。可惜的是,享德二年(1453)三月,康季病死在了引根城,壮志难酬。
  康季的嫡子义季继承了乃父的遗志再度侵入津轻。南部义政果断应战,于狼仓城(岩木町)笼城作战。面对南部势六千余部队的雄厚兵力,深感复国无望的义季自戕,时享德三年(1454)正月,享年三十一岁。安东势的残部自山麓逃亡深浦,并筑起了深浦城以守。
  随着义季的死,统治津轻两百余年的安东一族宗系断绝了。
  此后,桧山安东一支兴起,以下国氏之称继承了津轻安东(藤)氏的宗系。义季并无嗣子,以祖父盛季的弟弟潮泻四郎道贞之孙,居住在宇曾利的政季为养子继承了宗家。政季改称安藤的苗字,自此,津轻安藤氏就由出羽桧山安东氏代替了。历史的暗流最终吞没了那荣光的一族。

13、逃离!宗家的延续
 
  宝德二年(1450)一月,潮泻重季为南部政盛(南部义政之弟,亦是义政的嗣子)军所攻,重季战死,蓬田城被攻克。政季和母亲被南部军俘虏并送至下北半岛的宇曾利。虽陷此困境,政季却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积极的攻占了下北半岛宇曾利地方的田名领。南部氏没有任何举动,只是冷冷的看着政季的作为。已经占领了津轻全领的南部势对安东氏唯一一人的“最后一搏”没有给予任何的重视,况且政季还是流着南部一族血脉的后嗣——政季的母亲正是南部义政的女儿(安东道贞之子重季的妻子),因此勉强视为一门,认同政季在宇曾利的存在罢了。
  身在宇曾利的政季却无时不刻记着杀父夺地之仇,只苦于没有机会。享德三年(1454)八月,政季在蛎崎藏人、武田信广(松前家的先祖)等人的帮助下成功逃出了宇曾利,自大畑(今Mutsu市)乘船,潜至渡岛松前。此时的政季,心怀夺回津轻祖地之志,静静等待着风云转变的时机。
  康正二年(1456),秋田凑安东系的第三代家督惟季书予政季曰,“当此重兴之时,若欲于能代周边择一善处建立根基,速来秋田”。应此机会,政季爽快的应承了下来,很快的率领全族迁到了男鹿的染川城。
  就这样,安东宗家自鹿季以来离乡的血嗣,五十年后终于回到了秋田。

14、桧山安东系的建立
 
  当时的凑安东氏与南部氏正面临着激烈冲突,在两者的夹缝中,生存着葛西一脉。葛西出羽守秀清所领的河北郡,正处安东与南部两势力之间,河北郡的归属对双方均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流经河北郡的米代川南北直通山本郡和青森县的深浦,越过白神山地,就是安东一族朝思暮想的津轻了。
  为了控制这一要地,也是为了训练士卒并夺取领地,政季迅速的侵入了河北郡并将其作为自己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终于有回到津轻的机会了。桧山安东一系的历史也就此开始。
  桧山城属山城地形,濒临出海口,可自水路直达深浦、秋田凑、子鹿岛等地,是依山面海的战略要地。而离开了海的安东一族是无法生存的。
  自政季入掌秋田后,风调雨顺,到处一片兴盛。那蓬勃发展的态势仿佛从前在茂别的时代一般,实在是让人略感伤怀。
  文明二年(1470)正月,政季开始了寻祖之征,兵发津轻。在同族的藤崎安东义景、浪冈城主北田氏的顽强抵抗下,政季又一次战败了。这次的战败,也为他的人生奏响了末路的悲歌。与凑安东系的关系紧张,脾气刚暴并随意对部下处刑的政季最终尝到了苦果。长享二年(1488)八月,在南部势的谋略下,家臣长木大和守谋反。政季被迫于河北郡糠野城(今山本郡二之井町荷上场)切腹自尽,时年三十六岁。
  此时,嗣子忠季仍在督造桧山城,并于明应四年最终建成。首代的城主以桧山之名为家号,而忠季成为了桧山家的第一任家督。那时离他的父亲政季进入秋田已经过去了四十年了。
  桧山在今东北地方。北海道地区多有桧树、楮树(ひば、桧葉),或称罗汉柏、丝柏。桧山上此类树木生长甚是繁茂,山也因此得名。

  至此,汇际着腥风血雨的战国之风即将吹拂到这遥远的边鄙之地——安东氏将如何发展,如何变化,这荣耀的“日下将军”一族会有怎样的未来呢?现在,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呀……

 

 

[1] 京役:即指京都摄关家下辖的地方庄园交纳税供。
当时津轻六郡摄关家的庄园与得宗的领地是混杂在一起的,安东氏即受命管理公领。

一、上州长野氏  

长野氏家纹——桧扇

长野氏至古代起便是上野国的豪族,并以上野国群马郡长野乡为本族的据点向外发展势力。虽然《长野氏系图》中有传说,长野氏乃是在原业平(825-880 是阿保亲王的第五皇子,容貌俊美多情豪放。写过许多情感洋溢技巧精湛的和歌,被誉为“六歌仙”之一。也是古籍《伊势物语》中的主角)的子孙后代,不过这也只是传说而已。还有说就是长野氏乃是古代西上野地方的延伸势力石上氏的子孙。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我也不清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长野一族皆以“业”为其通字,从这方面考虑,在原业平后人一说就显得比较合适。
关东结城合战时,长野氏从属于关东管领·守护上杉氏,却又作为了上州一揆的首领加入到长尾景春的叛乱中。长野氏就这样成为了以西上州为中心的上州一揆中的一员,在结合一揆的力量的情况下,不断在上杉氏麾下扩展势力。
十六世纪初,长野尚业修筑了箕轮城,并以其做为新据点逐渐扩张势力。而其二儿子方业筑成厩桥城,使得长野的势力首次迈入了东上野。可惜,这一举动引起了惣社·白井両的长尾氏的不满,长尾与长野的争端至此拉开序幕。到大永七年,在宪业·方业两兄弟进攻下,惣社长尾氏终于屈服了。
而本文的主角长野业正,便是诞生于上州长野氏中的一员。作为长野宪业之子,业正跟随其父宪业入仕了关东管领山内上杉宪政。然而身为关东管领的上杉宪政,在面对新兴的关东霸主北条氏时,被打得狼狈逃窜,平井城一役后不得已逃往上杉支流长尾景虎(后之上杉谦信)领地,将上杉姓氏及关东管领一职统统让给了景虎。如此的糟糕战绩,使得山内上杉家的声望急剧下跌。原属其麾下的各地小领主争先恐后投向了北条氏康。而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下,依旧坚定支持着如同斜阳余辉般的上杉宪政的家臣,也只剩下了当时身为箕轮城主的长野业正了。业正因此开始与长尾家亲近,并借机介入了小幡氏的内部纠纷,驱逐了其中的北条·武田派,并将自己的子女嫁于了小幡氏等西上野的城主。于是,西上野最大的军团宣告形成。在上杉宪政退却后,业正为阻止北条与武田的侵略,又召集西上野的武士到箕轮城。这批入城的武士,被后人称为了箕轮众。在这之中,就有后世以“长野十六枪”之首“上野一本枪”而得名的一代剑圣上泉信纲。
此时的长野业正,已年过半百,白发满头,可谓是一支脚踏进棺材的半死人。可有谁算得到,命运的摆弄,偏偏就在弘治3(1557)年年降临到了这位原本寂寞无名的老将头上。迟到了大半辈子的战国名将,终于在这一年破茧而出,名扬万世。

二、九年箕轮

预感到长尾景虎已有南下关东的意图,关东的北条氏康和甲斐的武田信玄自然不能坐着甘等这样的事情发生。最佳的结局方式,当然是先下手为强。于是在弘治3(1557)年4月,武田信玄集结一万三千余的兵力,越过余地峠,开始了武田家的西上州攻略,首战目标便是业正镇守的上州要冲箕轮城。
而对此早有预料的长野业正,率西上州联军两万于4月9日在松井田与武田军展开了激烈野战。业正率领箕轮众充当先阵,出其不意的巧妙指挥使武田的先锋陷入了混乱。业正见机大喊道:“我军必胜!全军冲锋!”一马当先带领联军发起总攻势。只是可惜,由于西上州诸将间的不和谐,给予了武田军的反击的机会。在武田无敌天下的骑兵面前,联军不久就全线崩溃了。长野业正见突袭失败,主动担当起殿军之责,带着箕轮众成功阻拦下了武田军的追击,联军得以安全撤回箕轮城。武田军虽然趁机兵围箕轮,但在业正准备多时的防御下,强如武田军也是寸步难进。万余大军硬被业正挡在了箕轮城下。后,长尾军南下的消息传至,武田大军也只好无奈撤返甲斐。此役,长野业正之名得震惊天下。
翌年(永禄元年(1558)),不甘失败的武田信玄卷土重来,亲率大军再进上州。而长野业正并没有采取消极防守的策略,而是寻求机会,主动出兵绕道夜袭吾妻郡,给了留守当地的武田军狠狠一击,并迫使信玄收兵回战。而在与信玄的合战中,业正又一次展现了他出神入化的统率力,长野军迂回强占上风位。一顿火箭飞射,将信玄好不容易筹集的军粮弹药烧了个精光。武田军再度败阵,堂堂甲斐之虎也只能灰溜溜逃回了甲斐。
永禄2(1559)年,在得闻安中城筑城中消息的信玄认为必须先打下安中城。于是,武田大军从甲州出阵。由武田名将饭富虎昌率众取安中,而信玄本人则率军兵压和田城,使之难以救援安中城。得知安中城被围的长野业正,急忙率军前往救助。长野军在碓氷川北岸与甲州军形成对峙状态。均无法把握对方破绽而抓住战斗契机的长野业正、饭富虎昌两人,在对视半日后,由于忽起的大雨而各自收兵。然而业正却没率军回营,反是带众潜入山阴之地中,迂回到武田军后方,趁大雨发动突袭,导致虎昌大败。而在里见雉乡城重整军队的武田信玄得知虎昌失利,深感懊悔,毅然放弃了对和田城的攻势,率军离开雉乡城,直取鹰留城。当时驻军鹰留城的长野业正探得信玄将至,立即授计于鹰留城主,自己则赶返回了居城箕轮。果然,在业正的授计与箕轮长野军的配合夹击下,武田信玄的大军在鹰留城下遭到重创,死伤惨重。更无奈的是信玄始终无法突破鹰留城的防守,使得这位甲斐之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据说此战,武田军的伤亡就高达五百人以上。
永禄3年(1560)正月,武田信玄第四次挥军包围了箕轮城。不过这次,信玄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没有与箕轮众硬碰硬,而是如铁桶般将箕轮城围得水泄不通。如此半月后,城中粮食渐尽。风雪中,勇猛若箕轮众也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绝地。长野业正见状,搬出了城中所藏美酒,与诸军士共享以鼓士气。数碗烈酒下肚,众人无不微醉。此时,业正猛地下令全军出击。箕轮城乘醉出阵,朝甲州军势发动疯狂进攻。信玄措不及防,武田军再败箕轮城下。另一方面,安中城代安中忠政按照业正吩咐,出奇不意切断了武田军粮道。这一连串打击下,本欲整兵再战的武田信玄已知事不可为,只能又一次无奈退兵。
同年至翌年(永禄4年),越後上杉出兵关东。长野氏率箕轮众、厩桥众随军出阵。当时的情景被记于《关东幕注纹》中:业正与箕轮众持“桧扇”之纹先行,后随之同纹为小熊·滨川·羽田·八木原·须贺谷·和田等十人;再次为长盐·漆原·仓贺野·羽尾等九人,总十九人。
这次,却是老将长野业正最后一次纵横于他所熟悉的战阵之中。
永禄4 (1561) 年,长野业正因年事已高,加之数年抗击武田的征战,身体不堪重负,终于在箕轮城病倒了。同年11月22日,业政留下“今日我躯归黄土,它朝君体亦相同” 的辞世句,于箕轮城病逝,享年71岁。
得知业正之逝,连他一生最强的对手武田信玄也是无限惋惜,感叹道:“假若箕轮业正尚在,吾终不得进军上州。”
业正逝后,其子业盛子代父职,在上泉氏等“长野十六枪”的全力协助下,誓死镇守箕轮。然而局势已无可避免地倒向了武田氏。永禄4年11月,长野氏最大的助力小幡氏归降武田信玄,以箕轮城为中心的一揆一角被撕破。永禄7年,仓贺野城、安中、松井田三城相续陷落,武田大军逼近几成孤城的箕轮。永禄8年,箕轮城周边総社·白井两城破。翌年(永禄8(1566)年)9月,武田军以二万兵力对箕轮城发起总攻势,在勇将藤井友忠等战死后,已有觉悟长野业盛大开城门,果敢杀出,突入武田名将马场信房之阵,斩敌十八骑而回。世人震撼,谓之“虎父无犬子也”!最末,自知不敌的业盛在城破时留下辞世之句“春风一度,梅樱飘落,吾之奈何;今昔身灭,空留残名,箕轮永伴”后自害。享年19岁。上州长野氏,灭亡。
弘治3年至永禄8年,以甲州军勇冠全国之军力,武田信玄卓越超群之统御力,也不得不前后费时九年,方可突破长野业正父子防守,挺军上州。纵观甲斐之虎平生,除在十年川中岛面对军神上杉谦信外,也只得长野业正一人可阻下这战国第一人向前迈进的脚步长达数年。单看此一战绩,长野业正已然不负名将之名也!
名将者,需知天时,晓地理,善集人和。长野业正经营西上野,各城归心,将西上野诸城联成一体,共抗武田氏侵略。故尔一城有难,众城齐助之,虽武田兵强马壮,亦不得胜。此一,人和也。业正之战,武田军势远盛,然业正不但不以赖坚城固防,反而处处探寻敌之失误,以攻为守,主动进攻,绝不放过任何一可趁之机,常是以寡迎众。此看似莽撞之法,在九年中屡建奇功,何哉?皆因业正天时地理之通晓,战法之多变无常。一雨之机;一夕之时;一酒之效……诸如此类,往往稍纵即失。长野业正之长既是可将其轻松把握,趁势奋起,一战破敌。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业正掌天时,握地利,享人和,将帅之才发挥得淋漓竟至,其敌焉能不败?是以即是甲州双虎(武田信玄、饭富虎昌)亲至,最终也只能以失败惨淡收场。
俗话说,是金子自然能发光。但以长野业正为例,我认为,即便是金子,若无人加以磨练,也是难显其真实一面。长野业正,平淡大半生,若非在66岁高龄时遭遇不世名将武田信玄,恐终其一生亦难得崭露头角;死去时也无非只是位德高望重的贤者。名将一说,怕是与他丝毫沾不上边。不过事实就是这么巧,在业正行将就木之期,武田信玄似受命运特殊安排一般,恰好出现在了长野业正前面。沉寂了六十余年,到了生命的最期,姗姗来迟的名将之威终于彻底爆发无遗。某种意义上讲,是信玄自己创造出了这么一个不败的神话。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位不败的战神长野业正所要对付的,恰好正是信玄本人。
想到业正,不觉为之遗憾。当多年后,后生晚辈独眼龙伊达政宗狂傲宣称若他早生二十年,日本将尽收其手之时,不知九泉之下的业正又是何种感想?若是他晚生二十年,或者,九年箕轮的结局乃至整个天下,将会另一副全然不同的景象。

三、逸话·长野业正与真田幸隆

真田幸隆,武田二十四将之一,三弹正之攻弹正,户石城主,真田氏三代辉煌的开创者。其父幸义随村上义清与武田战,战死,而幸隆则投奔了上野箕轮城的长野业正。滞留箕轮城时,得好友山本勘助推荐,为武田信玄(当时还称晴信)看重,邀请其入仕武田家。真田幸隆本人也对武田信玄相当敬佩,在山本勘助的劝诱下,自然是欣喜若狂,立马允诺。但业正对之有恩,且长野氏正与武田对敌,幸隆以为业正不会轻易放他离开。无奈下,幸隆心生一计,言己病重,是以欲出奔外出寻医。
长野业正闻之,使人急忙快马赶到幸隆宿所为幸隆辞行。传业正言道:“这样不行。殿之疾,今次为劳疾所致,非寻常药可治。况且翻越甘乐峠寻找名医亦一日两日可达之事。”言罢,使者奉上业正所赠的多匹好马。
幸隆听完甚为感动。不过,还是以平素的方式招待了使臣。幸隆道:“烦劳转告业正殿。此次之疾并没有我预料中那幺严重,短时间内想来不至于恶化,让业正殿担心了。”并且,他还答应,一旦病体康复,立即回来。
然而,就在当晚,幸隆一行离开箕轮城便直奔武田领而去,直到下仁田领内方才停下。随后,其妻儿、家仆,家具也陆续到达。幸隆不告而别的计划算是成功了。可是,正当真田幸隆松气之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谁也想不到,就在真田幸隆一行前脚刚刚来到下仁田,长野业正的使臣后脚紧随其后便追来了,并将业正的一封亲笔信转交给幸隆。真田幸隆连忙打开。在信中,业正写道:
“甲斐武田信玄,年轻有为,潜力无限,乃当世名主也。君往投之,定可尽展所长。然,箕轮业正尚在一日,料君上难越碓氷川而牧马。”
此时,真田幸隆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他的一举一动,早在长野业正的意料中。业正明知其将投武田家,却以骏马相送。相较下,自己却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到这些,真田幸隆不禁为自身的所做感到可耻,当下呆坐于马上,许久,许久……
时间飞逝,转眼已是永禄4年,71岁的长野业正病倒了。平素不理想的身体状态在得病后更是变本加厉,业正也只得呆在家中养病。然而突然一日,家臣来报,有客到访。一打听,正是至羽尾引退的真田幸隆感念旧恩,特别亲至探望。
得闻幸隆到访的业正此时病势颇重,难于出声,忙打手势示意家臣“是这样啊,快请!”。家臣是以引幸隆入。真田幸隆探问了业正病情,两位名将寒暄一番后,业正突然改变话题,道:
“贵公(指幸隆)在箕轮时,其言无人采信,终使奔投以做武田谋臣。如今,上杉先祖之国信浓亦陷于公手。上野,我想迟早也会如此吧。我已经七十有余,命不久矣。同样是被攻取,若可落于公之手,则我之心无忧而安矣。然,想得仅次于吾妻郡之利根郡,其实只需稍稍计谋即可。”
真田幸隆闻之,顿时一惊,但转瞬他便明白业是在传授他计策。只听业正低哑的声音继续说道:“利根郡领主为我养女之夫,41岁的沼田上野介景康。他并不是一个有十分谋略的智者。如今宠信金子美浓守侄女及与出身不名女子所生平八郎景义,而不喜长子嫡子景久,恐不久将废嫡立幼。我想,果真如此则沼田家也不会再存在很长时间了吧。对我来说,去夺下沼田家是轻而易举。可惜时不与我。我明白自己的寿命已经快到尽头了,而我孩子,无论智谋力量远不及你。请不要怀疑,在我心目中,你是取下利根郡的最佳人选。”
听到这里,幸隆最先欲推辞的想法已然荡然无存,全心全意向业正请教如何做法。直到完全领悟到长野业正高深莫测的计略后,万般拜服的真田幸隆这才行礼离去。
后,幸隆之子昌幸亲自主持了沼田攻略。而其所用,正是业正所传之计,果得以轻取沼田。


■参考略系图 

 

赤松一族 支族三十六家

 

赤松氏兴起于佐用郡赤松村,经代代繁衍后分出了许多支族,多数支族以其分配的领地为名。早期分出的家族中,赤松円心最早使用赤松氏的氏名,在元弘之乱和南北朝时期为宗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强力的支族还有别所氏、佐用氏、宇野氏和小寺氏四家,并称“赤松四天王”。

自円心以后,赤松一族愈加分立,室町时期到战国时代,有依然护庇宗家的,更多的支族则各自割据播磨国的要地,自成一家。但在习惯上而言仍然是一族的,称为赤松三十六家。虽然说是这样称呼的,但在系图的流传上多少就有点出入就是了。本文认为比较适当的就是仍在播磨国的一族划为赤松氏的同族,这样的话疑问或会比较少一点。

 

赤松三十六家的先祖人物表

别所刑部少辅赖清

宇野能登守国赖

小寺相模守赖季

釜内小次郎范春

野中志摩守贞国

上月次郎景盛

荻原孙三郎光则

栉田八郎有景

佐用兵库介范家

屿太郎景能

太田太郎左卫门光能

柏原孙三郎为永

江见又次郎景俊

丰岛次郎助重

在田弥三郎朝则

得平三郎頼景

本乡信浓守直頼

广瀬弥四郎师赖

端山彦五郎范实

叶山六郎则春

広冈五郎则弘

有马出羽守义佑

永良三郎则纲

中屿孙四郎佑春

栉桥孙三郎家则

志水兵库助范正

石见刑部太郎依定

神出左卫门范次

光枝三郎正頼

中村六郎左卫门景长

広山五郎景则

福原三郎景行

上原民部大辅佑政

孝桥左马助则繁

竹内越前守范氏

上田甲斐守经常

 

赤松氏初期系图(参考·附图)

转自:高坂好氏《赤松円心·满祐》

横田氏家纹 隅立四つ目結

谈到甲斐武田家,甲斐之虎信玄公以及其麾下武田四名臣恐怕为世人所共知。而横田备中守高松的名字,或许只是在武田二十四将表中才得以见之。事实上,在信玄追放父亲信虎,整顿甲斐,开始对信浓发动攻势的那一段历史时期中,所谓的四名臣马场、内藤方才初出茅庐;山县、高阪更是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当年被信玄追放的老爸信虎跑到骏河后,在和女婿今川义元谈话时,就曾说过下面这样的话。
「如果要在武田家推举出善于弓箭、武艺超群之武将,当数侍大将中的板垣(板垣信方)、甘利(甘利虎泰)、饭富(饭富虎昌)、小山田备中守(小山田昌辰)、原加贺守、诸角(诸角虎定)等六人。若论起足轻大将,则应数横田(横田高松)、原(原虎胤)、三八(指多田满赖)、小幡(小幡虎盛)这四人了」
横田高松、原虎胤、小幡虎盛、山本勘助、多田满赖五人更是作为了四名臣先代的武田家臣代表,被世人合称为「甲阳之五名臣」,由此可见当时高松在武田家中的声望是极高的。

横田氏,出自近江国甲贺郡横田。在其家谱中有这样一段话「佐々木三郎秀义之末孙次郎兵卫尉义纲,从属于浅井伊予守吉高时因战功,在横田河和泉村旁,接受采地。故将家号改为横田」。因此,横田氏应该算作宇多源氏佐々木后裔。在中兴宗谱中也有「横田·宇多、纹、钉贯」的记录。
横田高松,官途至备中守。近江国甲贺郡横田乡出身,是佐々木源氏的一流。原来曾是六角的家臣,在永正十六(1519)年的十二月时入仕了甲斐武田家,因何原因使高松要离开六角改投武田氏,这个我不得而知。当时的武田当主是信虎,而高松在信虎时期的武田家中并没有表现出他的才能。当时高松的主要任务只是指挥甲贺忍者收集信息。但,是金子终究还是会发光的。从信虎的嫡子·晴信(后之信玄)将父亲放逐到骏河,自己成为了甲斐武田的新主人开始,高松便成为了晴信的忠实家臣。以他的武勇为武田家占领信浓的战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虽然不是谱代家臣,在武田家中难以得到很高的地位(人类的目光总是狭隘的,即便是信玄公也不能例外)。尽管如此,晴信还是对他表示出了极大的信任,给予了横田高松三千贯的俸禄;骑兵三十骑、足轻一百名的配下,将其配到了信玄初期武田家臣地位最高的「职」之一的甘利虎泰部队中担任足轻队将。
横田高松擅长智略,精通如何识别领会敌之动向,并沉着冷静地通过先手(先手即先锋或作战时之第一队)及先手的布阵最终引导友军取到胜利,因此得「先手必胜」之美誉。即使在名将如云的武田家中也属最是能征善战的武将之一。「甲阳之五名臣」,高松当之无愧。
天文十六(1547)年闰七月,武田氏开始了对信浓国北佐久地区的枢轴志贺城(城主·笠原清繁)的攻占。高松率领部队转战于行军困难的城后方并成功断掉志贺城的水路支援。并在小田井原合战中于浅间山麓大败上杉宪政(上野国平井城城主)派遣来救援志贺城的金井秀景所领的三千上杉军。
翌年, 武田在上田原合战中惨败于村上义清,痛失武田宿将板垣信方·甘利虎泰。横田高松所在的甘利虎泰死伤惨重,高松本人也身受重伤。为挽回劣势,晴信于天文十九(1550)年出征信浓国,第一步便是争对村上义清的本城·葛尾城,而作为葛尾城有力的支城的北信浓重要据点的户石城成为了武田军进攻的首要目标。  
户石城,位于现在长野县东北部形似巨大战舰的东太郎山伸入上田盆地的支脉上,北部分别称为(木舛)(声旁读chuan,去声)形城,本城,户石城,长度共约500米;西南依山势而下的部分叫做米山城,与户石城一道,也合称户石米山城。东临神川边的悬崖,山上部分尤其是本城面积较大,地理位置要害,坚固异常。武田军从九月三日起兵围户石,历时近一月,却无法占得城池分毫。反复的进攻耗尽了武田军将士的体力、士气。军势的疲惫使武田晴信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谁知村上义清对后撤的武田军发起了难以想象的猛烈攻势。武田大败收场,史称「戸石崩れ」。
而当武田军一片混乱之时,高松自告奋勇担当起殿后之责,与村上军死战,成功阻止了村上军前进的步伐,换得了武田主力安然撤离的时机。可是他自己与负责殿后的千余名武田兵士却陷入了村上主力的包抄之中,终战死沙场。
横田高松一生,参战三四十度,浑身受刀伤三十余处,乃真正的猛者。晴信闻高松之死,也曾对近侍叹息道「我方真正出色的武将,乃原美浓(虎胤)和横田备中 (高松)啊!」
横田高松之死,带给武田的是难以估量的损失;想高松一生,以先手而闻名天下,怎料得终期却战死于殿军之中。武将阵亡沙场虽说乃是死得其所,然其间的无奈还是令人痛心惋惜啊!

■参考略系图

附录:横田高松略年表

<永正16(1519)年>
 12月、入仕武田进甲府。

<天文11(1542)年>
 6月24日、信浓国诹访郡、出阵。
 7月3日、上原城落城。
 7月4日、桑原城落城。
 9月25日、『安国寺合战』。

<天文14(1545)年>
 4月、信浓国上伊那郡、出阵。

<天文15(1546)年>
 5月、内山城攻略战。

<天文16(1547)年>
 8月6日、『小田井原合战』。
 8月、志贺城攻略战。

<天文17(1548)年>
 2月14日、『上田原合战』。
 7月19日、『塩尻峠合战』。

<天文18(1549)年>
 8月、信浓佐久郡、出阵。

<天文19(1550)年>
 8月、信浓国小县郡、出阵。
 9月9日、戸石城攻略战。
 10月1日、「戸石崩れ」战死。

岛左近 家纹

战国乱世,犹黑幕笼世,心善之不存,常矣.
在此下克上横行时代,义之为物,有几人知之.似松永久秀类人物,比比皆是.
不断的背叛.主君,这一概念也不过乃暂栖身所在尔.如斯之时,他的出现,有同一缕清风,舒展我心;似夜空流星,虽闪烁单单一瞬,足留光芒万世不灭.忠义,因他而倍显真实.
虽处弱势,仅以一颗捍卫道义,忠义,赤诚之心;不惧德川家康的恶势力,勇猛一战,不惜牺牲一切.“日本第一猛将”与“鬼胜猛”的称号,其受之无愧.
他就是,有“鬼左近”之称的,石田三成麾下军师,闪烁于关原的耀眼流星----岛左近.

第一篇:平凡之章

岛左近。诸书名称从清兴;胜猛;清胤;友之;昌仲各样不一。根据『根岸文书』中残存「清兴」之自笔书状,以及少时筒井家时代自报姓名为「清兴」而多称其为岛清兴。他出身之谜,有大和,尾张,近江,畿内,对马诸说。『姓氏家系大辞典』(太田亮着 角川书店)中关于岛氏的36项里取的便是大和说。因此在这里我所采信的,也是大和说。
岛氏是大和平群郡的国人,同乡的国人曾歩々々氏在镰仓时代末开始武士化,被给予了管理春日社国民及兴福寺一乗院方坊人同院的福贵寺大内庄下司职的权利,现在奈良県生驹郡平群町椿井一帯的支配者。而岛氏,则逐渐成为了筒井家之武将。长禄四(1460)年河内畠山氏内纷时,就有岛氏跟随筒井家支援畠山政长,从而击败畠山义就军的记载。
参考『和州诸将军伝』,岛左近出生时间是天文9(1540)年5月5日。『多闻院日记』中永禄九(1566)年,岛氏之庄评判时,也有庄屋是位25岁男子的记录。(永禄9年5月26日,兴福寺塔头,福生院之主有「我的侄儿嶋ノ庄屋殿(25歳)近年来形势不错」之語。——『多闻院日记』)
永禄10年(1567)6月21日,平群「嶋城」被攻破,族人多被杀害,父「丰前守」弃城得脱。三年后,左近入仕了筒井家。关于岛左近在他生涯的前期,像这样有所记载的事件屈指可数,并无过人之处.可以说平凡无奇.我所知道最多,仅仅是其在大和筒井家担当家老一职,并与家中另一位猛将松仓右近胜重被后世并称为筒井左右近。

自笔署名花押上就是 「嶋左近清興」

再说筒井家。兴福寺筒井家是自平安时代便存在的僧兵集团,长久以在大和一地有着雄厚势力。在筒井顺庆父亲顺昭时代,几乎完成了对大和的统一。然后顺昭死后,继位的顺庆却不敌松永久秀,特别是久秀向织田信长表示臣服后,由于信长牵制住了筒井家盟友三好三人众,顺庆曾两度被赶出了筒井家一直以来的居城筒井城。不得已,筒井顺庆同样向织田家臣服。作为筒井在大和的对手,同样也正是以忠义著称的岛左近前期生涯最大的敌人,碰巧正是这个以不忠,背叛而“天下闻名”的一代枭雄----松永久秀。这不可以不真是历史的玩笑。
臣服信长之后,筒井被划到了明智光秀的军团。据说两人皆是精通和歌、连歌、茶道、花道的风雅武将因此很快成为莫逆之交,顺庆之子定次还娶了明智光秀的女儿。顺庆还在光秀的支持下成为了新任大和守护。可不幸的是,谁也想不到,这却埋下了岛左近离开筒井家的导火线。
天正4年,松永久秀再次叛出织田家。当然,这次他算错了。在织田信忠,筒井顺庆,羽柴秀吉大军围攻下,已经感觉到穷途末路的松永久秀最终怀抱茶器"平蜘蛛"自爆而死。天正9(1581)年6月3日,筒井顺庆在大和郡山城谋杀吐田氏。吐田领阙所一千石在天正11年11月10 日被赐予岛左近。而在天正9年伊贺合战中,左近随受光秀邀请的顺庆出战,作战勇猛,使本家减少了不少损失。(『多闻院日记』) 
天正十年(1582),灭掉了一生最大宿敌----武田家的织田信长欲统一天下,创千秋万世之霸业,开始了对国安芸毛利氏的讨伐。五月,西征的羽柴秀吉求援。六月一日,织田信长亲率三万大军出阵,其中将领包括了明智光秀.而信长本人只带了区区百人离开安土城,夜宿京都本能寺。
不知道是否是织田信长杀孽太重,应有此报.手握重兵,并对其早心怀不满的明智光秀于六月一日夜突然发难, 短短几个小时,战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天下霸主织田信长亡于本能寺己方内乱中.史称“本能寺之变”。织田顿时大乱。而作为始作俑者明智光秀理所当然成为其他家臣集所伐之的对象。当羽柴大军神奇地调头从中国赶回,战局开始倾倒向羽柴一面。筒井顺庆在此刻却不顾旧友明智光秀多番请求,硬是按兵不动,保持旁观立场。最终导致山崎会战中光秀军败身亡。顺庆如此不义之举,令深怀忠义的岛左近对筒井顺庆极度的失望;但同样是因为忠义,在合战中斋藤大八郎冲阵危急之时,义无返顾地保护着筒井顺庆,并亲持战刀,斩毙了欲杀顺庆的斋藤大八郎。天正11年,伊贺合战。岛左近随筒井本阵夜袭负伤。这也是有记录的左近最后一次为筒井家战斗。
天正12年(1584)8月11日, 顺庆身故,作为家中重臣的岛左近开始侍奉新的家主----筒井定次。在10月15日, 顺庆葬仪举行时,还作为家中笔头家臣担当了幡持的角色。
或许是筒井定次比顺庆更为不如,早已不满的岛左近终于在四年后,也就是天正十六年离开了令他心寒的筒井家,开始了浪人生活,隐居于伊贺上野持宝院。其后只有在天正18 (1590)年5月17日。参加了小田原役。(「左近陣立ルス」的记载见于『多闻院日记』)
至此,左近的前半生完毕,不久,将迎来他一生的转折点。

第二篇:转折之章

岛左近今生最大的愿望,是找到真正胸怀忠义之主.然,乱世真还有这种人存在吗?
答案是:有!
这个人,就是后来岛左近竭尽生命也在所不惜以捍卫的主人----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出身近江,原本为某寺中小和尚. 在秀吉担任近江长浜城主的时候, 一日外出狩猎偶遇三成,流传后世的“三碗茶”的传说,使之成为了羽柴秀吉手下得力助手.
在三成受封水口城三万石封地时,他与秀吉的对话成为了千古传诵的不朽感人佳话:

“佐吉,你现在是大名了,应该召收自己的家臣。”

“需一人足矣!”三成的回答.

“何人?”

“筒井家浪人岛左近胜猛.”

“……那你最后说服他了吗?”秀吉吃了一惊,反问道.

“是的,我早已知道不会那么容易说服他,所以我许诺将我的知行的一半--一万五千石给他以表示我的诚心.”
(以上引用楠飞鸟殿译司马辽太郎大师作品----关原)
在当时,居然以自己一半的俸禄招募一位浪人。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三成就是这么做了。不怪以秀吉之能也不觉惊讶.岛左近亦甚为感动,遂答应三成要求.自此加入了石田三成一方,成为三成最为器重的大将,石田家笔头家老。
到了庆长3年(1598)8月18日, 太阁丰臣秀吉逝,终年六十三岁.丰臣家支柱崩塌.而家臣内部,则分裂为福岛正则为首的武官派,和以石田三成为首的近江派两派争斗。等到翌年闰3月3日,唯一可以调和两派争斗的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去世后,两派矛盾白热化。此间还发生了福岛正则等七将袭击三成的事件。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说石田三成.作为秀吉所封五奉行之首,在内政方面三成的确有着卓越的贡献,并因此得到秀吉重用,却也因此受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武将出身的重臣不满和猜忌.可最主要的原因不在这些,换句话说,两派之争,实则是丰臣秀吉侧室茶茶(秀赖生母)同正室北政所之斗.所以司马大师说过这样的话:
“两个妇人家内争吵,灭亡了丰臣家.”
在两派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个早暗中窥视丰臣政权的奸雄开始了他的行动.这个人,便是丰臣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
家康此人,堪为战国第一忍者.经历今川,织田,丰臣三代,他忍耐了几十年,总算等到了出头之日.
曾经有这样的比喻:
有人问: “杜鹃不鸣,何如?”
信长答:“杜鹃不鸣,杀之.”
秀吉答:“杜鹃不鸣,使其鸣!”
家康答:“杜鹃不鸣,待其鸣!”
由此可见三人个性之不同与家康善忍之特点.
在丰臣秀吉,五大老之首前田利家相继过世后,天下最强的势力轮到德川家,家康看准三成,正则间不合,大做文章.逐步展开夺取丰臣政权的阴谋.正逢两派内斗,家康更是煽风点火.局势一发不可收拾。而石田三成虽然不善战术,但却早早洞察家康阴谋,于是部署应对之策.最著名的,当数扩建佐和山城以做据点.而奉命设计,修筑者,正是岛左近。因此后人对三成的评价就得了,「三成的一生只有两项算得是作为,岛之左近及佐和山之城」。
随其后东军,西军两阵的逐渐形成,黑云笼罩日本上空,血战之日已经临近。

第三篇:光辉之章

庆长5年(1600),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忠诚者与阴谋家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的最后激化。德川家康出兵征讨会津上杉家,毛利辉元随即进入大坂城西ノ丸……
一心维护丰臣的石田三成此刻下定决心,先发制人,举兵佐和山城。
整个日本,沉寂十六年,终震动了.
战国乱世史上,规模最大,涉及大名最多,参战人数第一,决定日本历史之大决战----关原合战,爆发。
究两军状况,以毛利辉元为名义统帅,实则石田三成的西军,人数占据优势.于是乎,三成对大战自以为成竹在胸.由此可见,石田三成内政虽能,却乃战斗庸才.真正有远见者,如岛左近,大谷刑部吉继已经意识到了西军即可能战败的命运。左近曾向三成进言暗杀家康之计,可惜石田三成自以为胜券在握,没有听从。左近等将至此做好了为「正义之人」三成殉死的准备。

左近军旗

决战前日(9月14日),为鼓舞西军将士低落的士气,岛左近请命出战,得三成应诺,率部五百出阵.在杭濑川一线设下埋伏.然后径直达东军阵前,假意收割麦子,借机挑拨中村一荣(一忠)部. 中村一荣麾下家老野一色赖母忍无可忍下带骑兵队出击,中了左近佯败诱敌之计,引至杭濑川草丛处,伏兵突出,截断中村部后路.岛左近掉转马头,前后夹击.激战中, 野一色赖母被左近部击毙.而与中村部同行的有马丰氏见情况不对,带兵增援.双方混战,不分胜负.而此时设本阵于冈山的德川家康目睹了全过程,也不得不叹服左近之谋略: “对手的行动可谓十分漂亮”.下令有马,中村两部撤退.岛左近也不愿追击,收兵回阵.此战,东军损失将领野一色赖母助义及其部下三十余人.西军士气高昂.这就是西军在关原大战中唯一的一次胜利: “杭濑川之战”.足见身为指挥者的岛左近在军事上的突出才能. 
庆长5年9月14日,关原决战前夜,左近向麾下500将士下了「明天这里需要的是全体人员的生命」的号召。

庆长5年9月15日,关原决战之期。本来西军形式大好,却在小早川秀秋的背叛下处于挨打战败的边缘危地。
因为个人原因及家康的布置.三成本阵从一开始便成了东军猛攻的靶子.而岛左近作为石田三成部负责大将,率领麾下五百将士死卫石田三成本阵.面前的是黑田长政的两千人马.在这种1:4的不利状况下, 下了战败讨死决意的岛左近排出背水一战的阵势,连同蒲生乡舍部对黑田长政和田中吉政所部发起猛烈攻击.而最惨的黑田,因左近等的勇猛和殊死搏杀,竟在四倍于左近部的状况下被硬生生逼出两百步之外.可谓奇耻大辱。合战后,左近得到了田中·黑田两家的高度评价。
「看之如见死兵」(田中吉政)
「只要想起他在战场上身姿的话连身体也会动弹不得」(黑田家武将)
就连黑田家有名的武将后藤又兵卫(大阪七将星之一,绝对不逊色于真田幸村的名将),母里太兵卫这样优秀的武士也不得不以豪杰来称呼左近。
不甘的黑田长政命铁炮队朝左近部猛烈射击.
上午9时,不幸的事情发生,岛左近遭受黑田属下铳头菅六之助狙击,重创退出战斗.至此下落不明。
关于岛左近在关原的传说,多数还是由当日与他有过正面接触的黑田家兵士处传出的。
很有意思的是,关于岛左近的军装,居然没有黑田家的武士能清楚地形容出来。最后还是召集旧石田的家臣,试着寻找左近的军装。最后得出了「兜之立物乃三尺余的天冲,具足是桶革胴之漆塗,身着浅黄木绵之阵羽织」这样的说法。为什么会没人看见呢?并不是说因为这没什么重要的,所以没人看清,而是「想起来都是耻辱的事情。当时只听到岛左近在阵中笑声,而却因为恐惧没人敢抬头去望。不用说看,能举起脸来的人都没有。只有像左近这样的勇士,才可能在乱军中大笑,实在太可怕了,根本就没人注意到他的军装是怎么个样子。」直至合战结束多年后,黑田家的武士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也不由地惊恐到「即便现在听到左近的名字,也会全身发毛,胸口不舒服。如果不是当时我们没用铁炮射击的话,我的头怕早落在了左近手上。」这般程度。

历史所公认,岛左近是在受铁筒突袭下退军,但其后所发生的一切则成为千古之谜.众说纷纭.个人倾向于生还说.
曾拜读隆庆一朗著,原哲夫改编的漫画<<影武者德川家康>>,<< SAKON~战国风云录~>>.即便同一个作者,同样的生还说,但对岛左近关原之后的故事也有两种不同的阐述.这里说同一感人场面:
石田三成被捕,在六条河源受斩. 影武者德川家康中本已因重伤陷入昏迷的岛左近在前一刻突然醒转,由甲斐六郎陪同下赶至,以手语得三成遗言,发誓保卫丰臣,完成三成遗愿。
而战国风云录里更是勇猛,身披华丽战甲,骑骏马傲然直入法场,虽四周有成千德川军亦无人敢挡。

结语之篇:忠义之章

纵观岛左近一生, 以忠义处世.
前半生虽汲汲无名,但求忠义之心如一未改.
入仕三成,人生大变,以拳拳报国之心,不惧恶势力力量强大,拼死捍主,至死方休.关原一役,终使其名扬天下,忠义之名,为子孙后人万代传颂.

                                  清兴斋 做于 公元二零零三年七月二十三日
                                               改于 公元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参考资料:
彦根左近の会
<<谜之武将----岛左近清兴>> 李良臣
关原 人间模样 
战国浪漫

小谷城主浅井長政画像

勇将 远藤喜右卫门尉直经

浅井家头号勇将,同时也是位出色的智略家。姊川合战时曾潜入织田本阵欲暗杀织田信长不得。最终被马回众之竹中久作(竹中半兵卫舍弟) 讨取。

1.远藤喜右卫门真的实际存在过吗? 
关于远藤喜右卫门这个名字,只是在一级史料『信长公记』及『武功夜话』有所言及,其真实存在的可能性令人怀疑。
下画是滋贺县指定文物财产的之三十六歌仙绘,其中「奉挂之 远藤喜右卫门尉直经敬白 永禄十二年十一月吉日」表明其中一名奉纳者即是远藤喜右卫门。(多贺大社藏)。

2.远藤喜右卫门渊源
据说祖先原是镰仓武士,后移住到所领地柏原庄(滋贺县坂田郡山东町柏原)。喜右卫门的父亲远藤主膳,在亮政还在京极家为官试看变已经入仕了浅井家。可称谱代家臣。主膳之女嫁给了同在京极为官的今井定清的家臣田辺式部。一般认为喜右卫门有两个儿子。长子远藤孙作,元亀元年(1570年)6月19日,在织田军属下木下藤吉郎攻击下,喜右卫门的居城须川城陷落,不得已向藤吉郎投降。后,孙作得赐予知行伊势(三重县)三重郡。弟喜三郎侥幸逃脱,后来参加了姊川合战、小谷城之战。主家灭亡后,参与加贺的一向一揆也宣告失败,流浪的末期来到越中(富山县)砺波郡务农。到了昭和初期,居住在须川的远藤家也是远藤一族,不过,喜右卫门的后代却是不明。
下之写真是须川山寨遗迹(「滋贺县中世纪城郭分布调查报告书」)。须川山寨在长比城寨眼下的须川山山顶,离山脊的长比城寨在约有300米的距离。一般认为须川山寨是须川城的小城,由远藤喜右卫门筑起。

下之写真是须川观音堂(滋贺县坂田郡山东町须川)。据说是远藤一族的祖先远藤菅胜在承久元年(1219年)时盖的。它的左手一带便是远藤居城须川城。

3.远藤喜右卫门与浅井长政
永禄3年(1560年),16岁的长政(当时名贤政),被迫与江南的六角义贤家臣平井定武的女儿定婚。而且父亲久政却无力拒绝其舅平井的命令。贤政恼怒于父亲的懦弱,决意将平井之女遣返老家,而在这个时候,贤政找来商议对策的便是喜右卫门和浅井玄蕃两人。足见喜右卫门是贤政的亲信。同年,长政与重臣商议让久政隐居的议定时候,除了赤尾、百々、安养寺之外也有喜右卫门。 喜右卫门在小谷城下的清水谷修建了屋敷,并专门住在了那里。而本城须川交与了长子孙作。被允许在小谷城下修建了屋敷的,只有像笔头家臣赤尾清纲及木村日向守这样重臣,普通的家臣是没被容许的。可见喜右卫门在浅井家中的地位。姊川合战中,浅井长政的本阵除了近侍众外只有赤尾清纲,远藤喜右卫门担当职务之事被绘成了图(长浜市木村藏姊川合战图)。喜右卫门是作为长政的参谋在指挥着全军。  
下面的照片是「小谷古城图」的一部分。清水谷处便出现了远藤喜右卫门的名字。

4.远藤喜右卫门和伊贺忍者  
远藤周作的『男人的一生』中,千草越狙击织田信长的甲贺的杉谷善住坊,据说是在金ケ崎之战时由远藤喜右卫门雇佣来的。证实这个事实的史料现在没有。不过,喜右卫门与甲贺及伊贺忍者缔结联盟好象是史实。永禄4年(1561年),箕浦城主今井定清攻击了六角义贤的太尾城,而这次作战便是喜右卫门筹划的。田辺式部与伊贺忍者一起潜入太尾城,并合力发火烧城。这证明了喜右卫门和伊贺忍者是有联系的。

5.远藤喜右卫门和横山城
横山城原为京极家的支城,在永正14年(1517年)时受到浅井亮政的攻击而落城。永禄4年,浅井长政做出以横山城为据点进入江南的的重大必要建定,命令喜右卫门重新修筑。大原观音寺永禄4年2月10日付远藤直经书状中有「至申时便悬于绳之义这样之寺」的记载,便是他在修筑城的证明。横山城在其后的历史中,成为了姊川合战策略的舞台。元亀元年的姊川合战中守护横山城的武将,根据『武功夜话』记录,乃是喜右卫门的妹婿田辺式部。这与喜右卫门修复横山城之事说不定也有关系。只是,一般的说法横山城守将是大野木、三田村、野村的三将。 不过,从元亀元年开始的驻屯,一般还是认为是由田辺守护的。

6.远藤喜右卫门和大依山寨 
据说远藤喜右卫门在元亀元年的姊川合战中担当的是大依山的守将。不过,根据『武功夜话』记载,喜右卫门被托付在近江和美浓国境的苅安城寨和长比城寨担任防御工作。金ケ崎之战中追击织田军的朝仓军进入近江国境时便是来到了这两城寨。长政在『信长公记』中也有将越前众放入苅安城寨和长比城寨这两处险要地的记载。在后世的发掘调查长比城寨时,有朝仓家独特筑城技术的痕迹被发现,朝仓郡从长比城寨入城也成为事实。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朝仓军进入两城寨的时候喜右卫门又该怎样呢?估计从那个时候开始,喜右卫门便被派往大依山驻守。
喜右卫门与盐津和泉守一起,在大依山筑起城寨。下面的图是「江阳浅井郡小谷山古城图」的一部分。在大依山一地可以看见远藤喜右卫门和盐津和泉守的名字出现。

结果两城寨在的木下藤吉郎调略下,城将樋口三郎兵卫反叛投靠了织田家,而朝仓军则狼狈逃窜,两寨陷落。在长比城寨山脚的须川城也同时被攻陷,一族的人及家臣不是讨死就是成为了俘虏。喜右卫门从此不在信任朝仓军。姊川合战,浅井军·朝仓军在大依山铺开阵势。军议商定作战战术事,长政与浅井半助的见解产生了分歧对立。此时,大依山守将喜右卫门进言道「殿之军议实在不是很恰当,对敌作战便是要打败敌人,只要混入敌阵杀死信长,胜负立见。何故如此犹豫不决?」。浅井长政听罢,终下达了向姊川进军的指令。
下之写真为大依山。

7.远藤喜右卫门和织田信长
永禄11年(1568年)织田信长与浅井长政在佐和山城会面,此时的喜右卫门作为陪坐服侍在一旁。对信长说的「我听闻,只要长政殿和我二人一起治理日本国。届时各方大名必然臣服」之语言抱疑念态度,加深了他对织田与浅井联姻是从计谋方向出发观点的确立。当夜,信长宿于柏原,而接待他的便是喜右卫门等三人。喜右卫门等到夜晚信长熟睡,夜深人静后偷着快马赶回小谷,向长政进言应立杀信长。不过长政没有接受,一气之下,喜右卫门跑到柏原的成菩提院发泄愤怒。
下之写真是信长和长政见面的情况。喜右卫门是从左数的第三人。绘本太阁记(物语)。

元亀元年(1570年)6月28日,浅井军败走时,织田军追击整整五公里。为掩护主力撤退,喜右卫门于纷乱中在家臣富田才八的掩护下,组织少部分武士冲向了信长本阵。稍迟弓削六郎左卫门、今村扫部助也随后赶上。喜右卫门大吼「御大将何在!」,迫近离信长前十间之地。在信长一侧的马回众之竹中久作,找到喜右卫门一个破绽,突然拍马上前撕杀,终取下了喜右卫门项上人头。
下之写真是远藤冢。立在喜右卫门终之地(长浜市垣篭町),每年7月都会为他举行法事。小字为円藤。或说是远藤的草书。一旁的小山便是当日信长本阵所立之处。合战当日,信长来到下山,被认为在这円藤附近进行着指挥。

8.远藤喜右卫门和竹中兄弟 
永7年(1564年),竹中半兵卫重治与其弟久作一齐从斋藤龙兴那儿夺取了美浓稻叶山城,随后脱离了斋藤家,暂时寄身于浅井家臣樋口三郎兵卫处。关于这件事历史上并没有任何的详细记载。不过,喜右面卫门是长政的亲信也应该与竹中兄弟有过接触。竹中兄弟寄身浅井家大约有一年的时间,也应该知道喜右卫门是浅井家军事策略中枢的事,所以竹中久作才会在以后老是宣扬自己「取下了远藤喜右卫门的人头」的举动,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猛将 矶野丹波守员昌

在近江赫赫有名的猛将。浅井对阵六角最前线之佐和山城城主。姊川合战时担任浅井军先锋,率1千5百精锐将织田军2万3千之13段阵备突破了整整11段。浅井本队败走之际,矶野部被织田军断去后路,但矶野员昌丝毫不惧,竟率众正面突破织田军3队,带领残兵三百骑撤回佐和山城。

1.矶野员昌和浅井长政
矶野丹波守的本贯地为伊香郡高月町矶野,累代以矶野城作为居城。到了员昌这一代,入仕近江浅井家。永禄4年(1561年),升任了佐和山城主。矶野丹波守与其他的重臣们一样,得以在小谷城下修建自己的屋敷。其之屋敷在从本町通往进入清水谷的歧路里上。姊川合战之后,佐和山城处于织田军孤立包围中。可是长政却被员昌与织田信长私通这样的假信息所盅惑,没有派出援军。由于这个缘故,矶野丹波守不得已向信长投降了(元亀2年2月)。此后矶野丹波守受信长封赏管领近江高岛郡。曾经狙击过信长的杉谷善坊隐居到高岛,正是被丹波守逮捕,并于天正元年(1573年)9月押送到岐阜。

2.矶野员昌和佐和山城 
眼见西美浓三人众(安藤伊贺守,稻叶伊予守,氏家常陆介)与织田方面私通,无力阻止的美浓斋藤龙兴亲信·日根野备中守向浅井贤政(长政)派遣使者,请求浅井出兵美浓。贤政的姑母是斋藤龙兴的夫人,可以说浅井家与齐藤家还是亲属。如果让西美浓三人众成功造反投向织田,还不如将浅井迎入美浓,再与织田军作战对斋藤来说还好一点。永禄4年(1561年)3月中旬,贤政根据这个建议带领七千多骑出兵美浓。浅井军越过关原从美江寺川攻进了美浓。六角义贤趁浅井贤政不在的时机大举攻佐和山城,城将百々内藏助战死。贤政领兵赶回,再次夺回了佐和山城。以后,矶野丹波守成为了佐和山城城将。而与六角有联系的美浓岩手城竹中重元在这个时候从后方突然攻击浅井家,夺取大原口、苅安城寨。此役也是重元长子半兵卫重治的初阵。贤政在之后的5月,改名长政,正式与六角决裂。

3.矶野员昌在姊川合战
元亀元年(1570年)5月,织田·德川联军在金ケ崎逃掉。自知情况不妙的长政立即封锁了近江和美浓的国境。在国境的苅安、长比两寨派远藤喜右卫门守卫;能登势在乡镰羽诸城由堀次郎、樋口三郎兵卫镇守;箕浦城和佐和山城则是矶野丹波守固定守护(『武功夜话』)。 在此后,长政把朝仓势放入了苅安、长比两城寨,喜右卫门退到大依山。因此堀次郎、樋口三郎兵卫两将担任起了两寨守役。由于寄身樋口长亭轩城的客将竹中半兵卫呼应了木下藤吉郎调略,樋口、堀二人倒向了织田氏。正是因为这个缘故,6月19日,苅安、长比两寨落城,织田军得以攻入近江境内。21日,在虎御前山列阵的织田军,为了引诱长政离城而在小谷城下放火。当时,由木下队二千五百联合堀、樋口部卒五百共计三千兵力,在熟悉近江地形的樋口作先锋,驱散人群,烧光了包括小谷城下町屋以及山谷各个角落所有显眼的建筑,焚烧了田地。当日大火的黑烟甚至遮蔽了太阳。可是长政就是不为所动。信长于是改变目的地,攻打横山城。将军阵移到姊川南侧向横山发起攻势。攻防三日末,请求救援的急使从横山城奔出,来到小谷城。得到这一消息的长政终于坐不住了,领兵八千在姊川北侧的大依山布阵。27日,朝仓氏援军一万,也到达了大依山。浅井·朝仓军决定28日晨发动攻势,于是从夜半离开大依山向姊川北岸移动。发现这情况的织田·德川军也开始部署。同时,木下藤吉郎队带领三千兵从横山向姊川南岸移动,柴田队、佐久间队随后布阵。当夜晚结束的时候,从早晨薄雾中隐隐可以看见对岸矶野队的旗号。木下藤吉郎也表示出「矶野丹波守乃犬上郡有名之猛将也。然而前几天闯入到他的领土,烧光了他的家。而背叛者堀次郎和樋口三郎兵卫眼下正在我队。矶野队必定会朝我队发动疯狂攻击」的担忧,并因此向竹中半兵卫请教对策。6月28日晨,野村的浅井长政军八千,与姊川对岸的织田军二万三千对视着。而此时在姊川西侧朝仓军和德川军已经开始战斗近3小时,数量占优的朝仓军步步禁逼德川军。上午9点(辰五半),浅井、织田两军铁炮声猛地响起,震慑天地。浅井先锋矶野丹波守将兵一千五百眨眼之间渡河,犹如无人之境一般冲进了织田的先锋坂井政尚的阵备中。员昌奋力死战,不断前进,一共打破了坂井以下织田军十三段阵备的十一段。随矶野丹波守,浅井玄蕃,阿闭贞秀,新庄直赖队后,长政的本阵也突入敌阵。数名将领被讨死的织田军处在了崩溃边缘。由于竹中半兵卫的指示将横(侧一阵改为圆弧之阵的木下藤吉郎队在此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战役结束后藤吉郎受到信长大大地奖赞。藤吉郎之阵始终坚守在信长本阵一町半(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没有被浅井突破。长政大吼「破坏敌人的旗本!」浅井军突入织田本阵,与信长马回众展开一阵混战撕杀。佐々成政的铁炮队三百余挺,此刻也只能持续射击,不分敌我。『武功夜话』中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激烈程度,织田军败北几乎成了事实。可惜在这个时候,德川军扭转了局面上的劣势,一口气打败朝仓军。正是如此,本作为德川军援兵的稻叶伊予守兵一千,在看到织田军有危险,于是朝浅井军右翼发起攻击。而本作为横山城压制的氏家常陆介、安藤伊贺守共计二千骑也跑去袭击了浅井军左翼。受到三面攻击的浅井军抵挡不住,全线崩溃,朝小谷城败走。浅井先锋矶野丹波守深入敌阵奋战,不过,看破后背被被堵塞,丹波守开始集中兵力。虽然被遮断了退路,但矶野丹波守随即作出从前面突破敌军返回到佐和山城的作战打算。丹波守首先突破的是前面氏家常陆介之阵,随后又打破了安藤伊贺守之阵,朝向打算阻止己部去路的稻叶伊予守队展开激烈地战斗,终于突破了这最后的阻碍,得率残兵三百骑返回佐和山城。   

家老 赤尾美作守清纲 

服侍了浅井家三代浅井亮政、久政、长政的老臣。获以在小谷城本丸之东构建赤尾屋敷的重臣。浅井家三家老之一(三家老或许就是海赤雨三将吧,可惜我只找到了赤尾清纲的详细资料,而雨森弥兵卫、海北纲亲两人却只有简略介绍)。以武勇闻于天下。因对处理与六角氏的关系到底是战是和跟久政观点截然相反,君臣关系一度不和,结果导致了在永禄3年(1560年),与数名重臣议定推长政为家督使久政隐居(『江浓记』)。原名清纲孙三郎(一说是孙二郎),后改称美作守。

1.赤尾清纲和浅井长政
永禄3年,在浅井长政16岁的时候,与赤尾清纲、远藤喜右卫门、安养寺经世、丁野等家中重臣评定,迫使其父久政隐居,而长政登上了家督之位。永禄4年(1561年)3月,在攻入美浓的美江寺川之战中,在浅井军撤退之际,担当殿后之责,连续三次击溃了斋藤军的追击,顺利完成任务。姊川合战及小谷城之战时,织田信长在虎御前山铺开列阵。不过,有记载,那里曾经便是赤尾清纲守卫的城寨。「虎御前山始赤尾美作守清纲阵城然姊川一战之后右大臣信长公本阵所立」(「虎御前山古城寨图」)。元亀元年(1570年)6月的姊川合战中,在长政的本阵与远藤喜右卫门、安养寺经世共同指挥着旗本队。

2.赤尾清纲与同士讨事件 
永禄4年(1561年)7月1日,箕浦城主今井定清得到佐和山城主矶野丹波守的援助,应该夺回被六角方面夺走的太尾城而尝试了夜袭。这次作战由远藤喜右卫门筹划,而喜右卫门的妹婿田辺式部则配合今井定清。忍者和田辺式部秘密侵入城中,预备放火,并以此为信号里应外合,欲一举攻下城堡的本丸及二之丸。可是因为忍者耽搁导致推迟了信号数小时,着急的今井定清等不及迟到的火势而在漆黑的夜晚疾驶。结果,一不留神被矶野部的兵士误以为是敌人给讨取了。今井家以前与浅井家在京极家为臣时中可算同列,这起同士讨因此成为了件大事件。田辺式部受到嫌疑,为避难寄身于小谷城远藤喜右卫门之屋敷。今井家的家臣们商议到小谷城来控诉。浅井长政得知此事,十分震惊,命令赤尾清纲彻查此事。最后当矶野得知是自己的兵弄错了讨伐对象,大大地惊恐,急忙向今井家发送了「没有恶意」意思的道歉文。

3.赤尾屋敷 
赤尾清纲的本贯地为木之元町赤尾。从小谷城的樱马场通过本丸向东的小道走有个曲轮。这里就是赤尾清纲的赤尾屋敷。小谷城落城时,长政就是从本丸跑到在赤尾屋敷里自杀的。
下之写真为「小谷城图」的一部分。上有赤尾孙二郎之名出现。

4.赤尾清纲在小谷城之战
天正元年(1573年),小谷城之战时,浅井长政的本丸与父亲久政小丸联为一个防守整体。可木下藤吉郎从清水谷经过大野土佐守屋敷突入京极丸,本丸和小丸间被分割开了。在信长攻击本丸时,长政跑到在赤尾屋敷,将妻子(市)和3个女儿(茶々、初、小督) 送到信长方之后,自害身亡。清纲在这个时候,非本意地被织田军生擒了。据说后来押到信长前的清纲被允许自害,最后在其子清冬的帮助下切腹自杀。 

 
重臣 安养寺经世 

浅井家重臣之一。曾担任浅井长政和织田信长妹妹市之间亲事的中介角色。由于这个缘故,在姊川合战中当经世被活捉的时候,信长以「仔细想来还有一事与你有关系」而放过了他,让他回到小谷城。正在经世的报告,才使得远藤喜右卫门等诸多浅井家臣壮烈就义的经过流传了下来。继续坚持抗争的长政开始与全体家臣共同奋斗,天正元年到小谷城落城为止的3年间,以朝仓义景为首,足利义昭、武田信玄、石山本愿寺一起团结一致,筑成织田信长包围网。而其中便以三方原之战为开端的信玄上洛战和石山合战所代表的元亀骚乱为首。

1.安养寺经世和市
据说作为织田信长妹妹市和浅井长政的婚姻中介的,是织田方面的不破河内守光治,以及浅井方面的安养寺经世。而在『武功夜话』中,织田方面乃稻叶伊予守良通(西美浓三人众),浅井方面是堀能登守(堀次郎之父)扮演了主要角色。另一方面,『川角太阁记』中将其作为了浅井家重臣矶野氏的功绩。而关于婚礼的时期有永禄4年(1561年)、同7年、同10年等诸说存在。现在最有力的说法是奥野高広氏的帮忙,长政通过市桥长利给信长传递书信,在永禄10年(1567年)长政由市桥长利安排开始了和信长的接近。

市的画像(^_^bb)

2.安养寺经世在姊川合战
安养寺经世指挥着长政的旗本。在己方开始撤退的时候,带领麾下武士阻击织田军的追击。其弟彦六、甚八郎在奋战中死于敌手。以下是『浅井三代记』中的记载。
经世高呼「已经到这儿」而闯入敌人阵中,织田武士欲取其首级,不过由于信长的指示被信长的部卒4、5人包围而后被活捉。安养寺被拉到信长面前。信长说「不是安养寺吗?久违了」
回曰「我无话可说。只希望快点被砍头」
信长道「为何说那样的事?仔细想来不是还有一事与你有关系?现在让你看看先前我方夺取的人头」
信长命小姓取来人头。其中包括了经世的两个弟弟、远藤喜右卫门在内的首级共计三十余颗。看罢,经世说「看也看了。下一刻请快点取下我的首级」
信长回道「不不!你已经为长政扔掉一次生命了。从今天开始这生命是从我信长这儿得到的。现在返回小谷,对长政竭力是你独一无二的忠义。我想要你知道的是,如果我军继续前进小谷会怎样。经过今天之战浅井之兵已经不能再用了,想攻陷小谷也不是什么麻烦」
经世答曰「久政殿尚有部卒一千骑、井口越前守五百多骑、千田采女正和西野入道也还余有二三百骑。因为这一千七、八百骑的生力军在固守,不会那样简单地落城吧」
听到这些,信长道「安养寺你说的也正确。我军亦疲劳于今日的战斗。决定另日再攻」
而后允许经世的请求,让不破河内守将他送回到小谷城。 

其他 家臣简历  
 
赤尾清冬 ?~?
浅井氏家臣。赤尾清纲之子。通称新兵卫。六角方面进攻太尾城时开始随军。

赤田兴 ?~?
浅井氏家臣。赤田隆之子。宦途至信浓守。近江犬上郡八町城主。1566年左右出生。其一字名为源氏。

浅井井伴 ?~?
浅井氏家臣。浅井井演之子。通称弥太郎。别名井量。宦途至木工助。1542年~1571年曾担任江北的菅浦代官职。

浅井井规 ?~1573
浅井氏家臣。浅井井伴之子。1571年攻打背叛浅井投靠织田方的镰刃城堀秀村,不过,败在救援秀村的木下秀吉手下。1573年,小谷城落城时通过秀吉介绍成为织田方内应,然而最终依然被处死,可谓晚节不保。

浅井井演 ?~?
浅井氏家臣。天文时期担任近江横山城守备。

浅井井赖 ?~?
浅井的后裔。通称喜八郎。另有政春·政坚·政信·长房·作庵等诸名。宦途至周防守。有说是浅井长政的三男。不过,从名字看大概应是浅井井规和浅井政澄的近亲。只从通称和宦途,很难辨别是否是长政的血脉。据说小谷落城时为秀吉所藏匿,1583年的贱岳合战时与平野长泰一路讨伐柴田方山路正国。但,如果他就算是在这个时候元服,也是比长政的嫡子万福丸年长。入仕秀长·秀保得知行六百石。1594年秀保死后为入仕了大和的增田长盛,领三千石。以勇猛见称。关原合战长盛改易后入仕生驹一正。参与了大坂之战,落城后投靠了京极氏。也有说夏之阵时战死。不过,在世说较为妥当。有种说法是寄身于京极后他便以作庵为号。

浅井亮亲 ?~1573
浅井氏家臣。浅井秀信之子。通称与次。另称亲政。宦途至石见守。侍奉久政·长政两代,担任与父亲同样的奏者职务。长政与信长敌对时曾持反对意见。不过,在小谷城落城时成了俘虏,后被斩首。

浅井亮赖 ?~?
浅井氏家臣。通称新兵卫。主要作为领土内用水争论的奉行。在天文年间发生井口·三田村用水争论的时候,井口依求于赤尾清世,而三田村则依求亮赖。1558年担当竹生岛小岛权现的营造奉行。

浅井秀信 ?~?
浅井氏家臣。通称五郎兵卫。侍奉亮政时担任祐笔之职。诸多文献中作为奏者而被记载这则是事实。书法出色,与本愿寺屡有赠答。但最后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是1544年,其后消失无踪,再无任何的记录。

浅井政澄 ?~?
浅井氏家臣。浅井政信之子。宦途至玄蕃允。姊川合战作为浅井势的第二阵参与了跟织田军的战斗。后来投向了信长。信长家臣中也有同名的武将,不过,那是尾张浅井氏。

浅井政高 1560~1615
浅井氏家臣。通称茂右卫门·茂左卫门。娶了田屋明政的女儿。在浅井灭亡后侍奉秀吉。秀吉死后侍奉秀赖,大坂冬之阵战死。享年56岁。也有被称为「田尾」的资料,不过,想来应该是「田屋」的笔误吧。

浅井吉政 ?~1583
浅井氏家臣。浅井亮亲之子。通称吉兵卫。主家衰败后侍奉秀吉。参加贱岳合战。不过,因为和山路正国一同行动,同正国一起叛离秀吉方,投靠了胜家。在秀吉家臣平野长泰·渡边勘兵卫了·浅井喜八郎井赖讨伐正国时讨死;也有说是被七本枪之一的加藤嘉明讨死。不过这些都是没根据的假设。还有说法是顺弟成伯削发为僧,1594年淀君在父亲浅井长政的二十一周年忌日时请求秀吉修建了京都养源院后,成为养源院一世。养源院除了以狩野山乐之张付绘以外,小堀远州作的庭园也是很有名的。山乐·远州一起成为浅井旧臣共知的通行。而「养源院」则成了浅井长政的法号。

阿闭贞大 ?~1582
浅井氏家臣。贞征之子。通称孙五郎。另称贞义。浅井灭亡之前投靠了信长,保全了领地。1575年从军参与了越前进势。1576年安土城修缮时负责征用工人,此后的1581年参加了伊贺侵攻,本能寺之变后明智支持光秀,攻击了秀吉方的长滨城,并参加了山崎合战。战败后,秀吉方面宫部继润·中村一氏等攻陷山本山城,被活捉,后遭处刑(「浅野文书」)。

阿闭贞征 ?~1582
浅井氏家臣。通称万五郎。另称贞秀·贞大·长之。宦途至淡路守。与今川家臣的朝比奈泰能·泰朝同样,父子混淆的典型,诸书记之为贞大,与其子名通行。正因为混淆,所以关于其经历除知他为近江伊香郡山本山城主以外不明的事很多,特别是在本能寺之变后要区别他们父子就更不容易了。姊川合战作为浅井阵势的第三阵出战。在信长进攻小谷的时候接受秀吉调略而内通,保全所领土地。但受到江北秀吉的压迫,因身为竹生岛寺领押领不廉而受到了信长责备的时候,被秀吉夺取了其在竹生岛所领土地的大半之事向菅屋长赖辩解过(「竹生岛文书」)。秀吉的中国侵攻开始后与另外的近江众一样地成为了信长的旗本。1581年进攻伊贺时随军, 1582年的武田讨伐时跟随信长出战。在本能寺之变中,贞征·贞大父子支持光秀攻占长滨城。在与秀吉作战的山崎合战中战败,逃回居城山本山城里,落城时和贞大一道被活捉而后被斩首了。阿闭氏作为明智光秀的伙伴,与秀吉对抗也成为必须之事。

雨森清贞 ?~?
浅井氏家臣。海赤雨三将之一。通称弥兵卫。近江伊香郡雨森的领主。作为久政的奏者而参与国政。采用「清贞」之名一说,有不确定性。

安养寺氏种 ?~1606 
浅井氏家臣。安养寺氏秀之子,氏久之孙。通称三郎左卫门。1573年主家灭亡后改仕京极高次。1614年,在丰国社笔绘狩野山乐图(「板绘金地著色系马图」。现在收藏于京都妙法院)的安养寺喜兵卫氏亲应该是他的同族。

安养寺氏久 ?~?
浅井氏家臣。通称三郎左卫门。宦途至三河守。最开始为京极家臣,近江安养寺领主。1560年得领地竹生岛。与15世纪登场的安养寺景盛·景能该不是同一系统。

岩胁定政 ?~1572
浅井氏家臣。岩胁秀次之子。通称市介。宦途至筑前守。近江坂田郡岩胁的土豪。1572年,在进攻背叛浅井而与信长秘密勾结的镰刃城主堀秀村的时候战死。

井口经元 ?~?
浅井氏家臣。宦途至越前守。近江井口城主。其女嫁给了浅井久政。

大野木秀俊 ?~1573
浅井氏家臣。宦途至土佐守。近江横山城守备。主家灭亡之际向信长投降但不被容许,最后被杀害。与「乡野文书」中登场的茂俊关系不明。同时,也是姊川合战时战死的大野木土佐守秀国的息子。

小川祐忠 ?~1601
浅井氏家臣。通称孙一郎·佐平次。宦途至土佐守。近江神崎郡小川之国人。1571年在信长进攻浅井时投降。1573年的槙松岛攻略中随军。以后成为明智光秀麾下而参与本能寺之变及山崎合战。此后因救命之恩侍奉柴田胜家,成为长滨领主柴田胜丰的家老,胜丰投降后随之参加了贱岳合战。胜丰死后改侍秀吉小牧之役从军, 1590年领伊予府中七万石。文禄之役中渡海,在金海中救援浅野长政。1584年分担伏见城修缮工作。关原合战时率二千兵士,投向西军归属于大谷吉继队麾下。不过,由于小早川秀秋的叛变呼应与朽木原纲·赤座直保·胁坂安治一同攻击大谷队,见形势不妙,反叛到东军,在其后与秀天一起加入到对佐和山城的攻击中,战后遭到改易的惨痛教训。失意中在1601年没。

海北纲亲 (1510)~1573
浅井氏家臣。通称善右卫门。海赤雨三将笔头,担任武者奉行职务。海北一般被认为是坂田郡的国人,遵从于浅井亮政的兴起而加入浅井家。小谷攻防战时奋战至死。在他死后,秀吉曾言「纲亲乃我军法之师也」的逸话很好地流传下来。作为浅井军进攻的先锋却没有与秀吉直截对战的记录。不过,事实即使有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桃山时代的代表画家海北友松便是纲亲之子。

片桐直贞 1522~1591 
浅井氏家臣。通称孙右卫门。宦途至肥后守。在小谷城攻防时守备着须贺谷。浅井灭亡后侍奉信长,其后侍奉秀吉。享年70岁时死去。

河毛清旨 ?~?
浅井氏家臣。河毛清允之子。通称次郎左卫门。与父亲同样作为奉行人。在主家灭亡时,听从秀吉的劝告向织田投降。和后作为秀吉马回众在1592年肥前名护屋城时在番的河毛次郎左卫门应该是同一个人物。要得近江犬上郡二百石的知行。

乡秀就 ?~?
浅井氏家臣。乡清忠(与清定是同一人物)之子。其次男寿贤及寿贤之子九郎左卫门在大坂城入城,在长曾我部盛亲队与藤堂高虎作战时两父子一起战死。

小堀正次 1540~1604
浅井氏家臣。通称新助。小堀正房之子。书中有说法是「政次」,不过,在史料却上是「正次」。母亲是浅井亮赖之女。近江坂田郡小堀村的出生。浅井灭亡后侍奉羽柴秀长得食三千石。1585年纪州征伐之后根据秀长的命令被委任纪州检地。作为秀长本领的大和检地他也参与了。秀长死后改侍秀吉,成为大和·和泉·纪伊郡代。关原时从属于家康的景胜讨伐军,同年12月成为幕府直辖领地的备中松山一万三千多石的幕府御料代官(备中国奉行)。赶往备中的正次,因松山城的阵屋荒废,不得已将赖久寺作为下榻的宿舍。息子远州把赖久寺院改修成庭园就是因为这个缘故。1601年担任伏见城的作事奉行,翌年前往近江检地,以能吏著称。1604年在前往江户的途中,在相模藤泽病死,埋葬于镰仓光明寺。

新庄俊长 ?~1573
浅井氏家臣。号法泉坊。近江高岛郡伊黑城主。在比叡山众僧僧兵。1573年投降信长,不过,因此遭到不满的浅井长政的攻击而灭亡。

新庄直忠 1542~1620
浅井氏家臣。新庄直昌之子。新庄直赖的弟弟。通称刑部左卫门。号东玉斋。1549年,父亲在摄津江口与三好长庆的作战中战死(江口合战,因是三好政长战死的合战而有名)于新庄城。在1550年义晴死前侍奉将军得唐崎,但是否如此,真伪不明。此后侍奉信长·秀吉除得近江蒲原郡领地一万四千六百石之外,还担任近江国内秀吉直辖地代官职务。1583年,秀吉给予其二百石的知行。此时已号「东玉」。1591年,移植枯死的唐崎松(近江八景之一)为景胜的保存尽力。文禄之役渡河作战。秀吉死后称病在京都闲居。关原时参加西军,兵围大津城因京极高次的投降而得凯旋。战后领地被没收。不过,因与家康接近在之后得近江坂田郡柏原为知行。

新庄直赖 1538~1612
浅井氏家臣。新庄直昌之子。新庄直忠的哥哥。通称新三郎。宦途至骏河守·宫内卿、从五位下。从父亲直昌以来就是近江坂田郡朝妻城主。姊川合战中作为浅井军的第四阵。1571年佐和山开城投降后受到丹羽长秀的攻击而开城投降。本能寺之变后侍奉秀吉。担任马回众·指物使番等职务,1591年领近江大津城一万二千石。1594年大和宇多城、1595年摄津高槻城两次增加所领三万石。关原从属于西军攻领伊贺上野城,战后被改易,被会津蒲生秀行收存。1604年被赦免,领常陆麻生·下野石桥共计二万七千石 (翌年增加为三万三百石)。居于常陆行方郡麻生,侍奉秀忠。享年75岁时死去。

田中吉政 1548~1609
浅井氏家臣。田中重政之子。通称久次·久兵卫,初自称为宗政,后改成长政。宦途至兵部大辅·筑後守,侍从,从四位下。略称田兵。“吉”或许是承秀吉的偏讳吧。近江高岛郡田中出身,属于农民阶层。其父为谁却是不确定的,有重政(「宽政重修诸家谱」)、宗弘(「藩翰谱」)、实氏(「田中氏系图」)诸多说法。不过,出身高岛郡是确定的。田中氏据说是高岛七头之一,1570年信长的越前攻略中有田中城的字样出现,吉政说不定就是这个田中氏的庶流。浅井氏灭亡后(1573年田中城被明智光秀攻占。田中氏灭亡)侍奉信长,成为宫部继润的属下。此后改侍秀吉,1585年担任秀次的家老俸禄五千石。1588年叙任从五位下兵部大辅,领近江三万石。作为秀次家老还有出水口城主中村一氏·大垣城主一柳直末·佐和山城主堀尾吉晴·长滨城主山内一丰等。不过,只有吉政为秀次看重居住进八幡执行政务。作为功绩之一,在琵琶湖开凿了「八幡堀」之事也是众所周知的。小田原之役后,家康调往关东入部后领三河冈崎城五万七千四百石。1592年开始修筑冈崎城。吉政在这时召集来自河内·和泉的石匠对堀、石垣进行了修筑,为住地提供了保护。1594年增加三河四万石,成为藏入地三万石的代官。1596年加增至十万石。支配冈崎期间所建的「二十七曲」被称为弯曲之多的道路(争对家康的侵占),积极推进着城下町的整备、矢作川的架桥、「田中堀」(总长4.7千米))的修筑等项工程。没收寺院及神社领地·强制令其迁移,肃清家康的影响,加强了所领的独立色彩。1598年的醍醐之花见与小出吉政一起担任北政所的御輿奉行。秀吉死后开始与家康接近,关原参加东军的岐阜城进略·决战 (率兵三千)·佐和山城进略时随军,活捉了潜伏中的三成。因军功领筑后柳川三十二万五千石,叙任从四位下侍从。信仰基督教自己也接受洗礼,耶稣会副管区长弗朗西斯科神父访问柳川的时候,曾亲自邀请款待 (「日本切支丹宗门史」)。在柳川推行许多的政策。1607年全町修筑了长达32千米的堤防,推进了「庆长本土居」开拓事业。水治·干拓·新田开发·大道修缮(柳川-久留米间·柳川-八女间)等等,作为当政者,吉政的内政才能得到天下人的充分认可。之后在前往江户的途中,于京都伏见病势。遗骸埋葬在京都黑谷金戒律光明院。不过,1611年息子忠政将其对移葬至柳川藤吉村,并在坟上修建真胜寺(这是因为吉政的坟就在正殿地板下面)。也有说正殿本身便是吉政的坟。
田中吉政在柳川时代的领土分配如下。柳川城(吉政)·赤司城17000石(清政)·久留米城30000石(吉信→坂本和泉)·福岛城30000石(吉兴。但领上妻郡的筑紫广门的知行量为18000石)·城岛城6800石(宫川赞岐守→大炊头)·黑木城3650石(辻勘兵卫)·榎津城3250石(榎津加贺右卫门)·黑木城3650石(辻勘兵卫)。
而关于蒲池烧之传承有1604年吉政招来彦三郎,托付他制造土器的传说。
不幸的是,吉政的治绩近江八幡·三河冈崎·筑後柳川在此后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对冈崎家康缘之寺的破坏,以及在柳川诸工程收的重税等,对平民来说也是不喜的一面。可是在柳川的治水工程,由于绪方将监·津村三郎左卫门·古贺龙珍等地元众参与开发,这些事业成为民众所渴望的工程。至今残留的冈崎发展、柳川水利观光的基石作为事实存在是毫无疑问的,再看吉政的事业如今被评价如此之低,实在是可叹啊!

田屋明政 ?~?
浅井氏家臣。娶了浅井亮政的女儿千代鹤,而成为亮政的养子改称浅井新三郎,不过,久政诞生后复原成田屋。亮政死后,与接近六角的浅井久政对立,虽得到了京极(高广?)的支援,但还是被以六角作后盾的久政所败,此后消息不明。

寺村小八郎 ?~?
浅井氏家臣。1570年姊川合战时随军。到以后1573年的4年间守小谷城,因功得到主君长政的称赞。

藤堂高虎 1556~1630
浅井氏家臣。藤堂虎高之子。通称与吉·与右卫门。宦途至佐渡守·和泉守,侍从·右少将,从四位下。近江犬上郡藤堂村的出身。1570年姊川合战是高虎的初阵。改侍秀长后急速发挥其真实力量,在筑城·算术·外交诸多方面表现活跃。初领三千石,不过,贱岳合战后因功增加二千石。九州征伐时随军,1592年文禄之役代替秀长的继嗣秀保渡海,与朝鲜水师大将李舜臣发生激斗。秀保死后隐居于高野山。不过,受秀吉邀请入仕,领伊予板岛七万石,1597年庆长之役渡海,在唐朝岛(巨济岛)捕获过敌人战船,南原城攻略,水原之战中曾奋勇战斗。秀吉死后从属于家康。其后高虎负责了江户城·二条城的修缮工程,及在关原西军大名中起内应工作等。除了谋事他在武功方面也显示出卓越的才能。关原的会津征伐·岐阜城攻略·本战等战役高虎皆有参加。关原合战后领伊予半国今治城二十二万石,1608年改伊势津城二十二万九百石(伊贺·伊势)。大坂之役随军。不过,被大坂方面的长曾我部盛亲击溃遭遇惨败。尽管如此,高虎仍然被家康看重,最终领伊势安浓津三十二万四千石。享年75岁逝。高虎善于筑城,亲自动手修筑过宇和岛城·今治城·津城·伊贺上野城等,而伏见城·名古屋城·淀城·膳所城·丹波筱山城·和歌山城的修筑他也参与其中。
让我们看高虎前后所奉之主:浅井长政·阿闭贞征·矶野员昌·织田信澄·羽柴秀长·丰臣秀保·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共计八主啊(三姓家奴阿布算老几~^-^bb)。即便藤堂家的正史中长政之后也有信澄·阿闭·矶野·秀长四人。1576年,正是阿闭·矶野·信澄三人不是被放逐就是处刑的坏年头,真的是不是侍奉这三人确实是不能肯定。而其本地藤堂村也没有沦落。不过,从秀吉领今浜的事来猜想的话,在浅井氏灭亡后就开始侍奉秀吉也是有可能的。阿闭·矶野是浅井旧臣所以使用江北的人高虎这并不可笑,但信澄呢?所谓忠臣不仕二主,世人对高虎这样无节操之人感到愤怒也是很正常的,即便到了江户时代,高虎的拥护派还需要对此进行思想反驳。不过,高虎的评语还不至于像大友一筋评价倒戈相向的高桥镇种以及作为旧主的长曾我部盛亲评价与己对阵而死的原家臣桑名一孝那样差吧。其实不管怎么说,为了在乱世中取得生存,高虎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对高虎而言,竟有如此坏名声,实在该怨报效的主家老是灭得太快了。

中岛贞清?~?
浅井氏家臣。通称八郎右卫门。宦途至备中守。1553年在浅井久政的德政令实施时实际负责实行措施。

中岛直亲 ?~?
浅井氏家臣。中岛直赖之子。通称宗左卫门。1573年固守丁野城抵抗信长军进攻直至落城。石田三成家臣中的中岛宗左卫门不知是他本人还是息子?

中岛直赖 ?~?
浅井氏家臣。通称宗左卫门。宦途至日向守。近江横山城守备。1570年浅井长政进攻坂本城时,担任小谷城留守职务。

西野太郎左卫门 ?~?
浅井氏家臣。姊川合战时,负责守备贱岳山寨。

西野丹波守 ?~?
浅井氏家臣。近江伊香郡西野城主。1518年高岛玄蕃允攻略时随军,获得了浅井亮政的感状。

野村直隆 ?~?
浅井氏家臣。通称藤左卫门。宦途至肥後守。1570年与三田村一起守备横山城。不过,城池最后还是被织田军攻占。1571年击退了信长方的宫部继润对国友城的袭击。主家灭亡后侍奉信长、为秀吉,领近江国友二万石。小田原之役率铁炮队随军,朝鲜之役警戒名护屋城。关原时与其子兵库头直俊一起参加了对伏见城的攻击,担任军监职务。不过,因是东军在此役取得胜利而没落。

堀秀村 1557~1599
浅井氏家臣。堀远江守(秀元)之子。近江坂田郡镰刃城主。永禄年间父亲因之死,年幼的秀村继承家业,得到家老樋口直房的援助。此后根据直房的建议成为信长内应,变成秀吉之与力。1571年遭旧主浅井长政派遣的一揆众攻击,不过,在秀吉支援下将敌军击退。可是在1574年秀村却因直房逃跑事件而被改易。其后侍奉秀吉,其地位等不明。堀次郎左卫门元积的祖父。

三田村国定 ?~1570
浅井氏家臣。大野木秀俊之子。宦途至左卫门大夫。1570年与大野木土佐守(或说秀国)守备横山城,在姊川合战中战死。远藤直经就是在割断三田村左卫门的头颅后朝信长发起急袭。

三田村定赖 ?~?
浅井氏家臣。通称平兵卫。娶了浅井亮政的女儿。作为用水争论事件的裁定者活跃。

三田村直政 ?~?
浅井氏家臣。三田村忠政之子。通称又四郎。1531年在与六角定赖战斗的箕浦合战中表现活跃。

宫部继润 1528~1599
浅井氏家臣。土肥真舜之子。通称是孙八,号善祥坊·善祥房。宦途至中务卿。虽是比叡山之僧却喜欢武事而入仕浅井家。近江宫部,汤次神社的社僧宫部清润这个人物,与继润到底是什么关系很难说,也人将其认为是清润的父亲。信长刚开始进攻浅井氏时也曾奋力反抗,不过, 1571年在以侄儿(秀次)作人质的秀吉劝诱下成为信长内应,作为秀吉的与力受三千石。此后参加了秀吉的中国征讨军。三木城攻略时在法界寺山筑起城寨担当守备。1580年间的山名讨伐后领但马丰冈二万石,神武山筑亀城作守备职。因幡鸟取城攻略时在秀吉转战播磨各地期间持续包围鸟取,给城内的吉川经家带来不小的麻烦。落城后的1582年成为鸟取城主领五万九百七十一石。并于此时在久松山筑城。九州征伐时在日向高城击退了岛津家久军,此役继润生擒岛津武将五十余人,受秀吉赏赐之“日本无双”感状。之后参加了小田原之役。1593年大友义统除国时,与山口宗弘一起担任丰后检地。1594年加入到伏见城修缮工作中。1596年隐居,成为秀吉的御咄众。根据「当代记」记载,领因幡鸟取城八万一千石。平和年间逝世。

弓削家澄 ?~1570
浅井氏家臣。通称六郎左卫门。在姊川合战中战死的武将之一。

胁坂秀胜 ?~1573
浅井氏家臣。通称左介。小谷城落城时为长政殉葬的家臣之一。

渡边统 1519~1599
浅井氏家臣。渡边孝之子。任之弟。了之叔父。通称甚助。在1564年浅井长政给予其知行。主家灭亡后改侍秀吉。

渡边任 ?~1573
浅井氏家臣。渡边孝之子。统的哥哥。通称甚兵卫(他就是甚兵卫屋敷的主人吗?)。宦途至周防守。姊川合战时随军激战,因战功得到感状。在1573年8月的小谷决战中战死。


(全文完)